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不负时光,方不负清明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不负时光,方不负清明》 又是一年,东风解冻,大地生烟。曾或长眠的世间万物,也尽然在熟悉的烟火里,悉悉临摹起春天。仲暮之交,吐故纳新,闲暇时翻些前人诗词,偶然读到一句“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才惊觉原是春社既过,清明又至了。谈到清明,便不得不说起那些绵延千古的传统习俗了。“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是《岁时百问》中对于清明的说法。然而若只当作节日来看,它与纯粹的节气也是存了大不同的.——秋千祭祖,射柳蹴鞠,蚕花踏青,和着春风拂掠,令人心醉神怡。新中国成立后,清明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是悼念那些于峥嵘岁月里,燃尽灯灰以实现燎原的英烈战士们.战火漫长空,青山埋忠骨。他们生前,兴许素未曾于颠沛流离间安稳喜乐地渡过一个清明,独见泾川百里,血染云岭,留与后世无尽的怀念。烈士虽去英灵在,清明天阴寄哀思。华夏儿女,到底不应该忘却。·一、扫墓天气醉游郎,橙花十里香。惊蛰后燕子归来, 细雨一场续着一场。清明扫墓,即是对于祖先的“思时之敬”。明朝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扫墓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桃谢李残,杜鹃凋零,先人曾经的似水流年、苍白岁月已作记忆如烟。年年岁岁的今天,墓碑前一杯澹酒几缕残香,方是你我同逝者人世天堂的相见。·二、风筝束缚朝霞,是澄明的心绪,散入苍穹,是零落的年年。这谜底,便是大家所熟知的风筝。轻折杨柳,祭赠白菊,游丝软系,凌空天际。风筝,也是清明寄愿的好物件。或于半夜或在白天给风筝系上斑斓的彩灯,令之耀耀 似天河晨星,灼灼如九天悬月,尔后送入碧云天,任凭断线去遥远。相信这也是大家曾在红楼梦中所读到的,清明时节,几点清愁,商略黄昏雨。大观园女儿集聚,吟诗作乐,紫娟替黛玉断了美人筝线,寸丝不留,齐根连剪。实在表达了之于去病消灾,携来时运的愿景,纵然不知晓可否实现,它到底不失为一项受人青眼的习俗传统。 ·三、诗词清明既是我华夏自古传统节日,那便无论如何也脱不开文人墨客最爱称道的诗词二字。无论是大唐的何处酒家杏花村,宋时的梨花风起半出城,抑或是沾巾细雨,褪红新杏,香火残烟,荒冢愁田,尽足以在心底开出个杨柳依依的天堂来,一半是缅怀,一半是希冀,横亘了古今,也贯通了阴阳。关乎清明的诗句着实不少,而无数古人沉湎悲痛的情丝,亦于此间,汩汩流淌。 ·四、踏青过了那山,古木风久一般来往 ,渡了那涧,艾草掩映十里青郊。踏青,也是同清明难舍难分的意象。阖家老幼,伛偻提携,至雨后淡烟,姗姗绿影间走一遭,既可开阔视野,亦舒解了心中愁绪。据《韩诗》曰:“三月桃花水之时,于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续魄,拂除不祥。……续汉书礼仪志亦曰“:三月上巳,官民皆游于东流水上,曰洗涤祓除宿垢,为大洁”。由此可见,踏青并非独独是寻乐游冶之事,其寓意更在于洗却一身仆仆风尘,携来真正的身心清明.所以说,清明节并不只是一个伤感的节日,它应是一年中最美时光的代称。而我们更要携着眷恋缅怀过去,传承文明。再回到现下,清明假期将至,在有序进行上述传统活动的同时,我们学生亦不可忘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反思,在学习中传承,亦在传承中不断学习。只为不负这大好时光,才不负清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