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本来在假期时就已经准备好的习作课教学设计,一直在思考中前行;我的想法是在这堂课上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有所得,不是演戏的“花架子”,所以头脑里面一直都在思考: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否激发了孩子的思维,让他们放飞了想象;习作支架是否真正为孩子提供了帮助;习作评价标准是否真正符合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导致我的思维混沌,近乎于迷茫。当然,这样的状态最大的一个原因主要是本人的理论知识还不够完整,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对于一堂好课,我们的一般评判标准为“教学目标是否精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活动设计是否巧妙,教学实效是否明显。”我们还得看看它是否符合核心价值观下的语文要素:“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就是看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主要看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这堂课上是否有增长点,也就是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在这个区域里,我们首先要确定好学生“学什么”,也就是怎么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然后教师以学定教。 我主要从三方面来获得理论支撑: (一)依据课标: 依据课标中三四年级的年段目标:“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爱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读了课标,我们不难发现,三年级孩子作文的一个最大标准,就是让学生乐写爱写,那么能充分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尤其重要。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大胆想象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新奇的经历。所以我们确定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不拘于形式,大胆想象,”的教学目标。只要让学生大胆想象,拥有奇妙的经历,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主题进行想象,并把自己感受最奇妙的事物写下来,分享自己的想象,感受到习作带给自己的快乐。 (二)依据教材 《奇妙的想象》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本单元是编排的专门习作单元,是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编排的单元,整个单元以“大胆想象”为主线。这个单元的体例与普通单元有所不同,先安排两篇精读课文,然后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之后是两篇习作例文,最后单元习作,习作中以精读课文的定位又与其它单元不同,直接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表达。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的好处,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今后的习作能力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大胆想象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想象的神奇。我们梳理一下会发现,本单元中的精读课文作为“样本”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总结表达方法,“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习作例文”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而单元习作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小真的长头发》和《我变成了一棵树》作为“样本”教学;志在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习得一定的方法,而我们本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小真的长头发》联系长头发的特点,想象各种神奇的用途;《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树的内心愿望出发,想象自己变成了别的事物,从而拥有了不同的经历。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两篇文章虽然展开想象的方式不同,但是,在想象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想象尤其重要,这里涉及到想象的合理性范畴。虽然教材一再强调想象时不拘于形式,但是我们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一定要传授精准的语文知识。真正大胆的想象一定有理可循。因此:我们确定了“通过课文的复习总结出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习作的知识目标”。 (三)依据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在二年级时在段落上有一定的积淀,但是刚刚进入篇的习作,大多数孩子去习作一篇完整的文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三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所以我们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确定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不拘于形式,大胆想象,自由写作”,重在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这里我们一直在思考“奇妙的想象”为主题,怎样呈现孩子们的想象是“奇妙的”,怎样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其实孩子们对“奇妙”的理解是茫然的,无法确定“奇妙”的标准。所以我们在探讨的过程当中又确定了“变化想象空间”的习作方法,让孩子领悟到想象空间的不断变化,可以让故事更奇妙,更精彩!作为了本次习作教学的一个重点,也作为我们提升本次习作水平的一个检验方式。 以上都是我的一些“乌托邦”,通过我真正地实践里,我还是发现了许多不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我看了一些关于想象课的经典课例,他们都提示出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想象更大胆,修辞手法是孩子们二年级就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在这里复习并提出强调是否合适?虽然我的教学设计中是课前谈话来进行的,与课堂的联系不够大。 2.《小真的长头发》和《我变成是一棵树》我作为样本教学,通过复习总结让孩子学习其中“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来进行习作支架搭建是否合乎当前的习作教学理论要求。 3.为了让孩子能进行充分的想象,《奇妙的想象》我重在抓住“奇妙”二字,通过设置情境的方式让孩子探讨获得“变化想象空间”来让想象更奇妙,并把它作为习作支架搭建是否符合精准的语文知识这一范畴。 4.我们的习作评价标准按照阶梯式设计,是否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 思考这么多,还得查阅大量的资料,真得让每一个设计有章可循,并都能落到实处。课后,陈主任说:“上好三年级的习作课,你只要实现两点,1.是否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他们的习作是否各有特色,没有千篇一录;我们看了孩子们的习作,都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想象和习作,你这堂课成功了一半。2.孩子们是否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如果三年级的作文用六年级的标准不衡量,那么四、五、六年级孩子的作文从哪里增长?所以,依我看你的课成功了,就像这么上。”他的这一席话让我心中有了那么一丁点自信。而儿子回家后也对我说:“妈妈,我们班同学都说你上课很精彩,都还想让你上课,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都写了那么多的作文,语文老师都夸奖他了。”我心中的自信又增长了一截。 不过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一堂课都有一千个缺点,但是只要有一千零一个优点就说明这堂课是成功的!”我也希望在不断地反思中,不断地修改中,不断地前行中,我的课能真正地成功,让自己也优秀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