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教后反思本节教材内容的呈现,是从小棒实物图再到计数器,抽象出数位的概念。 “一个十,就在计数器十位拨1,几个一就在个位上拨几。”数位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概念,但它的产生是有着实际意义的,我们可以让孩子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并注意结合孩子年龄特征选择直观手段,使用形象化语言。 本课我从“11”作为切入点,提问:“这个数中的两个1,代表的意思相同吗?”(学生的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可利用课本上的小棒图的做法,分析数的组成,初步形成位置不同,意义不同的位感。然后通过计数器过渡,它的上半部分起直观演示作用,下半部分才是抽象的数位。学生说数的组成“11由一个十和1个一组成。”我们就顺势拨出11,让孩子把数与珠对应,直观与抽象结合。“位置不同,意义不同。停车有车位,上课有座位,写数有数位。”这样就借助形象化语言,学生就有了数位的概念。紧接着借助起名引出 “个位、十位”的概念术语。“先看右边这个数位,有一个一,这个数位叫什么位好呢?”学生可能会说“一或其他”。教师可以往“个”上引,“这个数位上,可以放1个,2个,3个(一起 说),9个。”注意强调“个”,“那右边这个数位就叫„„(学生会说‘个’)个位”教师同时完成个位的标注。同理完成“十位”的命名。有了刚才的经验做法,学生不难得出“十位”的概念术语,再完成“十位”的标注。(如图) 最后我们就可以完全脱离计数器,抽象出个位和十位的概念,也就水到渠成。当然教材并不急于这样做,仍然让我们充分利用计数器去引导孩子写数,加深对数位的理解,培养数位的位感。 通过上面的教学描述,以关键问题为任务驱动,辅以形象化语言,我们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产生了探索未知的欲望,将数位概念深深地植入心中。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培养问题意识,需要我们注意揪住关键问题,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探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