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教学反思学了分数之后,教材中有这样的题目: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的分数。1/4 1/2 7/8为了更好的理解,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再指一指,在小组内交流。在学生们交流之后,我指名到黑板上指一指1/4所在的位置。这次指名到黑板上演示的都是平时课堂上精力不是很集中,课堂学习效果不是很好的孩子。第一个孩子上来,手指着0后面的第一个点,下面的学生大叫:“错了,那是1/8。”我让他指着不动,又叫来了第二个孩子,她指的是0后面的第3个点,下面的孩子连说“不对”,这孩子茫然的又把手指向后移了一个点,看看我,求救似的。我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她把手指又向后移了一个点,不动了。我叫了第三个孩子,他上来就指对了,我反问了一句:“是这个点吗?”他看看我,不确定似的,把小手向后面的点移过去。一直到第五个孩子,才肯定的把表示1/2的点找了出来,并能够说出理由来。再看另外几个孩子,还有的一脸雾水。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我用不同的颜色把表示2等分、4等分、8等分的点表示出来,这是孩子们才恍然大悟。课后我想:为什么我把时间放给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与交流,有的孩子还是不明白呢?是孩子不会思考还是把同伴交流当成了一种过场?为什么第三个孩子明明指对了,我一个反问却让孩子改变了主意?是他本来就是猜的还是我的问话让他对自己的答案产生了怀疑?我在反思:如果我一开始叫上讲台演示的是那些程度比较好的孩子,又会是怎么样呢?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的是8份,要表示出1/4、1/2来,学生还要找出2等分或4等分的点。让孩子们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进行学习,是一种好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在同伴互助中理解表示的方法。可交流之后还有的孩子不可置否,原因可能是他自己没有参与交流和思考,也可能是他在交流之后也没有真正理解。对于这样的孩子,当他走上讲台,指错分数所表示的点的时候,如果让他说说怎么想的,或许孩子会在说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如果孩子根本不知该怎么表达,作为老师,可以引导孩子重新进行观察,手把手的给孩子指一指,讲一讲,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一种帮助和鼓励,更是对孩子的一种关爱,孩子需要老师对他的肯定,也有希望得到老师单独指导的心理需求。我在想:我很庆幸没有一开始就叫那些理解较好的孩子进行演示,那样只会让这些不会的孩子更加沉默,只会让这些后进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大。课堂,他们需要机会,需要展示自己的成功,也可能是自己的错误与失败,他们带给教师的是对问题的新思考,是对方法的新选择。我们和他们才会在这纠错、思考、碰撞中共同成长,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