《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让学生从度量的角度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运算的角度理解分数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是难点,需要学生打破固有的商是整数和小数的思维,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如果单纯地从形式上去教学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学生能学得很扎实,但这样一来计算3÷4=3/4的算理往往被忽视,为了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所以我在组织教学时注重了让学生描述算式的含义。1.在实际操作感悟新知识根据课本内容,首先出示问题:1块蛋糕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块?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小组交流的形式,感受到是将1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1/2,所列的算式是1÷2=1/2(块)。紧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7块蛋糕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块?根据前面的经验,学生也能很快列出算式7÷3,但是结果却是难点,不少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去写,更有大部分孩子使用了2.333…这个循环小数来记录。这时,我引导说“你能画出示意图吗?结果能不能用分数表示呢?”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现将6块蛋糕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2块,还剩余1块时,再将剩余的1块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1/3块,合在一起就是2(1/3)(二又三分之一),另一种方法则是先把每块蛋糕都平均分成3份,每个小朋友都拿一块蛋糕的1/3,那7块蛋糕就是7个1/3,也就是7/3。这时我就讲算式7÷3=7/3,我对于孩子回答都给与肯定,我会说“你的方法可真不错,值得我们来学习。”“谁再来结合情景解释一下算式的含义呢?”“说的真清楚,真完整,掌声送给他”“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是数学语言组织的不清楚,可以再组织一下语言”等等,以此来激励学生的不断思考,深入学习。积极发言的小组也会奖励加分。2. 借机引申,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向学生介绍分率与数量的区别。以“把3m彩带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米?每人得到的彩带是整个彩带的几分之几?”这两个问题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求数量,将3米平均分成4份,得到的数有单位名称,列式为3÷4=3/4(米)。而后者求的都是“分率”,分率没有单位,都是把总数看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一份是总数的几分之一,都是用单位“1”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得到,为1÷4=1/4。此处学生理解了分率和每份数量之后,为后面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这里是难点,学生很不容易理解,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进行思维碰撞。对于学生说的清楚的地方,我则给予高度评价,例如“你的思路可真清晰,给你点个赞”“谢谢你的分享,简单明了,我们都听懂了”,而对于说不清楚的学生,我会鼓励他们再次尝试,“你能主动站起发言,真的很不错,相信你下次能说的更好”。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虽然学生对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学生理解的比较透彻,但是它们之间还有一些区别没有引导学生总结出来。除法表示两个数相除,是一种运算,是一个算式,而分数既可以表示分子与分母相除的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数值。近期在研究课堂有效评价的策略,我在教学中,就特别关注了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语言评价,加分奖励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或许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但是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发言越来越少,教师的评价语也越来越单调,我认为对于学生的问题回答,教师要用丰富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并且做到及时评价,例如在本节课中,为了让学生说清楚算式的含义,我会说“谁来试一试,看谁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清楚”“你的解释清晰明了,谁能像他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再解释一下呢”“说的可真好,掌声送给他”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