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说课稿
一、说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
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尽力实际问题抽象
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 3 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 2 节内容,“认识周长”是“空间与
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
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先通过“森林运动会”——小蚂蚁围着树叶跑步,初步感知小蚂蚁的运
动路线就是树叶的周长;然后对游泳池池口和篮球场周围边线进行观察,明确这
条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这里没有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这两个
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
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去量一量、算一算,
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怎样可以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此外,还要求组织相应的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含义的认识。这样
安排,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周长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为探索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作了准备。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
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
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
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
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快乐,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由于三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是由面到边线,学习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
计算周长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法及学法如下: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
操作和测量,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
立周长的概念,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
计算。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
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
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
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形成。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习题,激发学生探
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
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教师准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卡片,圆形的钟面
卡片,国旗的卡片,蝴蝶标本等。
2、学生准备:直尺、线、软尺,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标准五
角星、圆形的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为了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
基于以上想法,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 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小动
物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课件展示小蚂蚁作运动的场景,并让学生
举起手来跟小蚂蚁一起运动,然后抽象出小蚂蚁的运动路线, 提出问题:小蚂蚁运动的这条红色路线是树叶的什么?你知道这条路线在数学上叫什么吗?让小
蚂蚁来告诉我们。(课件:我爬过的一周是树叶的周长。)
由此激发学生认识周长的欲望。
(二)感知周长,理解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
识的程度就越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
兴趣。所以我在第二环节:“感知周长,理解概念”中,分别设置了 3 个活动。
活动一:先是让学生指一指图上游泳池和篮球场的一周,感知这一周的长度,
就是他们的周长;
活动二:然后再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本封面、
课桌面、板凳面、铅笔盒面等等,学生在这些具体的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
建立了周长的概念;
紧接着,活动三:描一描,我又请学生从 1 号信封里拿出画有各种平面图形
的卡片来,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形状,描出它们的周长,通过短短几分钟描的过
程, 学生的体会却在不断的加深,这种在做中感悟,我想是我们老师用再多的
语言都无法替代的。这样,对 “周长”这一概念的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的操作,引导学生从“实物操作”到“形象感知”,再从
“形象感知”到“抽象概念”,学生把“周长”这一抽象概念与生活紧密联系起
来,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平面图形
的周长吗?
学生在操作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发言,描述对周长的认识,然后教师总结并
在黑板上板书: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三)引导探究,计算周长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
测量物体的 长度的过程”,还强调“引导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根据现实问题,选择
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以及利用测量进行数学探究活动。”荷兰学者弗赖兰塔
尔指出:“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中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
须躬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俗话说:听十遍不如看一遍,看十遍
不如动手做一遍。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
培养。
在本课的第三个教学环节:“引导探究,计算周长”中,我准备这样设计:
1、设疑激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我分别出示一个“△”和“□”,让学生估一估,哪个图形的周长长?
学生们各执己见,想法不一,师适时引导: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谁的答案
正确呢?怎么办?
学生马上想到:可以验证一下。
师追问: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学生回答:量一量。
这时学生探究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
2、小组合作测量周长。
(1)明确要求。
①先估一估每个图形的周长,再量一量,填写活动记录表。
②小组分工要明确,合作完成。
(2)测量周长。
同学们从信封中各自挑选出自己需要的测量工具,如细线、直尺,量出周长。
学生可能想到:
①用细线绕图形一周围一圈,然后测量出细线的长度。
②用直尺把每条边的长度测量出来,然后把各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③测出一条长边和一条短边,“长边×2+短边×2”或“(长边+短边)×2”。
(3)汇报交流。
每组选 2 名代表汇报,说说填写结果,介绍测量的方法,其他小组可随时补
充,并提出不同意见。
(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是教材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的
过程中,总结出测量周长的一般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内化:像
“△”和“□”一些直线图形的周长,要先测量出边长,再计算出所有边长的总
和,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来计算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周长,一些图形还可以采用“变
曲为直”的方法。) 这样,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方式,学生经历由“疑问——讨论
——解释——疑问”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
拓展,主动探究的欲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不但能在操作中学会合作,
而且能在合作中学会操作。
(4)巩固练习。
师:咱们研究了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的图形,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它们
的周长吗?谁来口答?
(在这个环节,学生可能结合平面图形的特征,在计算时采用简便算法,从
而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同时也可以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体现了“人人学
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数学理念。)
(四)拓展延伸,运用周长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
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
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所以,我
设计了以下两个练习:
①农民伯伯要给花圃围上篱笆,这圈篱笆有多长?
②妈妈的腰围是 70 厘米,这条裤子妈妈穿合适吗?
这样设计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
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总结评价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你觉得小组
里谁在哪方面比较出色或者你有什么建议想对他说的?
教师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同学们要上于用
你的火眼金睛去发现问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会
获得更多的快乐!
七、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爬过的一周是树叶的周长 变曲为直
先测量出边长,再计算出所有边长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