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心得:语文——学“语”习“文” 语文究竟该教什么?怎么教?多少年来,围绕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 曾几何时,为了避免琐碎的分析,满堂“读”风靡一时。一节课都在读,教师范读,小组练读,分角色感情读,为什么读?每次读为了达到什么目标?感悟什么写法?老师不敢涉及,因为一张嘴就有“分析教材”的嫌疑。其结果是,一节课听起来书声朗朗,可学生收获却少之又少。 再后来,根据语文的工具性,又提出语文教学要加强“训练”,结果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读”变成了满堂“练”,把语文课变成了语文知识的练习课,课前预习检测,课中练习检查,课后练习巩固。孩子成了做题的“机器”,语文课也变得枯燥乏味。 语文课改究竟该走向何处?一次次关于“语文教改”的大讨论,不止一次提出——让语文课姓“语”;让“语”“文”回家。听吴忠豪教授的讲座过程中,突然想到了这个题目——《语文,学“语”习“文”》。 前一个“语文”更多指的是“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后一个“语”“文”更多体现在习得“语文方法、语言文字、语文课程”上,是关于语文本真的追求与信念。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习得语言表达的技巧,发展自己的语言。 暑假品读《古文观止》,常常边读边被古人恰如其分的措辞、妙语连珠的文才所震撼。如《庄辛论幸臣》一文: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铅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夫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游于江海,淹乎大沼,府噣(鱼卷)鲤,仰啮陵衡,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射者,方将修其碆卢,治其矰缴,将加己乎百仞之上。被礛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 “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流,食湘波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宣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 作者在叙述庄辛告诫楚顷襄王时,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比喻,由物及人,由小见大,层层深入,语语要害,可谓字字珠玑。我们知道,古代私塾先生并没有像我们这样条分缕析的讲课文,教技巧,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的语言?为什么会有如此精妙的表达?因为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就是多读多背,强调在儿童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最大程度地积累语言材料。1913年清政府颁发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五年中学生要背诵积累的语言材料为103800字。我们一直批评古人的这种教学方法是“死记硬背”,其实这种教学方法之所以能持续两千多年,就是因为它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因为任何—种语言学习都离不开语言材料的积累,让儿童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尽可能多地积累语言材料,可以为学生终身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厚实的语言积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因果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毫无疑问应该将积累语言材料和丰富语感经验放在首要位置。语言积累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所以,语文教学首先要重视语言学习与积累。 当然,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为了什么?最终目的是为了会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所以,阅读教学重在感知语言、理解语言、鉴赏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把课文当作例子,通过一篇文让学生掌握一类文的表达方法。 比如,《太阳》一课,你是带着学生研究太阳的特点?还是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课文的表达方式?如果是前者,那你是在教课文,如果是后者,你是在教“语文”。 不少语文大家的阅读教学都特别注重“语用”。比如《祖父的园子》一文,有这样一段描写: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这段描写主要运用了“愿意……就……”的句式,写出了祖父园子里一切景物都是那样自由自在。 特级教师张学伟在学生研读并了解了课文的描写句式之后,设计了这样的训练:出示辣椒、冬瓜、茄子、豆角、西红柿图片,说:大家请看看这几位新朋友,每人模仿萧红的写法写几句话吧。” 生:辣椒愿意长得红就长得红,愿意长得绿就长得绿。愿意长到谁家就长到谁家。它若愿意长到天上去,也没有人管。 生:西红柿愿意长得扁就长得扁,愿意长得圆就长得圆,就算长成再奇怪的形状,也没有人管。 生:豆角愿意长多长就长多长,愿意长多短就长多短,愿意长粗就长粗,愿意长细就长细,它若乐意长到邻居家,也没有人管。 生:冬瓜愿意长多大就长多大,愿意长多胖就长多胖,长到200斤也没人管。 而特级教师薛法根则设计了这样的训练: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难道仅仅在倾诉景物的自由吗?它实际上也是在表达自己的自由。老师想出个题目:请你借课文写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自由自在的写法来直接写一写萧红在园子里也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要会借,借用课文中特别的写法,句式要有点变化更好。 生:我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快乐的,没人管没人骂,夏天到河里游泳捉鱼。栽花时把种子踢飞也没事,铲地时把谷穗铲掉留下狗尾草也没事,浇菜时把水浪费了也没事,拔草时,把可以吃的连根拔了也没事…… 生:我的童年生活是自由快乐的,我想捉蝴蝶就捉蝴蝶,我想吃黄瓜就吃黄瓜,想摔跤就摔跤,想睡觉就睡觉,我想捅蜂窝就捅蜂窝,倘若被蜜蜂叮了一个包,也没有人会埋怨。 生: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我想吃黄瓜就吃黄瓜,哪怕吃了一半就扔了也没事;我想摘花就摘花,摘了三四朵戴在头上,不想戴了随手扔掉也没事;我想拔草就拔草,把狗尾巴草当作谷穗留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了也没有人责骂;我想捉蝴蝶就捉蝴蝶,我想追蜻蜓就追蜻蜓……我尽情地玩着我想玩的一切,累了就躺在地上,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我的心也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见,他们都是抓住文本的语言特色进行仿写训练,这样学语文,学生犹如近水楼台先得月,不仅吸收方法,也汲取了语言。 在三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比较重视“读写结合”,其实就是强化“语用”,学生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学生读得进去,写得应心,语文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比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秋天”,在研读课文中我发现,本单元安排的内容都与“秋天景色”的有关,关于秋天的成语,关于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文章。学完后可以紧接着引导孩子们跟随父母去“秋游”,寻找秋天,并让孩子尝试模仿“课文的写法”,尝试使用“秋天的成语”和课文中的一些优美语言,也来写写“自己眼中的秋天”,酒就使所学的“语言文字”“活起来”。 如学习《秋天的画》一课时也让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秋天的画”。 秋天的画(边子彤) 秋天到了,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瓜果飘香。我想画一幅画送给肖老师。画什么呢? 先画菊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菊花,老师看了一定会露出笑脸。 再画果园,果园里果子熟了,鸭梨黄黄的,像一个个宝葫芦;苹果红红的,像一盏盏红灯笼;葡萄水灵灵的,像一串串玛瑙;石榴也露出钻石般的牙齿......远远望去,这些果子就像五彩缤纷的宝石,我请肖老师把这些水果尝个遍。 还要画一片枫树林,红红的树叶落到半空中,像红红的蝴蝶在翩翩起舞。肖老师捡几片当书签,一定很开心。 肖老师看了我画的这幅画,肯定会对我竖起大拇指! 如研读《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科学性的儿童诗时我发现,这首诗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层次十分清晰。课后安排了这样的拓展题:我还知道别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于是,在备课时我就思考,如果让孩子在说的基础上,模仿这首诗的结构把说的内容写下来,既吸收了语言、方法,又表达了自己的见闻,不是更好吗?于是,在备课时我就安排了仿写“植物妈妈有办法”的写话训练。看孩子们的习作: 植物妈妈有办法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凤仙花妈妈真勇敢, 它敢把自己晒在太阳底下, 外壳热量一大,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芦苇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们穿上鹅毛般的外衣。 只要风儿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四处飞舞。 昭和草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睡莲妈妈准备了救生衣,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随着波浪漂呀漂呀, 最后沉入水底生根发芽。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再比如学习《桂林山水》一文,你是带领学生咬文嚼字欣赏桂林山水的美?还是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仿写练笔?前者学完课文了解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后者则学到了作者写景的表达技巧,从而会写如“校园的雪松”“美丽的塑胶操场”“美丽的中心广场”等写景的文章,运用学习的语言表达技巧,发展了自己的语言。如一生这样仿写: 我欣赏过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广场,游览过景色迷人的中心广场,但我更喜欢学校色彩斑斓的塑胶操场。学校的操场真漂亮啊,红色的跑道,绿色的球场,黄色的边线,色彩明丽,令人赏心悦目。学校的操场真平坦啊,远远望去就像一面彩色的大镜子,镶嵌在校园里,好像走上去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学校的操场真柔软啊,像沙滩,像海绵,走在上面软软的,很有弹性。 可是,留心我们的阅读教学不难发现,不少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多是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上把在重要位置上;而课堂教学时间也主要用在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文章重难点上,大家都只是在教课文,不是在用课文教语文。一堂课上下来,学生只是加深了对课本的解读,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却没有在学习方法上受益,语文能力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 听了吴教授的报告,让我们共勉:语文课堂教学要从课文内容中学习得学习方法,从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关注儿童“语”“文”发展。其关键就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一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能抓住课文的知识点和切入点,把文本作为载体,来教学生学语文,在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但愿我们的语文教学早日正本清源,返璞归真,让语文课真正学“语”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