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小虫子》听课反思本周五我们学习了《我是一篇小虫子》这篇课文,课文从小虫子的视角描述了小虫子生活中的苦与乐,表达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刘老师采用图片导入的方式,认识一些小虫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们通过预习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刘老师分了两个课时来讲解这篇课文,第一课时重点讲述了本课生字,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认识生字:字理识字“昏”,太阳渐渐垂落;同偏旁归类识字:尸字旁的字——屁尿屎,月字旁的字——股、脾;部件相加法认识“婶”,而且女字旁的字表示女性特定称谓,例如“姨、姑、奶”;熟字减一减:“例”去掉单人旁变成“列”,“兔”,去掉点变成“免”,教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老师抓住“当一只虫子好不好”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结构比较清晰,课文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我”和伙伴们的不同看法。小伙伴们认为当一只小虫子的“一点儿都不好”,而我认为当一只小虫子“真不错”。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找到“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也不好”和“当一只小虫子还不错”的段落。在伙伴们的眼中,当虫子一点儿都不好,因为有时屁股会被苍耳刺痛,有时会被小狗撒的尿淹得昏头昏脑,有时会被小鸟吃掉。但我却认为当一只小虫子其实很不错:早上在草叶上醒来,用露珠洗脸,把触须擦得亮亮的,还可以跳到狗的身上乘坐特快列车去旅行,而且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小伙伴。在理解课文上,刘老师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范读、自读、默读、齐读、抓住关键词语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这些都值得我去学习。在讲述课文过程中,刘老师还很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句子体会情感,让学生读出快乐,读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