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室2019年述职报告2019年,依然是平平淡淡又忙忙碌碌的一年,回首一年的工作,会觉得很难将个人和集体,工作和生活区分开。因为每个人的价值都在集体中实现,都在生活和工作的协调兼顾中体现。按要求,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总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以身作则”“立德树人”作为基本遵循。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团结同事,不计较得失。在生活中做合格公民,关心国家大事,遵守社会公德,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加公益活动,关注留守儿童。带领民盟徐高师支部的盟员和徐高师学生,与贾汪区塔山镇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开展“1+1”经典诵读活动,全年利用周末时间去学校开展活动10次,为留守儿童购书2000余元。作为市妇联爱心妈妈群体中的一员,常年关心资助家庭贫困的儿童。在岗位上能热心服务学校,尽力为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指导、帮助。为基层学校修改各种方案、文稿并推荐使用发表30余篇。始终把阅读、写作、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2019年,系统阅读课程教学改革类书籍10余册,坚持做读书笔记,坚持对工作进行记录、小结、反思,全年完成各种笔记和工作总结20余万字。认真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级各类业务学习和培训。2019年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国家研讨会”等专业培训5次计80学时,参加“徐州市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等党派培训3次计72学时。同时,也在担任各种评委、讲座的活动中提升锻炼自己,全年参加市级以上评审、命题等工作6次,开设讲座40场。应邀为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幼儿专科学校、郑州师范学院的国培班上课近60学时,既宣传徐州的课改,也促进自己的学习成长。始终坚信天道酬勤。所在岗位的工作比较繁杂,包括“学讲计划”的推进深化,与教育部课程中心共建“课改实验区”的对接与项目实施,还包括教研室大量的文字工作和教育局官网“教学管理”栏目的管理。2019年,围绕“学讲计划”的推进,组织、调度、完成了鼓楼、丰县和云龙三个县市区的课改推进会,物化了10余万字的成果;深入丰县、贾汪等学校30余所,开展课堂教学的调研指导活动;组织完成高中四个学科的课标、教材培训3次,四个学科12所学校立项教育部课程中心“教材使用监测和质量提升”项目课题;完成“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优秀案例的培训与成果物化,徐州的项目成果在全国第六届课改交流会上展示并获奖;组织参加在常州举办的实验区第二届课改项目和案例展示活动,徐州的8节课和1个项目获奖;9月份,组织了课程中心第4批“校本课程建设”项目的全国培训会,全国80多所项目学校参会,徐州8个项目通过开题答辩顺利立项。每一次活动的组织和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都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会务期间更是早出晚归,多方协调,但能够为徐州区域课改做出自己的努力,也是值得欣慰的。伴随日常的还有大量的文字工作。仅2019年,完成各种新闻稿、通讯稿62篇,被局官方网站采用;完成10期徐州实验区工作简报,上报课程中心并在全国各实验区发布;完成每月、每季度、每半年绩效考核材料计10万字,做到所负责的重点项目不失分,有亮点。同时,作为民盟基层组织的主委和市政协委员,能落实各项支部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全年撰写提案、征文、建议等6篇,参加市政协考察、民主监督等活动4次。作为市陶研会的理事,积极参加陶研会组织的“城乡大课堂”“行知杯论文评比”等活动,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陶研会会员单位送教送培。2019年,徐州实验区的工作得到了教育部课程中心领导的充分认可,徐州所参与的课改项目在立项、结题的数量和过程管理上都名列前茅。徐州“学讲计划”也进入了深化阶段,正在学科建设、资源建设上开始“2.0”版的探索。个人的专著《最美的约会》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论文获“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教育关键事件评比三等奖被市陶研会评为学陶师陶“先进工作者”,并被选举为新一届副会长。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对于我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自满、不懈怠、脚踏实地,尽心尽责,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