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第一学期烹饪教研组期末总结
2019年的很快又将临近结束,2020年的脚步声已然隐约“听见”。回首这一年,烹饪教研组在部署学校“一体一技一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道路上,不断唤醒各种随身附带属性,暖手热身,开启新的乐章。
一、重新划分老、中、青三大声部
烹饪教研组现拥有17位专业教师,在未来的2020年我教研组又将迎来一位新成员。从年龄上看60后2人占11.11%,70后5人占27.78%,80后7人占38.89%,90后4人占22.22%,呈正态发展布局70、80后的教师是我教研组的中坚核心力量;从职称角度看,其中高级教师5人占29.41%,中级教师4人占23.53%,中级以下教师7人占41.18%、代课教师1人占5.88%、新招未到1人,其中三坛1人、名班主任1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偏少,继续从教师专业发展上加大培养力度;从技能上看专业能力很强,拥有高级技师8人47.06%,技师7人41.18%,高级工5.88%,无技能等级证书1人5.88%,在其中大师称号5人占29.41%,名师称号8人占47.06%。重新界定老教师、中坚力量、发展力量的划分,将70后逐步培养为各方向的“权威”发挥老教师的核心能量,80后将是教研组的中坚力量,以各种方式不断强化,对于90后和无证教师需要不断扶持提供各种平台,帮助其迅速成长。
2019学年第一学期烹饪教研组工作总结
二、烹饪专业教师培养的双重奏
1、教学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每一个教师的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专业才能按照教育规律做“权威”的育人。教研组在徐健校长的支持下、在林峰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从课堂探讨到微课拍摄应用,从课内到课外,从教学到培训,从企业到行业,从国内到国外,搭平台强帮扶,对我教研组的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良好地效果。下一阶段还要进一步推动教师证和技能证书的获取率,努力实现持证率100%。
2、专业
“在行内,说行话”。用专业的眼光,标准的操作,教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在校长室的支持和教研组争取下,我教研组教师不断走入行业走近大师:潘晓林瓯厨俱乐部中与温州众多厨师长一起学习;远赴上海参加HFC中国国际烹饪比赛赛前发布会学习;远赴意大利ALMA国际烹饪学校布局西餐国际化发展等等一切都是为了让烹饪专业的教师更“专业”,从行业中吸取更多更新鲜的专业养分,帮助教师专业上的成长,成为专家、成为大师,从而使得我校的烹饪专业教学更加专业。
三、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二次音阶校准
1、拨动琴弦动人心的隐形课程构建
周易——“童蒙求我”,育人首要问题是要解决思想问题。如何让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以职业人的角度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不断向自己制定的目标前进?这其中的最主要的是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一颗“烹饪人”的心。为此,我教研组从职业人培养的角度出发,创建烹饪专业隐形课程,让大师学长走入到学生中,让学生沉浸在专业的氛围中接受专业的熏陶,逐渐将烹饪专业的训推广,传承“华侨烹饪人”。本学期成功开设两场面对高一的大课《起航教育》、《扬帆教育》,面向高二的大课《对话“十年”》、《世界那么大一起去看看》。为学生引入行业打专业的“天窗”,帮助他们更好更专业的规划未来的学习和专业成长。
2、实践选择性课程结构培养综合性应用人才
在新增两个(3+2)班级、进一步拓宽烹饪专业群的背景下,本学期对烹饪专业课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实践了选择性课程在烹饪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性。通过中餐、西餐、面点、冷雕等不同方向的课程限定选修对烹饪专业培养综合性应用人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一些反思。
在限定方向选修过程,学生的认识还不到位,主动性理性选择相对较少,很多学生依然是根据老师选课或者是盲从。下学期的方向选修前需要一次大课进行统一的引导。
现有限定选修课程的方向正确,但课程的实施内容、方向、深度都需要进一步研讨精深。课程开始的进度、模式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限定选修的授课教师目前还是我校专业老师兼任,对显性课程中专业课授课模式类似过于类似,不利于专业知识、技能的交叉布局。建议评聘厨师长或者企业优秀一线员工承担该部分课程以做现有显性课程的有效补充,完善教学储备领域的精专程度。这样可以让安心负责基础教学,企业负责专业化发展,将更有利于烹饪专业的建设。
从课程建设上看,文化课和专业课一般1:1,现有的选修课都是在文化课不变的情况下,拿出一个半天的时间做选修课、一个半天做专业限定选修。从这点上说压榨了专业课程数量,在降低专业基础教学课数量的基础上上进行专业方向的限定选修的课程设置划分,在构建上欠妥当还要需要进一步思考。
3、扩大专业规模效应,深化一体化模式
本学期在校长室和教研组的努力下,烹饪专业已经形成以中餐烹饪专业为龙头,涵盖西餐烹饪、中烹中西点方向等两个专业方向,办学形式扩展为(3+2)、高考班、就业班等不同的形式。一个年段6各班几乎一班一教学计划。为了更好的对接高校,在原有中餐烹饪(3+2)的基础上做好西餐、中烹中西点两个(3+2)班级。我校林峰校长、教务处周士浙主任和教研组杜伟川老师、蒋露露老师远赴绍兴,与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餐旅学部的老师对接中高职一体化课程建设,并且提出了共同探索中高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探索课题。还通过各种电话、微信、网络等手段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在课程调整上做了深入的沟通。
4、居中配乐,政行校企高五方协奏布局“天下”
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需要集中政府、行业、学校、企业、高校五方力量,共办、共建、共享,才能拉开格局打开发展的空间。我教研组在校长室的指导下,承接了温州农村农业局主办的温州首届农家小吃培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和社会效益。由我教研组承办的浙江省名专业——烹饪专业和浙江省名大师——潘晓林大师工作室在三名工程验收中以优秀通过。并且将教研活动深入到瓯厨俱乐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上种种不仅仅为了眼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了服务地方经济、深化专业布局,为了“天下”。
四、画下五线谱,闻弦歌而知雅意
在教研组全体同事的努力下,今年高考37人上线4人提前招,圆满完成100%的高考教学任务。2019年高考我教研组张海等六位老师和贾勇斌、杜伟川老师参加了高考监考任务,占总人数的47%。由林峰校长负责,杜伟川老师执笔由张淑艳、杨苗、黄孙溪组成课题《烹饪专业云学材的探索实践研究》2019年市级课题立项成功;由林中毅老师负责,成员戴文生(执笔)、杨苗、王肇明、陈维生组成的2018年市级课题《“151”营养师培育:基于《大锅小菜》的烹饪专业学生营养教育研究》成功结题。陈维生老师参加了文成伯温家宴项目课题正处于研究中。本学期张淑艳老师、陈维生老师成功在温州市烹饪大组年会上开设了一堂精彩的市级公开课、贾勇斌老师将一堂精致的融合课堂《萝卜》送到了绍兴的职教课堂上。贾勇斌老师通过教学说课展示,为温州市文秘、旅游、烹饪三大教研大组的老师们展现了我校专业教师的说课风采。杜伟川老师在2019年7月的浙江省烹饪专业教师创新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研讨活动上做了精彩的《烹饪专业“侨”文化实践》专题讲座,在全省打响了我校“侨”文化的金字招牌,起到了巨大的反响。2019年9月我教研组杜伟川老师被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名厨委员会授予新时代中国浙菜厨艺大师称号。12月28日温州市技能节在我校举行,18名华侨烹饪学子参加三个项目的角逐,期待他们的好消息!
五、弹剑作歌,只为明天而奏
1、长子长孙背后的辛酸
作为学校主打专业,看起来风光无限,但责任更为重大。徐健校长到校后对我教研组的第一句话就是:“烹饪兴,则华侨兴”。目前各操作室已经老旧,急需更新专业实训条件,急等实训大楼投入使用。但实训大楼2、3楼的烹饪专业实训面积不够,各操作室拥挤,设计缺陷在一定程度下将极度制约我校烹饪专业的发展。建议学校尽快组织人力物力在寒假对新实训楼进行整体梳理完善,静等来年乔迁。
2、不依不靠弹剑振九霄
我校烹饪专业从无到有走过了35个年头,2019年还被评为温州市优秀教研组,是温州市烹饪教研大组组长,平日温州市烹饪专业的大量事务都由我教研组承担。且在浙江省我校也有巨大的影响力,浙江省课改教材我校也是主要负责学校之一。但要想重振2007年雄风,要想剑振九霄还需要学校的支持和投入,需要烹饪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全心投入。借徐健校长的一句话:我们全心投入,“静等一朵花开”,2020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