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导读课课后反思
一个月前,我上了一节关于《安徒生童话》的导读课。很不幸,我把导读课上成了一节语文课。
怎么说呢?我是这样理解的:导读课是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如何走进文本呢?我理解的是这本书孩子们都读过,对故事内容有所了解,体裁是童话,孩子们对童话有着特有的兴趣,这一点毋庸置疑。以《丑小鸭》为例,孩子们能够很好的对故事情节有所理解,并能简要复述故事内容。恰巧我们那周刚学了如何对文章进行批注,从“有疑问、写得好、有体会、有启发”四方面对文章进行批注,于是,我就想让孩子们将所学的批注方法学以致用。这既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又能让孩子们深入到文本的理解中来,从会读一个故事到会读多个故事,会读一本书到会读多本书。
可是,这是真正的导读课吗?在课下评课的时候,李老师的话让我不禁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导读课。
1.导读课要激趣,我的激趣在哪里?
李老师说,要关注儿童心理。是啊,我的激趣过程已经在我的潜意识里默认了,默认孩子们就有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却忽略了儿童的心理。对这本书里的一个故事感兴趣,对其他故事也同样感兴趣吗?我忽略了孩子们的想法,而导读课的目的,便是让孩子们尽可能多的对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感兴趣。怎样感兴趣呢?我想,孩子们自讲自演自己说感受应该比老师推荐更有力吧,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课外阅读的量重要还是质重要?
其实,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这个问题。我自己觉得,应该是质重要。语文教学同样也需要注重方法的指引,方法掌握了,便“万变不离其宗”,起码会读了,能有质量的读了,才能有所获,有效果,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学以致用。但同时《课标》中指出,第二学段的阅读量要达到40万字。对大多数人而言,二者不可兼得,恐有顾此失彼。如何将二者进行平衡,以达到齐头并进的效果,对我来说还是存在一定时难度。讲解《丑小鸭》时,我希望孩子们将课文所学批注的方法用在阅读上,却忽略了文本的容量。课内文章比较言简意赅,但课外阅读不是,它的内容较为冗长,使用批注会影响孩子们的阅读速度,孩子们还不会对是否应该批注进行恰当取舍,因此,老师的讲解显得过于杂乱,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极大的负担,需要面面俱到,要考虑到每一个同时,李老师也分析了如果把这节课定位为深度阅读,围绕最后一句话引发的三个问题展开学习,你该选择怎样的策略?李老师也进行了指导。
第一,借助思维导图,绘制丑小鸭的不幸福之根源,理清故事的脉络,如果能够按照思维导图讲一讲故事,更好。这是重点。
第二,我变成白天鹅的以后,我有多幸福。学生在文章中找一找,和是丑小鸭的时候对比对比,体会幸福,并尝试寻找幸福的根源。解决为什么成了天鹅就幸福了这一问题,并体会这样的幸福是怎样的幸福。
第三,读说结合,续编故事。想一想成为白天鹅后,会有怎样的幸福,和怎样的不幸福。
第四,无论是丑小鸭还是白天鹅,生活总是无情的,就像我们一样,生活在班集体中,有没有丑小鸭这样的学生?有没有猎狗这样的学生?如果有,怎么办?
第五,升华主题。勇敢面对所有的困难,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中,要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自己喜欢自己,这才是生活的真谛,这才是幸福的生活!
高手果真是高手,一语惊醒梦中人。李老师广博的学识令我深深折服,一则简单的童话故事在李老师那里拥有神奇的魅力,而我,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期待在我的师傅的指引下,我的教学水平会不断进步。孩子可能批注的地方和理由。李老师提出,课外阅读要关注文章的整体性,抓关键句进行批注会更好。
3.故事的最后一句是文章的关键句: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这样的幸福。李老师当时就提出:这句话有几层意思?如果李老师当时没有提出这个问题,我恐怕永远也不回去思考这个故事的结局。童话的结局一般美好团圆的,我也就默认了这个“大团圆”式的结局,并未过多的去思考。听了李老师的话后,恍然大悟。李老师是语文名师,丰富的学识和人生阅历,以及思维的高度让我敬佩不已。于是,带领孩子们展开想象,提出观点,让孩子们去思考。第一,当我是丑小鸭的时候,我不幸福。第二,当我不是丑小鸭的时候,我很幸福。第三,当我成了白天鹅,难道我就真的幸福了?虽然这些问题对孩子们来说比较深奥,可是,孩子们的答案却让我感到惊喜。孩子们敢想敢说,我想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