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训练到位的实践与思考
打好基础是学好每门学课的重要条件。“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地基打得牢,才能撑起高楼大厦。如果基础不牢固,就像“空中楼阁”摇摇欲坠。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每节课前几分钟就要进行1+x的基础训练,1指的是听写词语,x指每节课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积累,可以是名言警句、著名诗句、好词好句等。这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抓好基础的理念,长期坚持下来确实有效。
在平时的教学中,每节课前几分钟我都听写字词,听写时形式多样:有时听写生字词,写完之后小组互相批改,打分,错字立即修改写一遍,然后我在黑板上示范写易错字,同学们练习。我一般都是对比着听写,把容易混淆的字作对比。如:棉被 泼水 纸巾 低头 带领 穿戴 果园 圆心 心情 晴天。就这样,形近字、同音字经常对比着写,天长日久训练下来,学生的错别字逐渐减少。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经常用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会产生学习的倦怠和疲劳,我会在基础训练这一环节不断地变着教学活动,不断地想花招,如,有时说词语意思,学生写字词;有时用选择式即老师给出一句话或一段话,描绘某种场景,让学生提炼新学的词语。学完《狐假虎威》一文,安排的听写内容为:听老师读句子(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选择四个你从本课中学到的新词写下来,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夯实基础,还能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和专注力。
X这一项的训练更是丰富多彩,学期初,就制定出本学期的背诵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训练积累,本学期九和十两个月我们的计划是背诵《千字文》,十一月计划是《弟子规》,进入十二月,我们又进入了古诗熏陶。这一训练只在课堂前几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在家睡前10分钟的诵读背诵,早读10分钟的集中诵读背诵,走路队时展示背诵等。 有时候,我也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临时调整X这一训练的内容。如,积累与课文有关的四字词语,名言警句等。不论哪种形式的训练积累,都是为了运用,学以致用是训练的终极目标。我会根据训练的内容,创设情境,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当积累“含苞欲放、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春色满园”这几个词时,让学生想和这几个词有关系的事物和场景,然后说一句话或几句话。这样坚持积累,发现学生词语掌握很牢固,错别字明显减少,积累的名言警句和著名诗句等,不仅能帮助学生能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更可喜的是,在学生写日记时,部分学生还能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这些诗句名言,如我班学生在写到假期和妈妈旅游看到瀑布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诗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文章锦上添花!就这样,在基础训练过程中我收集信息,适时点拨,组织学生相互纠正出现的问题,提高训练效益,保证当堂达标的实现。
“五到位”中的基础训练到位,不是单纯的听写几个字词就算到位了,还要明确语文学习任务。小学语文最基本最重要的三件事。一、积累:夯实语文的根基。丰富而有积极的词汇是语文能力生长的根基,非日积月累不可。课文的教学价值,首先在于字词句的认读与积累。字词的读写过程也是积累认识事物的经验。如果就是读一读写一写,然后就用字典上的解释说一说,就不可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所得就很有限了。我一直认为关键的字词要交就得交透彻,学了再难忘。二、朗读:众所周知,模仿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方式,儿童在大量的模仿中,习得了基本的言语能力。朗读,就是一种出声的语言模仿,将课文静态的语言转换为有声的语言。反复的朗读就是反复的模仿,熟读了课文,也就自然仿到了语文的语言,不自觉中可以模仿语文的语言读与写。阅读教学,实在无须多讲课文语言如何精妙,也无需多讲语言运用的规则如何如何,读得多了,读得熟了,自然心灵神会。语文知识就藏在语文的语言里,抽象出来讲,必然脱离语境,变得索然无味,且难以运用。不如就那么入情入境地读,在停连的变化,重音的转移及节奏的起伏中,具体感受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三、表达:从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积累的知识随时拿来用。
我一直困惑的是,由于学生能力参差不同,在基础训练这方面,一直实施不了分层积累,以至于班里出现有的学生已牢牢掌握了,有的学生对所要求积累的内容还比较陌生。 基础训练不只是在课前几分钟进行训练,是不是应该贯穿整个课堂?整个课堂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做到紧张有度,舒驰有序,只有基础打牢,才能学得更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