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演讲稿:坚守的力量那一年,你接过一根扁担。从此以后,你承载着整座大山的梦想。那一年,你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书生。谁曾想,岁月对你是如此地不留情面。那一年,你面前坐着的还是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子。而如今,他们一个个都已插着知识的翅膀,飞出了大山。这其间,一转眼便是17年。这17年,你不知踏破了多少双鞋,只为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这17年,你不知熬过了多少次夜,只为当初那一句掷地有声的诺言;这17年,你不知摔了多少次跤,只为那一颗为梦而生的赤子初心。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质朴亲切的乡音土语;没有动地惊天,有的只是精心准备的一堂堂课;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默默付出。因为坚守,稚嫩的花朵不再害怕风吹雨打;因为坚守,漫长的山路不再黑暗难以行走;因为坚守,最初的梦想不再飘渺无法触及。坚守,并非说说那么简单。当老校长把那根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扁担递到你手里时,你,犹豫过;当九个月的女儿在陡峭崎岖的山路上因车祸去世时,你,彷徨过;当妻子数十年如一日陪在你身边日夜操劳历尽沧桑时,你,内疚过。你用坚守,守住了闭塞的大山中最后一抹希望;你用坚守,守住了贫瘠的精神里最后一缕丰盈;你用坚守,守住了熙攘的尘世上最后一脉高贵。在我们二十二中,坚守已然成为我校老师的习惯,体现在点滴之中。课堂上,老师对学生一以贯之,始终不渝的严格要求,这是一种坚守;随时随地不忘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督促,这是一种坚守;放学后,在校园周边反复巡视,守卫学生和校园的安全,这也是一种坚守。而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学校的一名体育老师,他的名字叫于新江。提起二十二中,就不得不提一下我们的阳光大课间。提起我校的阳光大课间,也就不能不说说,我校的体育组组长于新江老师。自我校领导提出体育强校的战略方针和阳光大课间构想之后,于老师带领体育组老师积极构思谋划,反复训练改进,经过不断的提升和大力宣传之后,如今的阳光大课间,早已成为了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吸引全国各地的兄弟学校前来参观学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坚守的力量。在于老师的带领下,体育组老师精心备课,虚心学习,认真落实新课改的课程要求,切实加强学生的体质体能训练。近年来,我校中招体育成绩屡创佳绩。篮球、排球、田径等项目多次在省市团体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坚守的力量呢?转眼间,于老师担任体育组长一职,已二十二载有余。往日的荣耀纵然再辉煌,也已成为过去。而于老师,早已向人生新的征程大步迈进。2017年5月,在接到市教育局和学校有关援疆支教的通知后,于老师毅然接下任务,挑起重担,在2017年的9月,于老师背上行囊,告别亲人和家乡,只身登上了去往新疆哈密的客机,踏上了援疆支教的人生征程。哈密,这座遥远而陌生的城市,注定会在这个年近半百的生命里刻下一道不可磨灭的痕迹。相去故乡两千五百公里,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到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从人烟稠密的中原大地到地广人稀的塞外边疆,从太行山麓到天山脚下,从平原丘陵到隔壁沙滩……风土物候确有天壤之别。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难以适应的。最难以适应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月是故乡明。或许,哈密的夜空更澄澈,但最皎洁的,一定是故乡的月光。三百个日夜里,谁又能知道,故乡的月光,有多少次温暖了于老师的梦乡,又有多少次牵动着于老师的心肠。然而,纵然异地水土不服,思乡之情难耐,于老师并没有忘记此行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那就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学所能尽全力教给边疆地区的孩子们。以丹心育桃李,以铁肩担道义,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当是一个教师的本色初衷。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也是每一个教师不变的理想追求。这些,于老师并没有忘怀。他始终恪守着一名人民教师应有的道德信念,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操,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心一意教好学生,无怨无悔默默耕耘,为偏远地区的教育贡献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寒尽暑往,秋去春来,于老师为援疆支教任务的顺利完成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忆往昔峥嵘岁月:两千五百公里的路程,三百多个日夜的更替,年近半百的生命旅程,一座边城的支教,这份坚守,值得!坚守,是一种自我的完成,记录着迷茫与蜕变的轨迹。坚守,是一座无言的丰碑,述说着平凡与伟大的故事。坚守,是一支炼狱的神曲,演奏着卑微与高尚的交响。坚守,是一场孤独的行走,铭刻着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印记。坚守,是一次灵魂的修行,谱写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