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

ID:542893

大小:126.12 KB

页数:5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学美术 说课模板 ...................................................................................2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4 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5 全册教材分析 ........................................................................................6 第1课 聚聚散散 ....................................................................................8 第1课 聚聚散散 教案 ............................................................................8 第2课 小圆点的魅力 ................................................................................9 第2课 小圆点的魅力 教案 ........................................................................9 小圆点的魅力 教案二 .............................................................................12 第3课 黑与白 .....................................................................................13 第3课 黑与白 教案一 ...........................................................................13 第3课 黑与白 教案二 ...........................................................................15 第3课 黑与白 教案三 ...........................................................................16 第4课 主体与背景 .................................................................................17 第4课 主体与背景 说课稿 .......................................................................17 第4课 主体与背景 教案 .........................................................................20 第5课 冰川与晚霞 .................................................................................21 第5课 冰川与晚霞 说课稿 .......................................................................21 第5课 冰川与晚霞 教案 .........................................................................21 《冰川与晚霞》教案二 ............................................................................23 第6课 画嗅觉 .....................................................................................25 第6课 画嗅觉 说课稿 ...........................................................................25 第6课 画嗅觉 教案 .............................................................................27 第6课 画嗅觉 教案二 ...........................................................................29 第7课 卡通画 .....................................................................................32 第7课 卡通画 说课稿 ...........................................................................32 第7课 卡通画 教案 .............................................................................35 第8课 双胞胎 .....................................................................................36 第8课 双胞胎 说课稿 ...........................................................................36 第8课 双胞胎 教案 .............................................................................39 第9课 藏书票 .....................................................................................40 第9课 藏书票 说课稿 一 ........................................................................40 第9课 藏书票 说课稿二 .........................................................................41 第9课 藏书票 教案 .............................................................................43 第 10 课 我和我的小伙伴 ............................................................................44 第 10 课 我和我的小伙伴 教案 ....................................................................44 第 11 课 那一刻的我 ................................................................................46 第 11 课 那一刻的我 教案 ........................................................................46 第 11 课 那一刻的我 教案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2 课 愉快的春游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2 课 愉快的春游 说课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2 课 愉快的春游 说课稿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2 课 愉快的春游 教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3 课 哪些是相同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3 课 哪些是相同的 教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2第 页 共 页 第 13 课 哪些是相同的 教案 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4 课 千变万化的帽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4 课 千变万化的帽子 说课稿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4 课 千变万化的帽子 说课稿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4 课 千变万化的帽子 教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5 课 漂来漂去的小岛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5 课 漂来漂去的小岛 说课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5 课 漂来漂去的小岛 说课稿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5 课 漂来漂去的小岛 教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6 课 迷宫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6 课 迷宫 教案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6 课 迷宫 教案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7 课 电脑美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7 课 电脑美术 说课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脑美术》说课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7 课 电脑美术 教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8 课 会游的玩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会游的玩具 说课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8 课 会游的玩具 教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8 课 会游的玩具 教案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9 课 光的魅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9 课 光的魅力 教案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9 课 光的魅力 教案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20 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20 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说课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20 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说课稿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20 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20 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案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学美术 说课模板 教材:X 第 X 册第 X 课《XXXX》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 课时 敬爱的评委,您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 XXXXX 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 X 册第 X 课《XXXXX》一课(课件),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 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 一. 教材分析(课件)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XXXXXX》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 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 X 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 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课件) 思想目标:体会 XX 的意义,形成 XXXX 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 XX,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47 3第 页 共 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 见了:(课件) 教学重点是:XXXXXX。 教学难点是:XXXX 合理性和协调性。(将 XX 巧妙的设计在造型中)。 二.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 X 年 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 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 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 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课件)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 设 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 欣赏 XX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欣赏 XX”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 学一开始,播放了 XXXX 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 XX 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 XX,为后面设计 XX 做 好铺垫,引导学生通过体会 XX 的意义,懂得珍惜 XX,引出本课课题—XX (二)引导启发 了解 XX 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 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 了解 XX”一环节。先出示一组图片,通过“?”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了解。接着 出示一组有错误的 XX,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 学生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 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三)自主探究 折制 XX 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折制种表”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 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 习精神,X 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 5 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寻找答案, 鼓励他 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 的表面。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 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大胆创作 制作 XX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制作 XX”这一环节,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钟面指示明确。制作同时, 并播放儿童歌曲 X,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 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五)展示欣赏 评价 XX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钟表”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 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 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 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 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 XX 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 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 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 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板书设计:(课件)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 XX 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47 4第 页 共 页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 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 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 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我的课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①说教材。说本教材目的、联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课时安排。 ②说教法。说本课选择何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其教育理论依据。 ③说学法。说本课拟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④说教学程序。说本课的教学思路课堂结构及板书 设计等。 “说课”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六项: 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教案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它 们在 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课时所含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关系十分密切, 是阶段性的关键点,甚至是本教材的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说课者如何认识每一课时教案在学科教学中 的地位,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说课者就是要说清该课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要点和关键,说清每一课时 教案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抓住这些知识关键点来指导学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每一课时教学内容都有自己的重点、难点和要点,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 内容, 必须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点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掌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 发,把握重点要点找出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些都需要“说课”者在说课过程中掌握并说清如何在教 学过程中体现。 3、说清本课的课时结构和目标。掌握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基本功,在有限的 40 分钟内,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是很有讲究的,如何突出重点、掌握要点,如何化解难点、巩固知识,如何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如何演绎示范、归 纳总结,如何提问设问、布置练习,都有一个时间合理安排问题,一节好的课离不开一个好的课时结构,要使每一课 时的各个教育环节均能恰到好处,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就尤为重要。作为说课者,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在 说课过程中,体现课时结构,反映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在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极为重要, 它要 求“说课”者根据教学要求和所教对象,说清如何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并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来强化教学目 标的重点、要点,化解难点,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 47 5第 页 共 页 5、说清教学过程状态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状态的调控,与教和学信息的传递、反馈, 实质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但往往又容易被“说课”者遗忘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虽是相互联系的, 但 有主动和被动、先后快慢之分,有时也许老师讲得快的地方恰恰正是学生一下子不能领悟到的地方;有时学生积极性 很高、偏离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信息传递、反馈来适当调控,而教学状态的有机调控必须注意提问、设问、 练习等 信息传递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在“说课”中说课者要充分说明。 6、说清对本节教学过程的预先评估。说课虽不是课堂展现,说课者对说课内容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有一个预先评估,并 将此 作为说课的一项内容。预先评估中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中可能“冒出”的个别代表性的错误、时间控制 上的调整,以及补救措施、目标测试的答疑等。 说课者说完课后,其他教师应围绕这课的教学怎样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怎样提高深堂教学效益,各抒已见,相互交流, 使 说课者与参与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得到新的认识、新的提高。说课一定要抓住重点、难点,突出教法的特点, 说出 与众不同的教学新意,这就是说课的艺术。 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面试分为说课和考官提问两部分。考试之前会给你一个说课范围,你可以把范围内所有的篇目都准备一下,如果 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的话,可以查看一下有关教学网站,网上有很多教案或说课稿的。关于怎么说课,网上也很多的。 有一些要点:首先,说课和试讲不一样,试讲面对的是学生,说课面对的是教学专家,也就是说你是面对专家老师把 你的教学思路讲出来,而不是像上课一样面面俱到,千万不要把专家当成学生。 一、掌握以下几个步骤 1、说课的内容一般包含教学目标,一般一课有两三个目标就可以了,不要太多; 2、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两三个可以了;教学用具; 3、教学步骤,教学步骤是重点,你要把你所设计的所有步骤都说出来,就是说一个思路,怎么上,另外,说完一 个步骤 之后还要说一下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步骤,也就是为什么这么上,在这里可以顺便说下你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4、最后是把你的板书说一下,不需要把你的板书全都写在黑板上的,只要写一个标题什么的,然后就说出来,告 诉底 下的老师,你在黑板上的每一个区域要写什么就可以了,另外也是让老师看看你的字是什么样的。 二、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说课的话主要是考查你的思路,还有你的表达能力,所以还有一些地方要注意的,一个是你的口齿要清楚,声 音要 响亮,语速不要太快,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在座的专家老师有目光的交流,不要一直盯着说课稿或教材。 47 6第 页 共 页 2、考试当天有一定的准备时间,会给你教材,有时间让你写说课稿,如果你之前把范围内的篇章都准备一下,考 试的 时候时间肯定是够的。 3、考官的提问可能会涉及说课内容,但主要是关于教育教学发展动态啊,政治思想理论啊,或者关于你个人的, 比如为什么想当老师等等。总的来说,提问不是重点,说课才是重点,提问只要如实回答,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比如,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职业,另外还会涉及到青少年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 一般面试时间约 10 分钟,面试成绩为合格或不合格。要求:不携带任何资料,即问即答,谈话式交流。仪表端庄, 服 饰得体,行为大方,气质文雅,师德良好。 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流畅、准确、完整,有感染力。解答针对拟教学科以 及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有关问题。 全册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 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 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 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 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 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 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 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 操,完善人格。 47 7第 页 共 页 全册教学进度 47 8第 页 共 页 周 次 内 容 第一周 聚聚散散 第二周 小圆点的魅力 黑与白 第三周 主体与背景 第四周 冰川与晚霞 第五周 画嗅觉 第六周 卡通画 第七周 双胞胎 第八周 藏书票 第九周 我和我的小伙伴 周 次 内 容 第十周 那一刻的我 第十一周 愉快的春游 第十二周 哪些是相同的 第十三周 千变万化的帽子 第十四周 飘来飘去的小岛 第十五周 迷宫 电脑美术 第十六周 会游的玩具 第十七周 光的魅力 第十八周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1课 聚聚散散 第1课 聚聚散散 教案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 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 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 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 祖国 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 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 9 执教时间: 札记: 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 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 “聚”与“散”。 第二课时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执教时间: 札记: 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 生。 《聚聚散散》教学反思 通过分析教材,挖掘了这节课的实质内容是如何创作抽象画.在抽象艺术语言中体现了聚和散的关系.根据课本上 出示的图片,更多地是用各种材料随意创作的抽象画,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各种技法的研究上.通过示范和欣 赏,让学生掌握新方法并找到创作的表现技巧,从而能用自己的方式创作有个性的抽象画. 在欣赏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野藤明珠》,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 些画是“乱画”。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欣赏了多幅吴冠中的作品,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 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 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 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生。 第2课 小圆点的魅力 第2课 小圆点的魅力 教案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 10 了解其中的奥妙。 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 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 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 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 用掌声表示欢迎。其二、就是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 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 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 书:《小圆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 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 360 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 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 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 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 (悬空的感觉) 2. 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3. 安定感 (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师拿出 2 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 2 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 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 相互吸引感 5. 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 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 (张 12 贴两张点的范图) 13 1. 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 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2. 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 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 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影呢!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 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老师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让学生认识俄国莫斯科画家康定斯基、中国著名画 家 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使学生在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最后重点介绍点彩画派的创始人法 国画 家修拉和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 分等。 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2 张) 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圆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它 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音: 老师再复述一遍,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1 个红点、2 个红点、3 个红点)。 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 2. 要美观。 3. 更需要创意。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 方法不限,可以大小彩点结合使用,也可以直接点出作品,或点出作品轮廓后再填充彩点,还可以和线条互相结 合在一起使用,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灵活机动。 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总结、拓展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彩绘圆点的方法完成美术作品,小圆点的魅力还远远不仅仅在于此呢!还可以利用其它方法、 材料,如布、色卡、圆的小物件等等,都可以展示小圆点的魅力所在,在下一课时中我们会继续学习,采用手工制作 的方式再次显示小圆点的魅力。 小圆点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 札记: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课前的精心准备,换来了学生学习的欢乐,老师也感到了身心的愉悦。一堂课,只要学生 学的开心、画的顺利,老师教的实在,我认为就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 教学伊始,学生首先就被老师设计的课件动画小圆点吸引住了,通过认识新朋友---小圆点的自我介绍,抓住了学 生 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了起来。老师顺势而导,自然而然的学生就进入了教学当中,再对小圆点 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对小圆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运用,让孩子们对小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体验从感性认 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本课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比较合理,由少到多、由看到做、由简到杂,学生容易接 受,可操作性很强,从学生完成的作品情况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作业都很投入,可以很好的完成小圆点的美术作品。 在教学中学生的求知识欲和表现欲很强,占用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整堂课在时间安排上非 常紧凑,最后学生作业的时间不是很充足,部分孩子虽然还在努力,但也只有在课后继续完成了。 14 在课堂教学设计当初,并没有讲到小圆点的聚散、规则以及作品欣赏做到归类等问题,给这堂美术课留下了少许 15 遗憾。 课虽结束了,但思考仍在继续着。 小圆点的魅力 教案二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3.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2.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具学具: 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一个圆圈,问:有什么感觉,然后在这个圆圈上再套几个圆圈,有没有不同的感觉。(产生动感) 结论:同一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发展阶段: 1.交流各自预先观察的结果,说说圆的种类有哪些(有圆的面,圆圈),在生活中圆是如何运用的。 2.欣赏教材上的图。 (1) 三张有各有一个小圆点的图,请学生观察,这三张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圆点在中间的图给人稳定的感觉,圆点 在 上面的给人下落感,圆点在下面的给人安全感。 (2) 很多的小圆点并在一起会产生线的感觉 (3) 小圆点从小到大的排列会产生移动感。 3.欣赏教师带来的平面构成,说说是否喜欢这样的图,为什么,它是由什么样的圆来构成画面的。 4.教师提高大小不一样的圆面和圆圈,请学生自己来摆一摆,看谁摆出画面更好看。 5.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讨论要准备该如何组成画面。 三、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指导 1.要求学生四人小组完成一张作业,可以是用多种材料进行拼帖,也可以用画的。 2.允许根据画面的需要,加入少量的线条。 四、展示评价 1.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业最有创意。 2.给作业不够想理的小组提出建议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 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 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16 导入部分,通过设问:小圆点究竟有何魅力呢?抓住了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了起来。老 17 师顺势而导,自然而然的学生就进入了教学当中,再对小圆点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对小圆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 运用,让孩子们对小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体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从学生完成 的作品情况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作业都很投入,可以很好的完成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在教学中学生的求知识欲 和表现欲很强,占用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整堂课在时间安排上非常紧凑,最后学生 作业的时间不是很充足,部分孩子虽然还在努力,但也只有在课后继续完成了。 在课堂教学设计当初,并没有讲到小圆点的聚散、规则以及作品欣赏做到归类等问题,给这堂美术课留下了少许 遗憾。 课虽结束了,但思考仍在继续着。 第3课 黑与白 第3课 黑与白 教案一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往今来,学习过程中的质疑、思考、探究是不 可缺少的,甚至还能决定最后的学习成果的含金量。众所周知,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不再有单 纯的教与学。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等理念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思路,学生——课堂教学的“主角”以他们的求知 欲、创造力赋予了教学无穷的活力。正因为我们的教学模式更加民主和科学,越来越多的课堂“生成问题”得以展现。 面对 这些源于学生质疑的突发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和引导,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内容呢?答案只有一个—— 在实践 中积累。 一、案例背景: 《黑与白》是四年级美术新教材中的一节综合创作课,属于“形状造型”学习板块。学生将通过欣赏、比较、合 作等多种学习方法绘制有趣的黑白画作品,感受黑白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与装饰效果。而更进一步的是在探究如何巧妙 搭配黑白造型的过程中认识“对比”这一重要的美术概念,从而能“知其所以然”,乃至今后能合理运用对比的方法 创造更多种类的美术作品。 为了能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黑白世界”的欣赏环节,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 学生直观欣赏各种黑白画面,增强视觉感受。还组织了分组竞赛,与学生一起尝试在简单的几何形中分割线条、添加 黑白相间的花纹。又在作业环节设计了“黑白动物园”这一孩子们感兴趣的形式,请学生创作黑白构成的动物,并进 行交流展示。 二、案例过程: 随着我“一声令下”,四(1)班的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黑与白》的创作。在巡视指导过程中,我忽然发现后 排有一只小手高高举起。仔细一看,原来是班上的“智多星”——小赵同学。“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走近他, 心里想: 难道他又有什么“鬼点子”?小赵拿起了一张天蓝色的纸,说:“老师,我能画在这张纸上吗?”还没等我回答,与他同 组的一位同学笑道:“黑与白,你懂不懂啊?当然要用白纸!”周围的同学也小声议论了起来。我迟疑了一下,没有阻止 小赵,请他自由选择作业的纸张颜色。随后我也回到讲台,找出几张彩色纸“加入”了创作……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创作的“黑白动物”贴到了黑板上的作业展示区域,各种各样的动 物身上都是醒目的黑白相间的图案:有蜜蜂、小狗、兔子、蜗牛等等。更为醒目的是,在“黑与白”的动物群体中, 18 有一只天蓝色底色、黑色花纹的“大象”。虽然大象的造型不够准确,但是图案设计的很有创意,运用了条状花纹与 块状花纹的结合,这就是小赵的作品。作业评价开始了,同学们从造型设计、块面分割、黑白搭配等方面进行了自评、 互评, 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品。可是,没有同学提到小赵的作品,看来是把那个“大象”当作异类了吧!轮到我作补充评价了,我 首先鼓励了几个优秀的创作者,又讲了一些学生在创作中的共性问题。然后,我拿出自己刚才画的两个动物问学生:“同 学们,老师也带来了两个‘朋友’,它们也想住进我们的动物园,你们欢迎吗?”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 但当它们看清了我画的动物也是用了彩色与黑或白相搭配时,都摇了摇头。有的说:“老师画的是黑与黄!”有的说: “老师用了粉色的纸!”还有的小朋友干脆说:“老师,你画的‘动物’应该和小赵的‘大象’ 关在一起!”我没有直接 回答孩子们的质疑,而是转过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对比。学生们又议论了起来:“对比是啥意思呀?” 我笑了笑说:“今天我们学的‘黑与白’就是一种对比,黑与白构成的画面非常醒目、也非常有趣。运用了对比,动物的 结构更明显、花纹更清晰。”学生们安静了下来。我继续说:“从颜色来说,除了黑白对比、还有深浅对比。我们可以选 用白色搭配一个深色作对比、或者……谁来补充?”我拿起小赵的“大象”问道。“智多星”当然不会把这么好的机会让 给别人,迫不及待地回答:“还可以像我这样,用黑色画在浅色上。”同学们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趁热打铁,我接着问: “谁也想试试?”于是,新一轮的创作又开始了…… 三、案例反思: 经过本次教学,我对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挖掘问题的生成原因,藉此不断改进教学。围绕“黑与白”这一教学主题,我对本课的教学做了非常认真的 准备:修改了备课方案、在互联网上收集图片资料、制作课件、安排了师生互动的小游戏等等,希望能在课堂教学中 提高效率、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这些步骤和环节实施的非常顺利,而反复强调的“黑与白”却也 在不知不觉中限制了我的教学内容。高尔基说:“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小 赵同学的个性发挥打破了课堂的平静,提醒我将“黑与白”升华为“对比”。因此在平行班的教学中,我在欣赏环节 就出示“黑与白”作品与黑白彩色搭配作品,请学生比较、交流,把矛盾冲突放在导入教学的重要位置。在引起学生 更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同时,引出“对比“这一概念。不少的课堂生成问题,都是由于教师个人思维的局限性造成的。 作为教师,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乃至互相说课、演绎教学步骤等方法,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多做一些预设、少一些思维定式。 二、重视“生成问题”的类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小赵同学的创意以及大部分同学的质疑使课堂一度处于混乱, 但这 个问题还是在美术学科范畴之内。从美术学科本位出发,我以小赵的作品为问题焦点,再以我的作品进一步引起学生注意, 引导围绕“对比”这一话题进行探究以及启发再次创作。这个课堂中的即时改进不仅解决了生成的问题, 弥补了教学设计 的不足,还解放了学生的创造思维,鼓励了他们的探究意识。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曾说: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 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所以本次问题的中心人物——小赵也通过探究增强了自信、体验了创 造者的乐趣。 以上是我通过本次教学以及教学改进对处理美术课堂生成问题的一些感悟,不够全面和严谨,有待于再进一步的 教学实践中继续积累。在新教材环境下,我们的美术教学除了应该遵循学科标准的大方向、把握教学进度,也可以在 19 合理的范围内灵活运用教材,设计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造能力,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 从而真正走出“黑与白”的教学工作模式,还学生一片多彩的天空。 第3课 黑与白 教案二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 课时 教材分析: 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 教具: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 学具: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执教时间: 札记: 黑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作业过程中,许多孩子惊奇的发现:从黑纸上剪下花纹后,剩 20 下的纸铺在白纸上居然也有着奇妙的效果!我适时引导他们: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只要带着艺术的眼 光看世界,没有废弃物,只看你肯不肯动脑筋加工。 第3课 黑与白 教案三 教材分析 黑白两色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而成的黑白画面效果强烈,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我们身边的有些交通标 志和商标就是黑白两色的。 本课教学要求学生选择留空移贴、阴阳交错、绘画装饰等不同的黑白画装饰方法制作一件对比鲜明的黑白画作品。 为了讲解清楚各种黑白画的制作方法,教师一定要准确示范或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制作过程和步骤,强调—— ① 取一张正方形的黑卡之一折二裁开,可做两幅黑白画。即:将剪下的黑影部分翻过身,运用对称原理,沿对称轴, 找 着白画轮廓的相对位置贴上,这就形成一张黑白画。在贴的时候,特别要利用对称轴,找到相应的位置。 ② 画好的图稿剪下或镂空后,注意保存镂下部分,以免遗失。 ③ 可采用其他颜色的纸,使黑白画的色彩更加丰富。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一幅黑白画,请学生仔细观看,问:你看到什么? 2、 学生分别看黑色和白色的部分,互相讨论后说出自己所看到的两种不同的造型。 3、 引导学生欣赏课件中展示的范作制作过程,了解黑白画的基本绘制方法。 4、 揭示课题:黑与白 二、新授: 1、 引导学生欣赏几幅以水果为内容的黑白画图片,学生可以得出结论: ① 用半张黑纸和一张白纸就能完成一张作品; ② 在半张黑纸上设计、剪刻出图案; ③ 运用对称原理,沿对称轴,通过交错留黑空白搭配出奇妙的。 2、 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强调黑白画绘制中线的运用和处理: ① 省略线:黑白画里没有单独的线,以黑白互衬法,就是以黑面衬托白形,或以白面衬托黑形; ② 共用线:在一个造型和另一轮廓线的一处或几处共用一段线; ③ 连贯线:在画面中形与形之间的轮廓线或结构线互相连接不能中断。 活动一:大家一起来 学生根据上下对称、左右对称的原理尝试用黑白色纸进行剪刻、拼贴,同桌合作制作一幅黑白画。 3、 简单交流、反馈尝试练习的情况,教师讲解指导黑白画中重叠图形部分的处理和安排:在画面中出现图形与图形的 重叠,即一个造型的自身的结构线互相透叠或各组成部分轮廓线互相透叠,用透叠线表示,两个造型重叠互不遮挡, 都各自 保持其轮廓的完整。 4、 引导欣赏 p、23 上的四幅范例,学习还可以用黑白互换的方法来体现黑白画的无穷变化,展现黑白画的独特效果。 5、 除了剪贴制作黑白画以外,也可以用绘画的方法制作黑白画。 欣赏:用黑白条纹、方格装饰的黑白画作品。 活动二:学生作业:黑白魅力 要求学生尝试多种黑白剪刻、拼搭、绘画的方法,体现黑白画的黑与白之间的任意组合变化的无穷魅力。 三、评价: 1、“黑白魅力”小画展展示学生作品。 2、学生选出画面均衡、黑白对比效果好的作品。 3、 课堂小结,填写评价表。 作业评价反思表(统一贴在作业反面右下角,便于和作业一同保存) 作品名称 完成时间 自评等第 互评或老师评价 21 各位老师:大家好!(课件)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一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材第四课,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了解,绘画过程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感受相同主体、 不同背景或不同主体、相同背景的画面给人的不同感受。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正确处理画面内容的关系,清晰明确的表 达自己的思想。 作业特色 创作感受 四、拓展: 除了学会剪刻、拼贴黑白画外,还可以用其它对比的颜色,如绿与红、黄与紫、蓝与橙等,借鉴黑白画的制作规律, 制作 一幅装饰画。拓宽学生思路,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装饰画在家庭、饭店、酒吧以及公共场所的画面。 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母林斯基语),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能力是美术教师的天职,是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时代发 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尽力挖掘教学中的“发现因素”,为学生营造发现式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参与发 现新事物、新知识,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找到新学的黑白画和 “彩纸剪贴”这种学生已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不仅获“学会做”,而且学会“怎么做”和“做得妙” 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学会探究、发现知识的方法。 教法学法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设计了“大家一起来”同桌合作尝试练习和“黑白魅力”作业大比拼两大学习任务,为 的 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成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之中,使其感受到学习造型创作的趣味性。这种 教学方法较为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更易激发其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运用、巩固所学的新知 识、新技能和新的造型方法。同时在教学中采用竞争教学法、身心体验法、实际应用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 活动。另外,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为整个教学过程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教学密 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年级学生存在的问题 对画画有兴趣,但是绘画技能没有提高,缺乏美术知识。有时学生对自己也丧失信心,觉得画画就这样没什么。教 师对于三年级学生的肯定很重要。《二期课改课程目标》提出学习的评价重点在于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生课堂学习的 态度、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品评价中对学生能表达自己情感、 有一定独特 性与创意性的结果要充分肯定。对学生能应用美术手段与人合作交流,分项艺术成果及其它所取得的成绩都应给于积极评价。 评价中要引道学生热爱自然美和艺术美,关注社会与环境,倡导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和责任意识。 活动双语化内容评价的研究。 针对活动双语化的基本内容,制定相应的、适宜的评价建议,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反馈修正,不断优化评价内容。 主要关注双语化活动的内容是否能有效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优化语言习得环境;学生在活动双语化的环 境中是否能大幅度提高双语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并得到跨文化的渗透与熏陶。 第4课 主体与背景 第4课 主体与背景 说课稿 22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生活感受能力较强,随着他们洞察力的逐步加强,很多学生愿意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 感、所想,但由于画面中的关系处理混乱,作品得不到大家的共鸣,而本课教学内容就是教给他们如何处理画面中各部分 的关系 三、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体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体会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尝试利用绘画形式表 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方法与过程:在看、猜、比、谈的知识探究过程中,逐步认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能在绘画中应用,突出表现思想主 旨,使画面生动,主题突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主动参与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活动,表达内心的感受。 五、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我精心制作了三组能准确说明主体与背景关系的课件,利用猜 一猜, 比一比,谈一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明白画面内部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说明相互影响的作用。 2、深入理解居画面“次要地位”的背景在作品中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首先(出示课件)让同学们一起欣赏主题突出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通过问题:“想一想画面反映了什么? 主 体是谁?” 随着问题的深入,结构逐步清晰,使学生了解一幅作品是由主体和背景两大部分组成。 在这一环节中,虽然图片也能看出关系,但使用多媒体可以使画面更接近原作,克服书籍或图片在影印过程中色彩失 真,模糊不清的弊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名画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1. 认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要想认清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只看画面总觉得领会得不够深刻,正是如此,我利用信息技术把结果变成了过程, 并在过程中使用了能激发兴趣的猜谜法,(播放课件 ----刘翔出现)一般思维下,刘翔一定是在参加比赛,我却明知 故问,他为什么跑,我不急于公布结果,继续看画面,一只大老虎出现在远处,同学们哭笑不得,原来是被老虎吓得 跑这么快。继续播放课件,刘翔又出现了,我用激将法再让他们猜,有了教训,学生的思路大开,结果也是五花八门。 这一环节在多媒体的使用上,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了训练,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 维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果学生深切体会到相同主体不同背景的画 面,背景对主体的说明关系。学生兴趣浓厚,寓教于乐。 23 2. 理解背景在画面中的作用 那么背景究竟要刻画到哪种程度最好呢?播放三组图片课件并进行比较。(播放一):无背景与有背景进行比较,可 得出结论:丰富画面;(播放二):两幅背景完全不同主题相同的画面进行比较,可得出结论:改变内容;(播放三):对 两幅背景渲染程度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可得出结论:渲染气氛。 通过以上对画面的逐步认识学生已经懂得,背景并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而是对主题的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环节课件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欣赏比较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透彻。 3.与大师面对面 引导欣赏大师的作品(播放课件欣赏第一组作品),这几幅作品分别给人什么感受?通过比较讨论,学习大师在运用 不同颜色的背景衬托相同主体时,画面呈现出一天中早中晚的不同时间变化。(播放课件欣赏第二组作品)通过比较 讨论谈出感受,在运用不同颜色的背景衬托相同主体时,画面呈现出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变化。 在与大师面对面这一环节中,课件的使用学生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开阔了眼界。利用课件欣赏名画,画面清晰,学生 感受之后,与大师的创作极易产生共鸣。 4.主体对背景的反作用 先欣赏三幅主体不同背景相同的图片(播放课件),通过观察主体进行想象背景是什么?由此得出背景虽相同,但主 体物不同,联想后的结果也不相同。 课件的使用使比较更加清晰起来。本环节又一次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了训练,通过对主体事物的联想,想象出背景 会是什么,想象的过程中体会到主体对背景的反作用。 (三).自由创作教师辅导 1.欣赏作品:课本 P7 学生作品 2. 结组创作: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创作媒材不过是一些生活中的普通材料,而本课为使学生缩短创作时间,尽早表达感 受, 我为学生准备了创作素材网,(播放课件)这给他们在短时间内进行反复创作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四):作业展示、评价 作品完成后,我利用广播教学进行作品展示,同学们只要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就能师生共同观看一幅作品,观看清晰, 课堂秩序好,大家赏评起来方便,明确。(播放课件) (五):板书设计。 七:实效分析 本课我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学生深入的理解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由于新授部分设计讲解的 比 较深入,以至占用了相当长的时间,留给学生创作的时间较少,这是在今后的课程设计时重点协调的方面。 1、让学生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我精心制作了三组能准确说明主体与背景关系的课件,利用猜 一猜, 比一比,谈一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明白画面内部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说明相互影响的作用。 2、深入理解居画面“次要地位”的背景在作品中的作用。 24 第4课 主体与背景 教案 课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 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范图、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 教学过程: 1、引入 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 耍)---主体 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 1) 2、讲授新课 A、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B、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C、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D、 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 :先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 :主体在哪些情况下出现(背景) :小组讨论分工问题。 :可由一人或两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情合理。 :最后画主体的同学剪下主体,帖于各个背景上。完成整幅图。 (分小组讨论交流创作的内容,综合练习,相互学习,培养协调能力。) 3、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1 人画主体,其余的画背景。 4、学生创作、师辅导 5、作业展示、评价 6、学生收拾与整理 执教时间: 札记: 在制作本节课的范作时,我把一张画着维尼熊的旧贺年卡的背景镂空掉,背面又贴上了一个封套,然后画了好几张风 景画的背景插进去。这样就变成了“维尼熊去雪山”,“维尼熊去林海”等等有趣的画面。上课演示时引起了学生们很大 的兴趣,也很容易明白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25 第5课 冰川与晚霞 第5课 冰川与晚霞 说课稿 第5课 冰川与晚霞 教案 课时:2 课时 教学目标: 美术知识:本课为色彩构成知识。 1. 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 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 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美术能力: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 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教学难点: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 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学法指导: 1、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颜色逐渐加黑,会逐渐变深,逐渐加白会逐渐变浅的效果。 2、 初步学会使用水粉颜色,并初步掌握调色的比例和方法,能均匀整洁的涂好颜色。 3、 运用明度推移的方法画出一幅具有推移效果的图案。 色彩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表现,比如:红、黄、兰。明度是指色 彩的明暗程度,当一个基本色加黑就会变深,降低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相反,加白色就会变浅,提高这个基本色的明 度。纯度是指颜色纯粹的程度,当一个颜色的色素达到极限强度时,正好发挥其色彩的固有特性,这块颜色就达到了 饱和程度。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用具:范画,电脑演示文稿、文字说明等 学生用具:16 开图画纸,水彩颜料、毛笔、调色碟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电脑演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图中色彩有什么变化?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 启发学习动机,初步认识明度和推移效果。得出 结果:色彩由深到浅,由浅到深。 小结:色彩逐渐变深或变浅。 听讲,记忆。 二、讲授新课 1、 板书课题:《冰 川 与 晚 霞》 2、 反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 3、 展出示学习目标。 听讲,记忆,表述目标主要内容。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按照明度推移 的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知道什么是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度。 突出本课重点: 26 1、 提问: 27 什么是明度? 什么是明度推移? 2、组织讨论 3、电视演示推移的过程。 观看录像,课本参考,小组讨论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概念以及推移过程。 直观演示 1、 提问:如何绘制《冰 川 与 晚 霞》? 2、 解决学生预习中遇到的困难。 3、 播放录像:明度推移的绘画过程。 思考问题:本课的作业要求,根据什么内容画?注意什么?画面怎么样? 4、绘画重点是调色的方法。 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方法。 提出预习当中的疑问 作业要求:按照明度推移完成作业,注意调色的方法,画面干净整洁。解决本课难点:逐渐加白色变浅,逐渐加黑色 变深。启发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1、 展示教师作品 2、 比较学生作品 欣赏、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上练习 出示作业要求 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开始绘画 利用明度推移的方法进行绘画练习 艺术实践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展示作品 1、 组织学生讨论 2、 归纳小结 3、 欣赏电视中的作品 评析作品 反馈本课所学知识,肯定成绩,培养成功 执教时间: 第二课时 一、 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并思考一个问题:图中的色彩有什么变化?(放映录像) 学生:色彩逐渐变浅或变深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5 课——冰川与晚霞的第二课时 (明度推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 粘贴课题 2、 出示学习目标:A、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B、运用色相推移画一幅推移效果的图画。 3、 请看本节课将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遍: 三、听一组有节奏感的音乐,注意音乐节拍的强弱关系. (出示电视问题)什么是明度推移?书中已经做了解释,请翻开课本,我们分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一组讨论得最快。 教师:色彩逐渐变深,深的地方即暗,浅的地方则很明亮,这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叫做明度。(电视出示文字) 学生:一种颜色加白,逐渐变浅,一种颜色加黑,逐渐变深 教师:请看一组色彩变化的图,(电视演示“心”分解图。)色彩逐渐变深变浅的有序排列叫~ 四、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目标,再看第二个:如何表现在纸上呢? (出示范画)这是老师的作品,好看吗?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样画的吗? (出示轮廓)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做了预习,着色时先涂上色相,再少量加白,按顺序上色,注意看老师的调色板。老师 只演示了“加白”,一会儿,我想请同学帮助我完成“加黑”的任务。 五、(出示学生作业)比较这两张作品哪张好?为什么? 学生:(涂色乱,排序不正确,) 那么同学在绘画时应当注意那些呢? 28 六、请看作业要求(出示电视画面) 29 七、学生绘画开始 展示作业,讲评 作业小结 执教时间: 札记: 在设计作业时,为了让孩子们从枯燥的涂色练习中得到乐趣,我设计了“宝葫芦在闪光”、(逐渐加白的过渡练习) “七 彩的宝石”(色彩的过渡练习)等几个参考作业。由于形式有趣,孩子们做得也认真。而且通过作业,他们发现了: “原来 逐渐加白能出现闪光的效果”“逐渐加黑能出现深远的效果”。 《冰川与晚霞》教案二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色彩知识系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已学会原色和间色及调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做尝试性的色彩游 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的渐变,让学生体验色彩的渐变可产生的纵深感及节奏美。 二、教学目标: 1. 学习色彩的渐变知识,并能用色彩的渐变练习涂色。 2. 掌握色彩渐变的调色方法。 3. 体验色彩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奏美,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色彩渐变的知识。 2. 掌握色彩渐变的调色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毛笔、水粉颜料以及制作的小蜻蜓奖品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请看这两个画面,你知道这是什么景色吗? 生:冰川与晚霞。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 5 课冰川与晚霞。(板书) 师:你们觉得这些画面美吗?美在什么地方?聪明的同学,你能找到这几幅画的共同点吗? 生:由一种颜色慢慢地变化。 师:是啊,这就是色彩的渐变。(板书) 2. 观察,练习,学习新知识: 师:同学们看,在绚烂的晚霞映衬下,老师手中的蜻蜓也变得漂亮了,请你们仔细观察蜻蜓的翅膀,猜猜老师是 30 用哪几种颜色画出来的?你能在你的水彩笔中找到这些颜色并且排列起来吗?谁愿意上来画画?(拿小纸片) 31 师:现在请你们用其他颜色试着排列起来画画,看看能不能同样产生渐变的效果,谁先画出来老师就把小蜻蜓送 给他! 学生试画。 师:画出来了吗?给大家看看!将你画的效果展示给大家! 师:同学们,看来除了红、橙、黄按序排列,能产生色彩的渐变以外,蓝。绿。紫等颜色的排列,同样能产生色 彩的渐变。(板书画) 师:同学们很聪明,老师现在给你们出难题了,只给你一支油画棒,或者只给你一支彩色铅笔,你能不能画出渐 变的效果呢?有没有信心挑战它?试试看吧! 学生尝试。 师:请你讲讲你刚才是怎么画出来的?(板书画) 师:今天上课同学们都准备了什么工具?同学们喜欢用颜料作画吗? 老师现在要考考同学们,看大家是否忘记了色彩的调制方法。 请从颜料盒中任意拿出一种颜色(除黑白灰),挤一些在调色盘里,然后把白色颜料拿在手里,多次与这种颜色 调,每次加一点白色,用毛笔调匀,再依次练习,仔细看色彩有什么变化。 同桌两人一起调色练习,仔细观察色彩的变化与平时调出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 师:这种色彩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色彩的明度渐变。(板书)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幅画,这幅画中的渐变是如何画出来的呢?还是加白色吗?想想,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师:有结果了吗? 生回答。 师总结:也就是说当一种颜色逐渐加入另一种颜色也会产生渐变。这种色彩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色彩的纯度渐变。 (板书) 3. 欣赏课本和范画,巩固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想到了很多种方法画出了色彩的渐变,你能说说有哪些方法吗? 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学生朗读知识窗。 师:再来看这幅画,你能说说是用哪种方法画成的吗? 学生回答 师:这些知识我们同学都明白了,关键要看看你们会不会运用,请同学们试着用其中一种方法给这幅画涂上渐变 的色彩,看谁画的效果最好,我将给他颁一个最佳效果奖,奖品就是老师的这幅画,好吗? 32 哦,快要下课了,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下一节课再来评选吧! 33 教学反思 4.收拾与整理。 第6课 画嗅觉 第6课 画嗅觉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 6 课《画嗅觉》。 2、 教材分析: 本课属“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是《五味瓶》《感受声音》等课的延伸与继续,它与画味觉、画声音、画情绪、画性 格等构成一个系列。这个表现感知的系列旨在通过联想、想象用色、点、线、形等美术元素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为学生丰富情 感体验、表现感觉感受积累知识与方法。从心理学上讲,嗅觉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并相互融合得到一种个性 化的新感觉。美术与嗅觉形成色、嗅联觉。本课就是让学生在嗅觉感受的刺激下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色、点、线、形表现自己 对各种气味的嗅觉感受。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知各种气味的特点,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嗅觉。 能力目标:能用各种工具以不同的色、点、线、形表达不同的嗅觉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情感。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各种工具画出不同的色、点、线、形,表现各种嗅觉感受。 难点:嗅觉如何用色、点、线、形表达。 二、说教法学法 《画嗅觉》是抽象的。新课程提出要求改变单 一、高深、繁多的专业化倾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 变得鲜活充实,易于掌握,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富有人文气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采取了互动型教学方法。具体表 现为在创设情境中讨论、体验;在欣赏中比较、探究学习技法,以解决难点;在展示评价中获得成功体验。 二.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用色、点、线、形表达味觉与声音,同时对于点、线的种类、性格、排列,色彩的冷暖、 情绪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毕竟画嗅觉与画味觉和声音还是不同的,它是在画味觉与声音上的提高与拓展。怎样用色点 线 形表达出各种嗅觉感受,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点拨,引导他们在创 作抽象 画的同时体验其中的乐趣。因此,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下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是 在教师创设的 有关情境中,通过感觉、联想和想象,来完成造型表现。 新授阶段,当引导学生认识了冷色和暖色之后如果可以引申到生活中自然界中去找一找冷色和暖色不仅可以巩固知 识,而且对于如何利用冷色和暖色来表现也起到了启发作用。比如:每天太阳升起和落下时周围的霞光火红而温暖适合用暖 色来表现;白雪覆盖的山坡,碧蓝的天空是一组给人感觉宁静,寒冷的场景。秋天变色的山坡到处都是红色, 黄色,橙色等这 些炽热如火的颜色。教师选择几个结合图片给学生赏析,然后顺时启发学生:你觉得还可以表现什么冷和暖的主题。学生可 能就会联想到:壁炉,冰山,火焰山,北冰洋,寒风,酷暑等等。这里面既有具体的景物,也有抽象的感受,教师在这时候 就可以明确一下作业要求:既可以表现具体的形象也可以表现抽象的,若是抽象的,可以色块分割,主要精力放在色彩搭 配。 34 三、说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a.、要求学生阅读一些有关嗅觉的名句,如“暗香浮动月黄昏”“一阵微风吹来,荷花的清香,宛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 声。”“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两岸的麦子 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而来。”……并亲身体验这些气味。 B、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带有气味的物品,可以是大自然中的,可以是生活中的,(如花卉、水果、醋、酒、香水、中药等) 放在不透明的容器中。带好水彩、水粉、彩色铅笔等所需绘画工具。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亲身体验不同的嗅觉,是上好这堂课的情感准备。富有家乡特色和乡土气息 的词 句能滋润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联觉。多元化的嗅觉体验有利于学生的联想和创造。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激趣导入;初步创作——欣赏作品;指导创作——自主选择;再次创作——展示评价,分享 创作。 (一)、激趣导入,初步创作: 1、星期天,我经过麦当劳门口,一股浓浓的香味吸引了我,顿时我的口水就流出来了,你们知道我闻到了什么味道 吗?可以抢答。(熟悉的生活情景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转到嗅觉上,“闻到了什么味道”激活了感知储存)面对学生 各种回答,我只是说“我把答案画出来,你们猜一猜,到底是什么?”顺手拿起水粉笔饱蘸橙色点个很大的点,淡黄色 画几条短线。 (看点线猜物既让学生感悟到实物与色点线形的联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2、学生猜完后我追问:①你是怎么猜到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色点线形。(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嗅觉是可以用 色 点线形表达出来的)②你还想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根据气味作联想)③是什么心情?(引导学生感悟情感在嗅觉 中 起着一定的支配作用,比如对同一种香味,有的人是喜欢,有的人是厌恶,由于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 的色 彩,如果把嗅觉与情感剥离,只剩下实物的气味,表现的内容就单调、不感人了。)请你在最短的时间里用色点线形画 出快乐的薯条、汉堡、圣代等。(引导学生用线条、形状的变化、夸张来表现,这既是对二次创作的铺垫,也是对点 线性格的承接。)学生尝试作业。 3、画完后请学生简单谈一谈画中色点线形表达的意义,教师及时肯定小结:这些简单的色点线形就是你根据气味所 想到的东西和你当时心情的表现。那么,这些简单的色点线形怎样更好地表达你的嗅觉感受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一学。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的先导”。这个导入环节通过“猜一猜”“画一画”“说一说”三个步骤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嗅觉的 兴趣,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了解嗅觉与视觉中的色点线形是如何相通的,同时通过初次作业,增强了学生画嗅觉的信 心。 (二)、欣赏作品,指导创作: 1、思维拓展,启发创作: ()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令你难忘的嗅觉呢?请你们谈一谈为什么难忘。能够用哪些色彩来表示? () 、现在我们来看一组作品,看看他们最难忘的嗅觉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多媒体展示《茉莉花真香》、《辣》、《难闻的焦味》《腥味》《奶奶煎中药的气味》等,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从 不同色彩的点 线形上展开想象自由谈一谈。 () 、根据学生的各种回答小结:不同的味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选择的色调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的欣赏,最主要是帮助学生完成画嗅觉的第一个步骤:色彩的选择。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启 发与 拓展学生的色彩表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步创作提供参考和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2、比较欣赏,探究创作: () 、这些简单的点线形怎样处理才能更好地表达嗅觉呢?我们再来看一组作品: 先看一幅《臭》的图片(课件),仔细观察后请说一说:作者运用了什么工具?作品中的点线形是怎样处理的?引导 学生回忆点的聚散、疏密等排列方法。 再看第二幅《草莓的香味有点甜》 最后我们再看一幅《妈妈的香水味》(课件):你看得出这幅图是怎样表现嗅觉的吗?这种方法你会吗?说说看。 () 、教师小结:看了他们的作品,我们知道了点、线、形的种类、方向、排列的不同,表达出的效果也就不同了。 你还想怎样表达你的嗅觉感受?一会儿我们创作的时候可以大胆地表现。 35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展示的作品是根据技法分类的,分别介绍了水粉、彩色铅笔、水彩这些工具的运用和技法的表现, 为学生 的技法学习提供了范例。如果说上面的第一次欣赏是解决色彩选择的,是从广度上突破学习难点。那么这次的欣赏是从深度 上解除学习障碍,在赏析中了解灵活运用不同色彩的点线形,这种技法的学习是更接近学生创作发展区的,是为下面画好嗅觉 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为第四个环节中学生评价服务,为他们提供评价的范本。 (三)、自主选择,再次创作: 1、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作品,你们想不想再来画一画嗅觉?画之前先想一下,这种气味能让你联想到什么?会产 生什么心情?你打算用哪些工具和方法来创作? 2、媒体揭示作业要求:(请同学们任选一题) (1) 按照你欣赏的作品,重新画一画《麦当劳的香味》。 (2) 闻一闻你收集到的气味,然后把它画出来。 (3) 画出回忆中喜欢或讨厌的气味。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小学教 学设 计 网-www.xxJXSJ.cn-更多美术说课] 设计意图:自主选择作业要求给学生创作带来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欣赏、讨论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 象力 与创造力,大胆自由地表达。 (四)、展示评价,分享创作: 1、请先画好的同学把作品贴到“我很棒”的展示板上。 2、相互猜一猜各自画的嗅觉,并说说猜测的理由。对争议大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评价一下:我认为这幅画表 达的嗅觉是……;我是这样认为的……请作者自评然后再互评,这样一种嗅觉我认为还可以这样表现…… 3、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与评价作精要的点评。 设计意图: 这节课的互评可能争议会大一些,因为每个人生活体验与色彩感觉都不同,但正是这种争议,学生思维的变化与冲突 会 是一次思想上的再创新。互评与自评两者相对照,对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理解与深化创意更有帮助。但评价环节主 要还是 为了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提高审美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应力图引导学生从不够完美的作品中找到 优点,找到完 善作品的更佳方法,让学生越学越愿学,越学越会学,越学越有审美眼光和创造精神。 (五)、总结: 透过你们的画面,透过你们的色点线形,我闻到了各式各样的气味。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知道是什么让你们的色点线 形 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你的嗅觉吗?媒体展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黑格尔(德国哲学家)。希望你们在今后的 学习中,借助观察与想象的双翅,在美术的天空自由飞翔! (六)收拾与整理 第6课 画嗅觉 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这五个环节,使学生充分感受食物的各种味道,并将味道与色彩、色块 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用美术造型语言来表达各种味道。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打破原始的以说为主的模式, 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自体 验,感受嗅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激情。其次,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对食物味道的描绘上,要引导 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的各种味道;最后,要让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的味道,将抽象的味道与具象的味道联系起来, 从而使课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抽象绘特征,并尝试运用色彩知识和点、线、面知识进 行嗅觉的表现性绘 画。 2、 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 36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37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用点、线、面等方法来表现多种嗅觉。2、 学生领会不同的色彩能表现出不同的、嗅觉。教学 准备:课件、绘画工具、一些气味大的食物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喷上清新剂,直接刺激学生的嗅觉,引出课题。) 师:你们刚才走进教室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 生:闻到很香的味道。(教师同时板书部分课题:嗅觉) 师:闻着这么香的味道,你们想到了哪些爱吃的水果呢? 生:我想到了……(课件同时展示出各种水果图片) 二、 新授: 1、 品尝水果: 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个水果,不过放在袋子里。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闻一闻,说出这个水果是什么?又是什么味 道的? 生:闻(苹果、甜味) (教师同时再次补充课题:嗅觉) 2、讲解甜味 师:还有什么食物也是甜的?你能说一说它们的颜色吗?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甜甜的食物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你们瞧(课件展示甜味的颜色) 生: 想着这么甜的味道,看着这么漂亮的颜色,真想把这种味道画出来呢!(再次补充课题:画) 师:这种甜味到底怎么画呢?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帮帮管老师,谁愿意做第一位小勇士。 生:创作 师:指导,点评(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修改。) 师:同样的一种甜味,我们可以画出多种作品呢! (课件显示另外四张甜味作品) 师:你喜欢哪一张?有什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味道也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了,真是太有趣了。 3、引出酸味: 师:红红的苹果是甜的,可是当苹果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是青青的,酸酸的。 师:那酸味给你带来的色彩感觉和甜味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酸味色彩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电脑显示酸味的色彩) 4、闻一闻 师:老师今天要让同学们过把瘾,交换闻一闻自己带来的东西,看看你还闻到了什么味道?通过你的表情告诉大家, 并且说一说给你带来了什么色彩感觉。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食物当中还有这么多的颜色呢!而且不同的味道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色彩感觉。(电脑演示体现其它味道的色 彩) 师:老师这里还有三样东西,想请你们上来闻一闻,猜猜是什么?(大蒜、洋葱、生姜) 生:我闻出了…… 师:原来食物当中有这么多的味道,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留意,还能发现更多的呢! 5、找一找 师:(教师出示一朵花,让学生闻一闻)除了生活当中有很多的闻到之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的味道呢!让我们一起到自 然界中去找一找!(电脑演示自然风光图片。如:大海、沙漠、花草、春雨、草原等) 生:指名回答 7、再次引申 师:原来自然界中也有这么多的味道,正是因为自然界如此的美丽,我们的生活显得更加的幸福和快乐。你们瞧!我 38 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习是多么的快乐呀;过生日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的祝福,亲朋好友的祝福,还有小伙 伴的祝福,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电脑演示一组幸福生活的图片) 师:可是,在很多偏远的山区还有很多的孩子却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没有宽敞的教室、没有象样的桌椅,有些孩子 甚至由于家境的贫穷而被迫辍学!(电脑演示一组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情景)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这两段片子心里肯定充满了不同的感受。说一说。 三、 作业 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奇特的书,你们瞧,是一本“百味书”,这本书可神气了,它能过散发出多种味道呢! 你们想做 一个吗?(想)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每位同学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共同完成一本“百味书”! 生:作业(每位同学可以画多幅、多种味道的作品) 四、 评讲 五、 小结: 师:我们知道了食物当中、自然界中有各种味道,也知道了生活当中也有酸、甜、苦、辣等多种味道。老师真心的希 望我们每个小朋友的生活就象喝着甜甜的饮料,吃着甜甜的食物一样,永远的甜甜蜜蜜,幸福快乐! 执教时间: 札记: 本课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这五个环节,使学生充分感受食物的各种味道,并将味道与色彩、 色块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用美术造型语言来表达各种味道。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打破原始的以说为主的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亲 自体验,感受嗅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激情。其次,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对食物味道的描绘上,要 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的各种味道;最后,要让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的味道,将抽象的味道与具象的味道联系起 来,从而使课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6课 画嗅觉 教案二 教材分析 本课属“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这课属于表现感知的系列之一,旨在通过联想、想象用色、点、线、形等美 术元素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为学生丰富情感体验、表现感觉感受积累知识与方法。从心理学上讲,嗅觉是由一种感 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并相互融合得到一种个性化的新感觉。本课就是让学生在嗅觉感受的刺激下展开联想和想 象,用色、点、线、面、形表现自己对各种气味的嗅觉感受。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能用各种工具以不同的色、点、线、面、形表达不同的嗅觉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 学生 大胆创新,尝试利用不同的材料造就不同的艺术效果。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嗅觉和色彩的联系,懂得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嗅 觉感受。感知各种气味的特点,进 一步关注和了解嗅觉。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各种工具画出不同的色、点、线、面、形,表现各种嗅觉感受。 教学难点:嗅觉如何用色、点、线、面、形表达。 教学准备:课件、绘画工具、一些气味大的食物。 教学过程: 一.感受香氛,激趣导入 1. 师:上课前在教室里喷射柠檬味的空气清新剂,让整个教室充满香味。 39 2. 师生问好! 3. 师:请学生和老师一起做一次深呼吸,问学生闻到了什么味道?闻到这股香味,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感觉 吗? (开心、舒畅、心旷神怡) 4. 小结:想不到闻到空气中的香味后会有这么奇妙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气味到底有多么奇妙! 二.探索表现,感知体验 1. 师:刚刚闻到香味的这种感觉,你能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呢?(学生交流讨论) (播放课件) (1) 用语言说出来,你能试一试吗? (2) 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写下来。 (3) 用笔画下来。 2. 师:今天我们主要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感受—— 课件揭示课题 (板书:画嗅觉) 3. 师:古人云“处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说得就是人的嗅觉。(解释)嗅觉是人的 几 大感觉之一,担负着感知外界气味的重担。 4. 既然人的嗅觉这么的重要,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比比谁的鼻子最灵敏”。 老师拿出几个一模一样的非透明的小瓶子,请学生来闻一闻,用表情或者肢体语言表演一下闻到味道之后的感受,我 们大家来猜一猜他可能闻到的什么味道(水果、醋、香水、辣椒、中药等等) 5. 做了个轻松愉快的游戏后,我们一起去欣赏其他同学表现味道的作品,先来猜猜看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哪些味道?用 什 么样的方式表达的?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观看课件,学生欣赏、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表现味道的作画方法: a.用不规则的线,形和黄, 绿,蓝表现酸。 b.用红,黄,澄大小不同的点来表现甜的感觉。 c.大面积的红色的涂抹,辣的感觉。 d.用褐色,黑等面表现臭,苦的感觉。 6. 师示范:闻到了这么多的味道和看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我想请问同学们你能把刚刚闻到的气味画出来吗?比如一 开 始我们的闻到的香味,该如何表达呢?(老师快速示范运用点线面和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各种味道) 课件出示:老师已经事先画好了一幅作品,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能不能从这幅画上感受到香味?你是从哪些地方感 受到香味的?(学生分析讨论回答) 小结:这张作品表达了老师闻到香味后的愉快的心情体验。 40 7. 大师们也有很多表现气味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波洛克作品)介绍:美国画家杰克逊*波洛克, 他喜欢在画布上很随意地泼溅颜料,洒出流线,有时边听音乐边画。他的作画风格对从事抽象绘画的画家影响很大, 我们也可以在作画时试一试这种方法。 师: 刚才,我们欣赏了表现空气香味的作品,空气还能容纳很多的味道,那么在这件作品中你感受到了空气中的什么 味道呢?(学生欣赏交流) (1) 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味道的? (2) 除了臭味,你还感受到了其它味道吗? (3) 你要是闻到这种空气后,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讨厌、恶心) (4) 平时,你会在哪里闻到过这种味道? 8.欣赏:(课件出示)表现大自然的一些抽象画。 三.指导创作, 实践体验 1. 今天我们闻到了这么多的味道,也欣赏了这么多关于嗅觉的作品。我们的的同学是不是早就迫不及待的准备跃跃欲 试呢? 2.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3. 你打算用什么样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呢?(点,色,线,面,形) 4.(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a. 用点、线、色、形等综合形式表现画出回忆中喜欢或讨厌的气味。 b. 仔细观察你带的一些气味的食物的特征,运用点,色,线,面,形等美术元素画一幅抽象画。 C.给你的作品配上题目或者一段 优美的文字。 5.学生作画, 教师巡视指导,布置好展评的“多味馆”。 四.师生评价,]体验成功 展示自己的作品(贴在“多味馆”中,香、辣、酸、臭 ---) 1.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这件作品是表现香(辣、酸、臭)味的? 2. 你认为哪一张作品最能表现香(辣、酸、臭)味的感觉? 3. 这件作品还可以表现出其它的什么味道? 五.小结延伸 味真是太奇妙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 六.收拾整理 妥善处理收集的气味物品,收拾绘画工具、材料,打扫卫生。 41 第7课 卡通画 第7课 卡通画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下册第七课《卡通画》。随着时代的发展,卡通的触角已经伸向全球的各个 角 落。卡通画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中,逐渐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特别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 卡通一词是英语 Cartoon 的音译,在英语中 Animated cartoon 意为“活动的连环漫画”。动态的画面为卡通片, 静态的画面为卡通画。卡通综合了漫画、连环画的一些特点,形成了特有的表现手法,具有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协调; 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学习画卡通,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2、教学目标 本课的知识内容丰富,涵盖了漫画、卡通画(片)两方面的知识。通过搜集自己喜欢的卡通画并对其进行 欣赏,进一步提高对卡通画的特点、表现手法的认识来学习卡通画的画法,并尝试用绘画等形式临摹或创造卡通形象, 培养 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表现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本篇课文是为四年级的学生的制定的,而且他们对卡通画的形象特点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在表现手 法 上比较缺乏,因此,我制定的教学重点是能画出形象的卡通画。虽然许多的学生都能通过绘画等形式表现出形象的卡通 画,但大部分的学生在线条的把握上掌握得不够理想,由于他们的造型表现能力不够强,喜欢在同一条线上重复许多次, 使表现出来的线条不够流畅,因此,我制定的教学难点为绘画时保持线条的流畅。 二、说教法 美术教学生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因 此 在教授这节课时,我采用了引导学生欣赏卡通形象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及做一个简单示范进行教学。 42 三、说学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通用欣赏并谈想法和动手尝试练习的学习 方 法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法和学法,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一些卡通头像或卡通故事。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通过谈话的方式出示卡通头像引导学生欣赏,并问问他们喜不喜欢老师 手 中的卡通形象?知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教师在设疑团的同时适当的引入课题并版书,使课题的引入自然而然 的进入教学当中。 2、简介课题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课题,我是这样简介的:卡通一词是来源于英文:Cartoon 的音译,卡通综合 了漫画、连环画的一些特点,形成了特有的表现手法,具有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协调;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如:动画片《狮子王》、《黑猫警长》、《丑小鸭》或你们的作业本、书包、铅笔盒等上画的米老鼠、唐老鸦形象。这些 卡通画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3、指导教学 在这部分的教学当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卡通画,为什么喜欢这些卡通画?他们有什么 特 别的地方?在学生回答之后我简单的给他们做了一个小结。其次,我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卡通形象引导他们欣赏并说说 自己在欣赏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最后,我简单的给他们做了一个示范。实施以上几点的目的是为了突破重、难点, 特别是在难点方面使他们注意到做画时要保持线条的流畅,这样我们画出来的画才会更加的吸引人,丰富我们的精神世 界。 4、学生训练、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训练这部分是整堂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为了完成本次教学的任务,我给学生们提出的学习要求 是: 搜集自己喜欢的卡通画,其次用绘画等形式临摹卡通画,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进行创作。 在学生进行作画训练的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我们作为教师的应给予适当的巡视及的指导, 特别是那些作画水平较差的同学。 43 5、作业展评 学生作业展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还节,很多教师会把这一点给忽略了,使美术教学进入了一个不良的境 地。在此,我设定这个教学环节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同时培 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建立美好的情感。 五、说板书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范图和作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用文字相配合,做到 和谐一致。 板书设计: 卡通画 作 品 展 示 区 示 范 区 文字板书 作 品 展 示 区 44 第7课 卡通画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悉“画图”软件;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卡通画; 3、学习如何运用“画图”软件画卡通画; 4、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熟悉“画图”软件,学会卡通画的绘画方法。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一个新朋友,他会领着大家一起去一些好看好玩的地方。 (二)授课:(媒体出现一卡通人物)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小精灵,想和大家交个朋友,希望大家能喜欢我。今天 我会带着大家去一个奇妙的卡通世界,我先到带你们到“卡通影院”看看吧!” 1、播放一动画片段。 师:大家看了之后,觉得怎么样/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好看、有趣……是由多个卡通画面连续播放形成的。 师: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一个卡通画面有什么特点吗? 生;各种形象生动有趣、可爱,声音动听,画面色彩鲜艳…… 师:大家喜欢这样的画面吗?想不想学?那我们再跟着小精灵走一走吧! 2、出现小精灵,背景是一座漂亮的宫殿建筑,门口有“知识宫”字样。“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喜欢画画,现在我们来到 了知识宫,一起来学学怎样画卡通画,好吗?” (动画打开门,出现画图板)教师简单介绍画图板中的菜单栏、工具栏和调色板。并简单演示在画图软件中画画。在 演示过程中阐述卡通画的特点:卡通画就是漫画。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 拟、象征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图。 3、“走出知识宫,大家一定都会画卡通画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画展吧!”(欣赏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卡通图片)切换成 许多画幅的界面,点击某一幅进行讲解、评析。 这些都是小朋友们的参赛和得奖作品,我们学习了计算机里的“画图”软件,熟悉运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就可以 向这些同学一样画出精彩的画面了。 4、老师发现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露一手了,我们让小精灵带我们去一个好地方,那里什么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能, 大家想 去吗? 小精灵:我发现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现在跟着我去“绘画小天地”吧!(找个漂亮的背景,配上动听的轻音乐) 三、布置作业:学生在画图板中画卡通画,题材不限。 四、展示学生作品(将学生的作品在大屏幕上进行评析) 五、小精灵与同学们告别: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相处这么长时间,我发现你们都很聪明可爱,我好喜欢你们的绘画 作品,希望大家能记得我。同学们再见! 执教时间: 札记: 在本课中我利用了电脑课件来创造情境,又利用画图软件来进行作业,等于降低了作业要求,学生也更乐于接受。 45 第8课 双胞胎 第8课 双胞胎 说课稿 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八册第 8 课 --《双胞胎》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对称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法则,它的图案有一定的含义,常代表平衡、和谐,具有优美、 庄重的美感。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创作一幅有主题的画 面,体验创作的乐趣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双胞胎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双胞胎》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 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聚聚散散》、《小圆点的魅力》、《黑与白》等课,让学生学习了绘画的不同表现形式, 用颜料、彩纸等材料来表现画面,而《双胞胎》这节课是在此基础用“剪纸、撕纸、彩笔绘画、彩泥制作、综合材料” 等方法来表现画面,综合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藏书票》、《我和小伙伴》、《哪些 是相同的》等课,这几节课主要是通过造型表现以及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为此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 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感知对称图形的美,学会表现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印染、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现对称图形,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学生对对称图形 的表现能力。 4、课型:造型、表现 5、课时: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线条和色块来表 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 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 己的想法。而《双胞胎》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对称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法则,它的图案有一定的含义,常代表平衡、和谐,具有优美、庄重的美感。 认知领域: 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对称图形。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在艺术 作品中的运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创作一幅有主题的画面,体验创作的乐趣。 操作领域: 学会运用对印、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图形,锻炼学生制作能力。 情感领域: 让学生在欣赏、创作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方法分析: 46 1、辨认双胞胎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2、多媒体课件激发学习兴趣。 3、图片欣赏对称图形 4、示范制作方法。 5、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颜料等工具。 (2)教师准备:图片(课件)、范作、演示工具材料。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辨认双胞胎的游戏引入本课) 师:我们班上的两个同学老师看他们长的一模一样,有什么办法能分辨出来吗? 教师用迷惑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好胜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双胞胎的形象,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 出来了。在描述的过程中他们自己又会去观察双胞胎,直观又形象,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2、引入课题: 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就是对称。自然界中有不少动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对称形式,对称有单个形体的对 称,如蝴蝶、剪刀等,也有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对称,它们就象双胞胎一样。这节所要上的主要是指两个物体间的对 称。 出示课题——《双胞胎》。 让学生明确课题《双胞胎》与本课学习内容的关系。引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 使学 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3、观察发现,感知对称图形 欣赏:课件展示各种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对称图形的对称样 式,找到对称轴的位置。 4、找对称: 师:小组讨论: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情景?(双人跳水、对着镜子练体操、花样跳水、两个小 朋友对面做游戏、打乒乓球、物体在水里的投影等) 学生间的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对称图形的表现打下了基础。 (二)教授新课: 1、引导对称的表现方法 (1) 、观察课本范例,说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双胞胎”的?(生说) 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激活原有学生对绘画的制作方法,问学生:“你会用什么美术的方法来表现双胞胎呢? (2) 、师小结课本表现对称的方法: A、折剪(如“游戏”) 47 B、对折印(如“长颈鹿”) C、对折画(如“新疆舞”) (3) 、进一步引导表现对称的方法: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生说)这样就让学生通过对对称图形的认知感受,激发了他们的创作 欲望。 “用彩色笔画;用彩色纸剪贴;还可以用彩泥做。” 根据学生回答我归纳板书:涂色绘画、色纸剪贴、颜料对印、综合材料。 针对所总结的方法做演示补充说明,让他们进一步对今天所学内容加以认识和掌握。 师小结其它方法的应用:铅笔拓印、复写纸。 让学生自己发现对称的表现方法,并动脑思考,拓展其他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据孩子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上述方法。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主题?”(个生说) 本环节主要是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挖掘更多的创作主题,进一步认识对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 逐渐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4) 创作步骤:(师示范) A、选定主题与方法 B、设计主体造型(注意构图与色彩) C、可适当添加背景 (5) 、布置作业: 作业内容:用绘画、剪纸等形式表现对称图形的组合。 作业要求:(1)构图、造型、色彩 (2) 颜料水份的掌握等 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在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鲜艳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画面,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 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课堂评价 1、作品展示:分享创作快乐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学生创作的对称图形。 学生互评自评: 你觉得哪幅画最漂亮?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对称形状是否生动、材料的运用是否独特。 师生互评: 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 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 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48 七、拓展 49 1、欣赏一些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也是艺术大师们创作作品的重要法则。 2、课后用其它方法制作对称的作品 八、课后小结: 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鼓励有创意的孩子,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布置下节需要工具材料的准备。 第8课 双胞胎 教案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 课时教 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教学难点 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 教学准备 师:范作、彩色纸、剪刀、水粉颜料、排笔等工具材料。 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及绘画工具。 教学意图 对称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法则,它的图案有一定的含义,常代表平衡、和谐,具有优美、庄重的美感。本课 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创作一幅有主题的画面,体验创作的乐 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画,引入课题 1、师出示几幅范画:观察画面,说说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图案是对称的。) 2、引入课题: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就是对称。对称有单个形体的对称,如蝴蝶、剪刀等,也有两个以上的物 体 相互对称,它们就象双胞胎一样。这节所要上的主要是指两个物体间的对称。出示课题——双胞胎 让学生明确课题《双胞胎》与本课学习内容的关系。 二、引导对称的表现方法 1、观察课本范例,说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双胞胎”的?(生说) 2、师小结课本表现对称的方法: (1) 对折剪(如“游戏”) (2) 对折印(如“长颈鹿”) (3) 对折画(如“新疆舞”) 3、进一步引导表现对称的方法: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生说) 4、师小结其它方法的应用:铅笔拓印、复写纸…… 让学生自己发现对称的表现方法,并动脑思考,拓展其他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发展阶段 1、小组讨论: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情景?(双人跳水、对着镜子练体操、花样跳水、两个小朋 友 对面做游戏、打乒乓球、物体在水里的投影等) 2、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主题?(个生说) 本环节主要是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挖掘更多的创作主题,进一步认识对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逐渐 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50 3、创作步骤:(师示范) (1) 选定主题与方法 (2) 设计主体造型(注意构图与色彩) (3) 可适当添加背景 4、生制作,师辅导 (1) 构图、造型、色彩 (2) 颜料水份的掌握等 提醒学生在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鲜艳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5、作业展评:评出你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拓展 1、欣赏一些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也是艺术大师们创作作品的重要法则。 2、课后用其它方法制作对称的作品。 执教时间: 札记: 在研讨这一课时,老师们之间产生了分歧:究竟是上成“对称”,还是不同形式“相似”的双胞胎?我个人认为,还 是相似的为好,比如将对折剪出的小人的四肢折一下变成不同的动作,就成了双胞胎在做不同的运动了。这样的作业形 式学生特别喜欢。 第9课 藏书票 第9课 藏书票 说课稿 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九课。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教学程 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内容、作用 本节课是设计制作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藏书票。并使学生能对藏书票制作的基本知识作全面了解。 藏书票是一枚贴在书籍扉面上的微型版画,以示书籍之主人。这样会对所爱的藏书增加阅读和珍惜的情感。本课先欣 赏 大量的藏书票,在辅以生动的讲解,使学生从藏书票的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 高进行 审美创作的愿望。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能目标:认识藏书票,学会对藏书 票的欣赏,要求能根据一定技能来制作藏书票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同学门之间的讨论以及 不断递进互动式的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积 极探索的精神,同时,让学生在藏书票的创作、设计中获得艺术创作的欢乐和情感的交流,以培养学生读书、 爱书、藏 书的好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对藏书票接触不多,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藏书票的内容构成和制作方法。它对学生初步观 察分析藏书票有重要意义。由于学生绘画水平不同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把难点定为创意设计。 二、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图例为线索充分利用挂图,不断采用欣赏、启迪、 讨论、展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发现新知识的欲望,同时在师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增强合 作意识,领悟课程中人与人之间信息的美好情感的传递,从而感受知识的价值、情感的价值。 三、学法指导 藏书票是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性的一种艺术品,需要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因此本课利用大量图 例使学生达到图字一体画面精微简洁,引发学生爱书读书藏书的欲望。学生在欣赏讨论与制作过程中提高自已的审 美能力 以及制作方法与技巧,也能在同学相互作品交流中增强友谊,培养合作意识。 51 四、教学程序 1、导入 上课后我先拿出几本贴上藏书票的书籍让学生欣赏。引起学生兴趣,然后说明在我珍爱的书所设计的藏书票。 这节课我将满足同学们的好奇与求知,来一起共同认识、欣赏与制作藏书票作品。从而引出课题。 2、讲授新课 (1) 让学生掌握藏书票的构成 藏书票的尺寸一般为火柴盒大小,最大不宜超过17.78CM。画面的构成一般 需要富有一定含义的形象内容和有票主的名号及必书斋称谓(如:中文“书票”、“藏书票”、“XX 藏书”、“XX 之书”、“XX 珍藏”)和 EX-LIBRIS 字样。EX-LIBRIS 为拉丁语“於以藏之”(“我的藏书”)之含义,因为古藏书票皆有此字样的习惯, 故沿袭而成为藏书票国际通用的符号。 (2)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表现题材 藏书票的方寸虽小,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藏书票因制作者不同的民族、地域 及年代、文化背景影响而风格各异,其表现题材也从自然风景、花卉、植物、动物、静物到人物纹样,内容十分广 泛, 无所不及。从藏书票的整体风格和形式上看,欧美的藏书票多以黑白为主,版种以木板、铜版为多,风格细致工 整,制作精 良,尤以人体、植物装饰纹样、箴言为多;而中国和日本以及东方国家的藏书票,多以套色为主,版种形 式非常丰富,所 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明丽,轻松,文字简短含蓄,极富东方文化之神韵。 3、藏书票的欣赏 同学们,这里展示几幅国内外的藏书票作品,大家讨论一下,优秀的藏书票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 特征?一帧好的藏书票,首先要在设计上下工夫,设计的意念要紧紧围绕着藏书内容、藏书者的兴趣、爱好、性格 等,并 通过文字和画面形象有机组合来体现,作为书籍的装帧和标记。藏书票除了具有实用性、装饰性外,还应有一 定的寓意性。 总之,好的藏书票作品要求构思立意新颖、风格表现独到、制作精美规范。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通过先让学生感受作品, 根据提供的背景资料,再作艺术形式的分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解释作品,以此来引导学生 体验、思考、鉴别、判 断,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作业指导 以我亲手制作的藏书票为范例向学生讲授介绍一种用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1)、用一张稍厚一点的卡纸设计一个新颖的形象。 (2)、用剪刀将各部分剪下,粘贴成成纸版,注意各部分粘 贴的层次。 (3)、将图画纸版覆盖在纸版上,在纸版处涂上自己喜欢的蜡笔颜色,拓印出作品。(4)画出藏书票的外 框,在合适的位置上用艺术字体写上“XX 藏书”或“XX 之书”和 EX-LIBRIS 字样。 5、展示作品,互评作品。 教学设想:因为每个学生设计创作出来的藏书票都是独特的,这个环节我应该对每个学生抱以 热切、积极的期望,并从各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让学生发现和寻找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 力。 6、课堂小结拓展。 教学设想:使学生从藏书票的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引发学生爱书、读 书、藏书的欲望。 第9课 藏书票 说课稿二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九课《藏书票》。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藏书票是贴在书籍扉页上的小型装饰画,表明书的主人是谁,同时也表达了书籍主人对所藏之书的珍爱之情。藏书 票 大都是以版画的形式表现的。因为版画印制简单快捷,可以大量重复印制。本单元的三个内容中,本课居中。是在上一 课对印的基础上而设计本课知识,也为下一课立体造型的内容打下了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本中提供了不少的 藏书票供学生欣赏,展现了藏书票的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体现了美术存在与我们生活之中的社会价值。 2、教学目标 本课融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为一体,根据这两个学习领域的第二阶段目标:“初步了解美术语 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了解简易的手工制作方法,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的要求,以及学生已经有的拓印基础,我 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特点。 52 技能目标:学会制作藏书票,形成设计意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体会创作的快乐,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 3、重点和难点 “藏书票”这一名词虽然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美术概念,但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 根据这一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以及其制作过程。由于学生的绘画与制作 水平不同,所以把教学难点定为创意设计。 二、说教法 本课属于动手操作的性质,学生的思维需要教师的引导。我主要利用图片直观教学,采取谈话法、欣赏法使学生 了解藏书票,解决教学重点。利用演示法和谈话法,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学法 藏书票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我提供大量图片,使学生运用观察法、分析法了解藏书票的特点。学生通过从书 中发现藏书票而认识藏书票;通过分析藏书票而了解其特点;通过观察藏书票的制作过程学会设计藏书票;通过自己 制作藏书票掌握制作技巧。 四、说教学程序 1、导课 以谈话法引出书籍:老师和大家一样喜欢读书、藏书,并出示几本自己喜爱的藏书。老师想问问同学们都喜欢那 些书?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书籍后,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出学生的好奇心:指出老师的书中都 藏着一个小秘密,看哪位同学能够发现?学生从书中发现这种小型装饰画,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课内容,调动学生学习 本课知识的兴趣。 2、讲授新课 (1) 引导发现——了解藏书票的作用 提出问题:通过它了解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观察这种小型装饰画,了解藏书票的作用。这种小型装饰画叫什么 名字呢?学生们急与知道答案,这时板书“藏书票”,加深学生对这一陌生词汇的认识。 (2) 传承文化——了解藏书票的来历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也体现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这时,出示世界第一枚藏书 票 的画面——《刺猬》,用谈话法介绍藏书票这一艺术形式的来历,以小刺猬的幽默与执著了解藏书票的寓意。 (3) 探究学习——分析藏书票的特点 欣赏藏书票,提出问题:藏书票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与观 察,比较、分析藏书票的特点。 在欣赏藏书票过程中,先欣赏唐英伟等不同时期的名家作品,接着再欣赏一些随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的新作品以 及学生作品。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的藏书票,便于学生理解藏书票的结构特点,(板书:图案、文字)从中悟出藏书票 与爱书、藏书有关,图案简洁明快、文字简短含蓄,突出了教学重点。 (4) 直观演示——藏书票的制作 欣赏了别人制作的藏书票,自己想为喜爱的书设计一枚怎样藏书票呢?通过学生交流,把学习引向生活,带动学 生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老师以谈话法说出自己通过刚才的欣赏也受了启发,说明自己的创意,解决教学难点。 演示用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步骤:选底板、画图案、拓印。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用吹塑纸版画印制藏书票的一系列过 程。在把拓印出的藏书票展示给同学欣赏时,不动声色地用了设疑法:细心的学生发现藏书票中的字是反的!用他们 的质疑声,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加强学生的记忆,也往往采用发现法。这时,恰当的问一句为什么,学生就会很容 易的找出答案在:在底版上写文字时反着写,对印出的字才是正着的。避免了设计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3、创新思维——尝试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好的藏书票作品要求构思新颖、制作精美规范。在黑板上画出作品展示区域,(板书:作品展示 区)比一比,看谁的藏书票能够先展示给大家欣赏。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速度就快一些,这时,引导学生为爸爸妈 妈也设计一枚藏书票,使所学知识得以加深巩固。学生作业过程中,教师巡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促进发展——展示评价 新课程评价理念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设计创作出来的藏书票都是独特的,这个环节对每个学生抱以 热切、积极的期望,并从各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让学生寻找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力。 53 5、深化知识——拓展学习 迁移教学形式来源于创造性教学思想,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出示套色吹塑纸版画,进行知识的迁移,引出学 生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请学生课下试着做一做。使本课知识得以巩固、延伸,并引发学生爱书、读书、藏书的欲望。 五、说板书设计 运用总结式板书,在授课过程中按所讲内容总结出的重点词汇,使学生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简洁明了 的 显示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把学生作品展示出来,更贴近他们的感受。整个板书融字、画与 于一体,融说明和作品于一体,达到相互呼应的效果。 第9课 藏书票 教案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 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藏书票的知识、收集各种各样的藏书票、绘画用品、纸板、刻刀、水彩颜料、毛 笔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知识、设计藏书票的草图 教学重点: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自己构图方式的设计 教学过程: 1、 老师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 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个别提问后老师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 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藏书票源自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 2、 学生欣赏交流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课前老师让大家查找有关藏书票的知识,收集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交流 学生小组欣赏交流自己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图画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 学生个别展示自己收集的藏书票以及自己了解的有关藏书票的知识 老师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藏书票,并提问: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 式进行制作的? 学生个别回答后,老师小结,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以及藏书票上拉丁文的意思 3、 老师讲解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颜色,再印在自己的作业纸 上,最后写上拉丁文 4、 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视指导 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绘画的形式制作藏书票 5、 讲评学生初稿设计情况,为部分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活动结束 执教时间: 54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一份完整的藏书票 教学重点:按要求做完自己的藏书票 教学难点:刻画稿 教学过程: 1、 复习有关藏书票的知识及基本特征 2、 讲解初稿设计情况 展示设计有创意的作品,针对部分作品要求学生说出修改意见 3、 老师强调这节课要求 注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证画面干净、整洁,最后要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还 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4、 学生继续完成作业,老师帮助学生涂色、印制,最后强调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 5、 展示并讲评学生作业,活动结束。 执教时间: 札记: 怎样让制作出来的藏书票真正的为学生所用,是备课时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最后我选择了卡纸制版,蜡笔拓印的作业 形式,这种作业复制容易,色彩鲜艳,学生喜欢,也就乐于真正的将之运用到藏书之中。 第 10 课 我和我的小伙伴 第 10 课 我和我的小伙伴 教案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和不同姿态。 2、学习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的各种造型。 3、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关系。 2、通过泥工活动,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仪器,图片资料,泥塑作品。 学具:雕塑泥,彩泥,辅助工具,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导入 2、观看人物雕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了解儿童,少年和成人不同的人物比例。 55 3、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认知小学生的比例关系:1 站立时约六个头长,2 坐在椅子上约五个头长,席地而坐约三 个头长。 教学意图:从感知到认知,初步掌握人体比例规律。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尝试制作。 2、学生自评,互评。 A、通过纠错发指出作品的缺点。 B、通过模特动作的对比指出不足 3、欣赏优秀泥塑作品,感受雕塑的语言,体会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意图:感受雕塑的空间体积感,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感受雕塑语言。 三、深入阶段 1、分小组交流,讨论创作内容, 2、分小组合作,添加场景,完成组群泥塑,用彩泥时还有注意色彩的搭配。 教学意图:综合练习。相互帮助,相互学习。陪养协调合作能力,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 情。 四、作业展评 1、小组自评,互评。 2、师点评优秀作品。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 1、师点拨本课教学活动要点。 2、鼓励学生先创作草稿,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一副作品。再通过泥塑来表现自己的创作,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比 较 来拓宽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执教时间: 第 2 课时 一、引导阶段: 提问: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戏? 鼓励学生说一说,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发展阶段: 1、出示教师制作的立体的小纸人,请学生分析一下它们是怎样站住的,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讨论、研究一下还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纸人站住。试着做一下,看哪一组想的办法最多最好。 展示一下各组做的站立小纸人。 总结一下使小纸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表现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来的是立体的。 鼓励同学们能大胆、自由的运用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表现新同学。 在学生制作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表现出新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思想感情。如:表现几位同学一起打扫卫生、 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等。同时强调一起制作时的团结协作。 三、展示、游戏: 随着“你的朋友叫什么”的音乐互相参观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执教时间: 札记: 其实一年级时就用绘画加手工的方法作过类似的课题作业,这次用橡皮泥来制作,立体人物的塑造还是难点。我通过 欣赏、比较、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1、 本课的优秀教案紧扣课题,“我和我的小伙伴”,围绕 10 岁儿童展开人物画教学,教会同学用用自制的学具 “会动的小纸人”,自主探究人体动态的奥妙,以协助同学解决人物动态学习和掌握,舍去了一些与本课教学关系不 56 是很密切的,如:成人人物比例等知识点。 57 2、 把教材中用泥塑的方法表示“我和我的小伙伴”作为课后拓展,或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让同学在掌握人 物平面造型的基础上,再进行立体塑造。 3、 撕纸游戏中,发现同学撕圆形有点难度,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同学撕纸训练。 第 11 课 那一刻的我 第 11 课 那一刻的我 教案 课题: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 11 课《那一刻的我》 教学目标:学习运动中人物动作的画法;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培养儿童绘画和表 达的兴趣及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知识要点:①通过表情、四肢的刻画表现人物动态;②的色彩与背景能表达热闹的气氛。③有表达校园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那一刻的我”。 教学难点:人物动态的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我在网络上找到许多非常有趣而且会动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动画图片:跑步、跳远、踢球等) 2、他们正在干什么?(做各种体育运动。) 引导观看、讨论、表述。 3、你喜欢什么运动,经常参加那些体育活动? 引导学生将回忆定格在“ 那一刻”。导出课题《那一刻的我》 二、体验阶段 校园中的愉快活动精彩纷呈,你想留住哪一刻中的自己。 问题:1、要画好运动中的人物应抓住人物的哪些特征? 2、你平时认真观察过运动中的人物吗?(出示真实照片与绘画作品的对比图片) 3、你观察了哪组图片?观察结果怎样? 学生表述、模仿。 跑步 动作:手脚摆动要协调.人物表情:紧张、激动,满头大汗。 4、如何让你的作品充满动感?(出示人物连续动作的图片) 5、范画。 三、创作阶段 那一刻的我呀,欢乐无比,别让时间偷走了它,快,把它留下来! 1、创作要求:表现运动中的人物 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特征 可以表现运动中的连续动作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 延伸活动 1、 展示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构思。 58 2、 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从画面的构图、动态的描写、色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适当评述。评者与被评 者面对面交流,若意见不统一课后继续探讨。 3、 老师点评,提出学生没发现的优点,教给学生欣赏常识,鼓励学生的创作,对有个性的作品进行表扬。 4、 出示奥运冠军图片,欣赏运动员夺金的精彩瞬间. 结束语:奥运冠军夺金的那一刻也许很精彩,而我们的那一刻也许很平凡,但这平凡的一刻留给我们的却是最宝贵的快 乐的回忆,愿这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在你我心里…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