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在建立“功率”概念中,让学生体会用比值方法来建立一个新物理概念。机车起动过程的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材上,从全章编排看来是属于知识的提升和应用。前几节学生已经学习了功与能的相关内容,从科学知识上已经能够处理功能的基本知识,功率的学习是知识的延续和提升。本节被人,功率是衡量机械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本节围绕如何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怎样计算功率,功率与能量的关系展开。首先从不同的物体或者机械做功的快慢不同,引入功率的概念。然后从功率的定义出发,得到功率的定义式,其次,根据力对物体做功的公式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功率与速度的关系。最后从能量的角度描述了功率的实际意义。本节的重点有三点:功率概念的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区别与计算、功率知识在汽车启动问题中的应用;难点主要是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区别与计算、功率在汽车启动问题当中的应用。 为了完成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这样的。首先,通过问题引入。给学生设置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将一堆砖从地面搬到楼上?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最终得出做功相同,但是快慢不同的结论,从而引入一个新的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这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知识卫生要学习功率,学了功率有什么用。接着,通过比值法引入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通过数学的代换得带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然后,通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复习,引入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并通过练习区别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最后,进一步学习功率相关知识在汽车启动过程中的应用。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的问题难点在于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体验,所以在进行知识点教学前先对物理情景的构建花了大量时间,先让学生了解汽车启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速度变化情况,先定性进行讨论,最后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定量讨论和计算,从而突破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