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演讲稿:有余力则学文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的“总叙”里这样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余力”可以看做是“多余的时间”,也可以看做是“多余的精力”,那么怎样用多余的精力来提高自己呢?我想答案应该是读书了。世间有许多选项,但你往往无法选择,读书,可以让你有更多选择。 刚读书的时候我觉得世界很美,就像格林和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读了一些书之后我发现世界并不美,相反,它有一些丑陋。读到现在我明白了,这个世界很糟糕,但它还是有美好的东西存在,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我们才能守护字自己内心的那份纯真。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我吃过的饭虽然都已经被消化,但它们其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我想读书也是这样。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东西要阅读。前段时间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书中有很多建议让我十分受用,其中有一个建议让我特别有感触,这条建议是这样说的: “关于学校的教学大纲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知识事业中最起码的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有可能成为教学的真正能手,艺术家,诗人。” 当时读到这句话时,我想起我初中的语文老师,这位老师他姓路,有一次上课提到了文革,路老师直接课也不上了,给我们讲了整整两节课的文革,说红卫兵,说那些年的荒唐,说文革的迫害。第一次有人跟我说党、政府、国家的概念,第一次觉得原来党并不一定是国家。2008年初三,初中语文的最后一堂课,路老师说:“今天是最后一节课,我没什么可以送你们的了,送你们五个字吧,如果你们可以明白,可以受用终生。”说完,他转过身去,魁梧的身躯,缓慢的从黑板的左边移到了右边,手臂哗哗的在黑板上留下了五个字:“敢为天下先。”时至今日,当我面对未知的未来,做一些未知的决定时,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其实我想说的是想要达到路老师这样的境界,不仅仅是靠学校的教学大纲的知识,还有对教学和“学文”的热忱。生活里与工作中有许多人认为工作太忙,压力太大,负担太重,哪还有时间学习呀,于是“学”就被忽视了。这实际是自己成为庸人的开始。无论《弟子规》把“学”放在什么位置,其实“学”是弟子的“首要”,读书也是首要的。 很多人说看再多的书有什么用呢,我们看的还是同一片天,赏的还是同一方水。但读过书的看天可以是江静碧云天,江风木落天,一行白鹭上青天,一江春水碧于天;看水也可以是,莲子清如水,思君如流水,曾经沧海难为水,古来往事随流水。你看过的小说鸡汤,背过的诗词古文,做过的高数化学都像你一天天吃过的饭一样都是潜移默化的,成了你这个人。 书是有底蕴的,每个字都会反复斟酌,不断校对,是一种说话的方式。你一天的饭钱可以买到别人可能一辈子的心血,别人一生的一个故事你可能几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不走半步就可以知晓天下,与古今中外的名人交流思想,唠唠家常,更多的是明心见性。最后用《聊斋志异》中看到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做书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