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效每一位初三的历史教师,会比以往更加务实,迫切需要高效的课堂模式,因为唯有此才能使我们面临日益临近的中考,减少焦虑,更有底气。与此同时反观自己的课堂,或者听到的周围的历史课堂,不管是评优课还是日常课,要么是苍白无力要么是花哨多余;课堂上的师生要么疲于忙碌要么懈怠,教学过程无法给学生清晰、明确、够量的训练度。今天徐晓琴老师讲的《工业革命》这节课,我以为是能够给我们一些思考的。首先,关注课标,解读课标。这个环节不管是否展示给学生,老师都要深入思考——为达成这个课标要求而建构课堂教学内容,切忌跟着感觉走,被习惯带偏。比如关于《工业革命》,很多老师觉得一节课讲不完啊,中考考查率很高,于是向学生讲背景,讲过程,最后向学生补充很多原来旧教材关于影响的内容,以至于这节课只能用两节课时间来完成。还抓住旧教材不放,新教材的意义在哪里呢?这并不是个例,经常会听到,老师们纠结要不要把旧教材的内容补充上来。我的观点是不要被习惯左右,赶快使用新教材来落实课标要求。关于《工业革命》课标要求:通过珍妮机、蒸汽机和现代工厂初步了解工业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徐老师通过让学生填写一个表格,实现阅读课本了解工业革命基本过程。其次,用设问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要想让自己的课堂有效对接中考,首先我们要做到对中考试题烂熟于心,这样才能使我们很方便训练的学生思维,拿历年中考题的问法进行归类比较,基本上都是问原因(因素、成功经验)、背景、阶段历程、意义影响。徐老师用问题带动大家对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因素探究,又以问题形式带领学生完成历程的分析;而关于影响只就课本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不去扩展。因为关于影响,以后还有一课会涉及,下一册书有一整节课就讲工业革命的影响,所以没有必要这节课补充很多学生不了解的内容。再次,整合教材。在准确定位好课标和中考的习惯问法的情况下,尽量简化教学环节,然后还要在合适的位置通过整合教材,实现对某一问题多角度突破。比如这节课关于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探究。徐老师不仅仅是对这节课第一段做了——政治体制、稳定的政局、市场的扩大等方面的分析,还引导学生联系前边已学过的内容——西欧经济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文艺复兴对思想的解放、殖民扩张积累了财富,扩大了市场、以至于下册中的牛顿的科学理论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新的知识,必须建构在已知知识上,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已知内容。作为教师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新知识都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才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老师对于教材的重新整合,形成易于学生学习的历史逻辑。最后,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徐老师在课堂上对所及范围的学生逐一观察和指导,除了板书时间,几乎都是和学生站在一起。只有这样密切地关注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学生动向,调整教学进度,进而提高学生的执行力,我们追求的课堂高效才可能有望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