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
思维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情感目标: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启迪
我们要把握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教学重点】
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体会生活的哲理。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教学方法】
采取整体感知,品读欣赏、拓展延伸、质疑探究的模式进行。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周星驰《大话西游》电影中的一段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摆在眼前,可是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她,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电影中的孙大圣,因为错过了一段纯洁美好的爱情而后悔不已,当代作家刘心武对错过这一现象也有他独特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强调重要的生字词。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合作学习: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小组内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探讨。
3、再读课文,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写作思路、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比较本文和其他文体的异同。
①让学生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②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议论文的三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判断本文是否也采用这三步骤呢?
明确:全文共15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问题,摆出事实:大小错过真不少。
第二部分(第3~6段),分析问题,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第三部分(第7~13段),解决问题,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第四部分(第14~15段),总结全文,强调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终点站。
结论:文章开头摆出“错过”现象,从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许多“错过”,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③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
④运用多种修辞、长短句、整散句使论证生动形象,这和一般的议论文不同。
三、品读欣赏
1、文中12、13段看似矛盾,应怎样去理解“得”与“失”?
2、文章中说:"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试结合阅读课文并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所以必须"习惯"过错;错过自有意义,人"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产生"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所以必须"品味"过错。
四、拓展延伸
1、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你有过“错过‘的经历吗?请用“从……到……”说一说。
2、面对“错过”你是怎样表现的呢?找寻课文中的话语来概括它或勉励自己。小组探究交流,集体研讨 。
3、有一句广告词这样说:“人生有如一次旅行,不必在于目的地在哪儿,关键在于美好的风景和心情。”请分析此观点与本文观点的异同。
五、小结
这是一篇文艺性议论文,即杂文。文章辩证地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结语:错过,一切是过去,卢梭的《忏悔录》记录着一切错过,记录着他迷惘中的醒悟。错过,一切是过去,顾炎武的《日知录》记录着一切的过错,记录着他心灵的光彩。我们或许错过了流星划过时的许愿,或许错过了浪花打在礁石时的祝福,或许错过了聆听只说一遍的故事,但是一个人生只走一回,我们错过的一切是过去,这世上有无数流星。无数浪花,只要我们细细咀嚼错过,我们错过的不会是每一个。
送一些名言与同学们共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有思,善莫大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附: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大小错过之多
把握关键机会 分析问题:产生错过原因 含笑到达终点
解决问题:怎样对待错过
教学反思:1、在文本的理解上学生存在很大困难,除了文章语言本身就含蓄隽永之外,也反应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2、在情感教育上,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发很大,它让学生认真审视之前的经历,理智地面对曾经的失去,更好地把握以后的机遇。我相信凡真正走进课堂的学生都会在心里埋下这颗反省的种子,我期待它们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