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听课有感
3月27日,语文组的听评课活动,拉开了序幕。上午第三节,孔青老师为老师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研讨课。在教学过程中,孔老师从整体入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解读课文,感悟课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听课中,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的体会。
一、抓住关键词,体会“可怜”
依据《课标》中“尊重学生,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感悟”的理念,教学中孔老师交给学生读书方法,如:在学习1—4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小女孩“可怜”?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然后仔细读读这些句子,抓住关键词,并说说自己的体会。从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可以看出,学生能抓住“又冷又黑的晚上”“赤着脚在街上走着”“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又冷又饿”“哆哆嗦嗦”等语句谈自己的体会。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从环境、人情冷漠、无人疼爱等方面,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可怜以及现实生活的悲惨与痛苦。孔老师把大年夜学生做的事情与小女孩做的事情进行对比,更加深了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从而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孔老师还在引导学生体会寒冷的时候,自己不由自主地双臂环抱,用肢体动作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师生共同走进了文本,融入到文本中。
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扎实高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语文的述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5—10自然段”的“擦火柴”这部分时,孔老师运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先出示了学习方法的引导,然后让学生运用在第一部分中学习抓关键词的方法完成表格,最后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小女孩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样的设计,学生有了扶手,读、思、议有机的结合,更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过程扎实有效。同时加强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体现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注重细节引导,培养学习习惯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年级的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需要老师时时刻刻提醒,都能自觉做到,可孔老师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存在不良的习惯,他随时关注,随时纠正。在课堂上,有一个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转笔玩,孔老师发现了,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按在他的手上,给了学生一个无形的提示。一节课,这个学生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孔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细心的指导下,学生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孔老师这堂课非常成功,值得我学习。由于桌子、凳子等客观的原因,小组合作的组合方式有待于改进。说的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