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山》教学反思《采山》是三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必唱曲目,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 注大自然、热爱生活,并且体验山村孩子的乐趣。重、难点是解决十六 分音符、休止符和顿音记号的,教材版面中设计了身势动作节奏图,其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随音乐节奏进行律动活动,感受音乐形象,体会歌曲 的欢快、活泼性。明确了这些任务我对整堂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课后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与总 结,特别是当假期集中磨课,同行们给予我中肯的评价与建议之后,这 磨课的过程与收获更值得我认真反思总结。 复杂的知识点讲解过程要简单化。《采山》这一课的重、难点在 于十六分音符、休止符和顿音记号的突破,但就是因为在分析教材时太 过于把它定位为重、难点,所以想出了很多解决的办法,如用手、脚的 模击模拍。在突破这些难点时,花了大量的练习,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效 果,但还是收效不大,甚至教学中感觉有些模式化,同事在评价过程也 曾指出,在玩中学,既简单还有趣,反复强调重、难点会引起学生们的 畏惧心理,以为这是什么高深的知识,如果在玩玩乐乐中学习,如:念 词、生活中的用语代替等等,将其“淡化”,并且在这些方式中得以“化 解”,或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采山》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在演唱时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上 的律动节奏图,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开始我就采用直接进入律动节奏图。 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身体的协调性还只是达到了中等水平,但手、 脚、演唱三部分协调还是有一些难度。所以后面手、脚、演唱三者同时 进行的时候,学生就有一些应付不过来的感觉。这就要求自己在以后的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虽然身势律动节奏图是解决节奏的一种很有效 的办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循序渐进的将其落实下去。就《采山》 而言,在处理上,如脚(3 拍)就可以首先进行单一的练习,然后再进 行轮换。接着加入手的节奏击拍,合上音乐演唱。在身势与演唱的协调 上还可以将学生分成:打击组和演唱组,同时进行练习,这样使学生在 亲身的实践中更好掌握、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性和音乐形象。 每首歌曲的旋律、歌词、曲式、调性的设计意图都是为了将歌曲最 大程度的处理到美,那么这个时候老师就会注重教材的重、难点,而忽 略了演唱者本身的声音美。《采山》其所以在演唱时要求给人欢快、活 泼的感觉,并能通过演唱体会的山野童趣。这和曲子本身有着很大的关 系,如歌曲的每一句最后都是由休止结束的,所以重点应该注意休止符 的停顿,唱得断而轻快,更好的体现山野儿童采山时的饿灵巧、愉快, 老师在这方面就应该加以引导。在这种轻快演唱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 更好的感受音乐形象,还能在音乐技能上有明显的收获。他们学会了声 音的控制,学会了在体验中,同学、老师之间互相去听,然后进行评价, 对比出哪一种演唱方法更好听。 学生学习的每一点进步都值得老师对其鼓励与肯定,班级中那么多 学生不可能每一个都积极的融入音乐配合老师,但是他们比以前有所进 步就要值得肯定与表扬,课堂素质展示卡及歌曲储存卡的评价设置能及 时的让孩子在每一次课后肯定自己的收获,让他们及时的从学习中得到 满足感。作为老师还有什么能比让孩子们快乐学习更重要的。 借助磨课借助同事们的帮助,记录近段时间对这节课的反思与收获 以助自己能跟上大家成长进步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