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听课有感低年级组第一轮的听评课活动已经结束。4月17日,周二第三节,我们小组认真聆听了仇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的语文课《端午粽》。仇老师是一位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是我学习的楷模。仇老师的课堂充满童趣,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彰显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每次听仇老师的课都收获颇多。下面,就说说我的听课体会。一、自主识字,激发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低年级识字教学目标中的第一条就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课堂上,仇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图片等多样化的识字方法,学生识字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表现活跃,真正达到了自主识字、乐于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认识“端”这个字时,仇老师出示“端”的组词“端碗”、“端正”,说“谁会自己端碗吃饭?”“上课,我们要坐端正认真听讲。”识字与生活结合,学生不仅认识了生字,而且记忆牢固,还渗透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举两得。二、朗读感悟,体会表达方法。朗读是培养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学中,仇老师运用自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老师范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读中悟,悟中读,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其中,达到了以读促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的效果。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仇老师引导学生一句一句的学习,了解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然后运用填空的形式“这一段主要讲了端午粽的( )、( )和( )。”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并总结到写事物就要用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总结能力,而且渗透了写话方法的指导。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朗读长句“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蓝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时,为了让学生读好这个长句,仇老师通过停顿符号和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读正确长句子,停顿正确,不拖音不拖调,学生读得字字响亮。训练长句子的能力,就要在在反复诵读中训练,这样才能培养语感,培养习惯。三、语言积累,注重有效性。语文教学的权威专家崔峦老师提出:“语文课要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以语言训练为中心,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在教学中,仇老师特别重视语言积累,语言文字训练非常扎实,层层深入,层层提高。在进行“的”字短句训练时,先出示“()的箬竹叶”、“()的糯米”、“()的枣”,再出示“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两部学生根据课文就能说对,接下来仇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还有“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仇老师还让学生猜猜老师会怎么填,学生猜得不亦可乎,气氛高涨。最后难度提升,让学生完成“()的()”。仇老师在一步步扎实有效的训练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的”字短句,还培养了学生语言积累意识,同时也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四、有效拓展,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仇老师的每一堂课,都立足文本,给学生拓展资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端午粽》一课,仇老师围绕端午节,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不同口味的粽子和节日习俗。对第四自然段的理解,仇老师播放人们纪念屈原的动画,让学生通过欣赏动画,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真正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这堂课,仇老师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仇老师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值得我一生学习。这仅仅是我的一点听课体会,有不当之处,请仇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