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教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断句,熟练朗读课文。 2、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翻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和一些文言句型。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二、学习重点 学习目标1、2。 三、学法指导 1、古文断句是学习古文的一项基本功。古文断句与古文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承的,正确理解古文,是断句的基础;反过来断句不正确,古文理解必定会受影响。古文断句有如下技巧:一、准确划分句子的结构成分。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如果断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就完全错了,因为\"犬\"不是后一句的主语,而是\"坐\"的状语,意为\"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二、弄清对话的施受和引语起止。三、借助发语词、敬词、语气助词划定句子的起始。四、依据古文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句。总之,正确地点断句子,应以所断开的每个句子必须能够独自成立,必须符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为原则。古文断句标点非一朝一夕之功,平时应多朗读,培养语感;做练习时,注意各种断句技巧,多联系上下文语境,反复推敲,能力一定会有提高。 2.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对于一些文言虚词和特殊铺路工,要注意归纳整理,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四、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导入:亲爱的同学,你是否知道“半部论语”这个成语呢?如果你没有听说过就请查一查成语字典吧。因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位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贤臣的故事。这位贤臣就是北宋大臣赵普。他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过这么一段话:“臣平生所知,无不出此。昔以其(指《论语》)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一)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赵普的相关事迹,整理后归纳后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的“冲关”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阖( )户 启箧( ) 处( )决 既薨( ) 论( )语 寡( )学术 龌龊( ) 奏牍( ) 补缀 ( )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少习吏事: 寡学术: 每归私第: 阖户启箧: 处决如流: 既薨: 发箧视之: 岸谷: 忌克: 卒用其人: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及为相(等到)。 B.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 C.太祖乃悟。(就) D.卒用其人(终于) 4、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普/少习吏事。 B.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C.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5、填空: (1)“半部论语”的意思是 。 (2)“手不释卷”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形容 。 (3)《赵普》一文出自______________,赵普是_____代名相。文中的太祖是________朝开国皇帝____________。 (4)解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①竟日:______________ ②次日: ______________ ③明日:______________ ④他日:______________ 三、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 1、朗读一: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 2、朗读二:根据注释,利用工具书,自读自译,标出懂之处,向老师请教。 3、朗读比赛: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导学”一、二题。 (三)朗读比赛。 (四)巩固强化。 1、解释下列各句中文言词“以”的意思: 太祖常以读书: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普又以其人奏: 跪而拾之以归: 2、解释下列各句中文言词“为”的意思: 及为相: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1] [2] [3] 下一页 赵普教案nbsp; 3、本文中“龌龊”、“处决”“颜色”“明日”四个词在句中的意思和我们现在的用法不一样,请针对例句加以区别进行解释。 龌龊: ①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 ) ②这乞丐衣衫褴褛,很龌龊。 ( ) 颜色 ①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 ) ②这幅画的颜色很鲜。 ( ) 处决: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 ) ②这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今天处决了。 ( ) 明日: ①明日,普又以其人奏 ( ) ②我明日去。 ( ) 4、翻译下列句子: (1) 太祖常劝以读书。 (2)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3)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5) 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2、 了解更多学习刻苦、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人物的故事。 二、学习重点: 学习目标1 三、学法指导: 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写出一个人独具的特点,表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面貌,更加深刻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人物细节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情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在学习本文时,要细心地找出本文在刻画赵普这个人物形象时所用的细节描写,并深入揣摩这些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四、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文章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通过这两件事表现了怎样的中心。 2、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请你认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阖户启箧取书”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特征? (2)课文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有哪些细节描写?你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 3、“晚年手不释卷”“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等可看出赵普的什么精神?哪些句子体现了赵普读书的效果和学以致用的精神? 学习?研讨 (一) 复习导入。 (二) 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导学”1~3。 (三)合作探究。 1、赵普到了晚年还手不释卷,这给你什么启迪?你还能举一、两个古代勤奋学习的读书人的事迹? 古往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赵普“以天下为己任”?(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分别举出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吗?学习了课文,你认为为官者应具备怎样的才能? 4、“太祖乃悟”中太祖“悟”的是什么?“卒用其人”说明太祖是个什么样的人? 45、文章并未详细写赵普举荐的是何人,也未写为什么举荐此人,这是作者的疏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延伸拓展 比较阅读并回答问题: (一)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二)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毂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解释加点的词: &nb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赵普教案sp; 普少习吏事 ( )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 阖户启箧取书 ( ) 直堕其履圯下 ( )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 因长跪履之 ( ) 未有其比 ( ) 良大惊,随目之 ( ) 他日补缀旧纸 ( ) 良因怪之 ( ) 2、与“跪而拾之以归”句中“以”字意思相同的是: ( ) A、太祖常劝以读书 B、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C、普又以其人奏 D、父以足受,笑而去 3、与“读之竟日”句中“之”的用法及意思相同的是: ( ) A、良鄂然,欲殴之 B、常习诵读之 C、良因怪之 D、家人发箧视之 4、与“跪而拾之以归”句中“而”的用法及意思相同的是: ( )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父以足受,笑而去 C、拔山倒树而来 D、野芳发而幽香 5、翻译句子: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②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③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④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⑤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⑥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6、辨析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普少习吏事 古义: 今义: 卒用其人 古义: 今义: 处决如流 古义: 今义: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古义: 今义: 普明日复奏其人 古义: 今义: 寡学术 古义: 今义: 家人发箧视之 古义: 今义: 普颜色不变 古义: 今义: 有一老父衣褐 古义: 今义: 父曰:“履我!” 古义: 今义: 7、当赵普面对宋太祖和张良遇到“老父”时,他们两人表现出许多共同的优秀的品格,结合文章来说说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