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 顾之川 一、选编意图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精神,语文课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方面发挥作用,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语文课不同于别的学科,它所选用的基本材料往往具有深刻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方面的影响往往是直接而深广的,语文学习必须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所以语文教育应该特别重视语文教材所选材料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所选课文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倾向,让学生在独立阅读语文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具体作品的学习,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感染,并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套教科书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线索编排有关教学内容。我们认为,这样编排,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关注社会和人生,同时又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阅读情趣。语文与人生的主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热爱生命,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与自然的主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认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领略科学世界的神奇奥秘和无穷魅力,受到科学精神和科学观念的陶冶和感染;语文与社会的主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和学校内外的联系,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生动活泼的语文教育资源,树立学生的“大语文”教育观。 本单元的选文主题为“亲情”。所选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的。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描写亲情和家庭生活的诗文,数量众多,优秀之作,往往十分感人。浓浓亲情,动人心弦。天伦之乐,其乐融融。本单元所选的这几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二、课文说明 鲁迅的文章过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得较多,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过去的教材受当时政治的影响太大,过分强调鲁迅革命性、战斗性的一面,所以选的鲁迅作品往往充满了“火药味”,这使学生读了不少鲁迅作品,到头来却并不喜欢鲁迅。其实,鲁迅作品中既有怒目金刚的一面,也有充满柔情的一面。有不少描写自然景物和人间至爱真情的感人作品,这次我们选编的《风筝》就是一篇这样的作品。《风筝》为我们讲述的是一对兄弟童年时代游戏的故事。每个人都会有童年,童年生活是充满快乐的,童年的游戏往往也是终生难忘的。尽管有时也会有误解,有阴云,但童年带给人们的总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 和美与温馨是家庭生活的主旋律,但有时也会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父母与子女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孩子之间,常会生出这样那样的矛盾和磨擦。另外,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社会生活圈子,都有自己的关系网,上辈、亲戚、朋友、领导、同事、老师、同学等等,有时免不少、了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些不愉快如果再和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磨擦搅和在一起,就更加显得“剪不断,理还乱”了。张之路的《羚羊木雕》讲述的就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即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之间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这种矛盾其实在许多家庭都普遍存在着,只不过表现形式各有不同罢了。 家庭的和谐与温馨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用爱心来营造,当彼此的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时,宽容和忍让就是不可缺少的了,尤其是对老人和孩子。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保证。本单元所选的莫怀戚的《散步》,写了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这样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就是在这平常的家庭琐事的叙述和描写中,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尊老爱幼的故事,体现出了浓浓的深情。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让学生多读描写母爱的作品,有助于认识到母爱的伟大,从而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本单元所选的《诗两首》,就是献给母亲的歌。一首是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一首是我国着名作家冰心的《纸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强调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还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所以,这套教材的第一、二册,古诗文没有设独立的单元,而是根据各单元的主题选取内容相近课文,和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起。本单元从南朝宋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中选了两篇短文,一是咏雪,一是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虽是文言文,但其中有一些当时的口语成分,语言文字比较浅易,而且所选的这两篇都有一定的故事性,仍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这一单元中心。学生理解起来应该说相对容易一些。谢氏家族是东晋南北朝时期着名的文学世家。在他们的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氏父子都是汉末名士,年方七岁的陈纪,对父友侃侃而谈。这些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美谈,至今流传。两篇短文都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古人的家庭和亲情观念。 本单元的课文形式多样。既有散文,也有诗歌,有的还是小故事。语言形式则是既有现代文,也有浅易文言文,还有翻译之作。本单元课文的作者,既有像鲁迅、冰心、泰戈尔这样的中外文学大家,也有出自《东方少年》《中国青年报》这类报刊上的时文。选文在强调经典性的同时,还很注意时代性。所以这些课文应该说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也是学生喜欢阅读、乐于接受的。 三、关于练习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因此,这套教科书的“研讨与练习”强调少而精的原则,精读课文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三道题,引导学生少做练习多读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本单元练习,还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拓展,并尝试让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因为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优美的散文和诗歌,所以十分强调通过诵读来理解、体味和感悟课文,有些还特别要求背诵。《风筝》和《散步》之后都附录了比较阅读的短文,泰戈尔和冰心的诗也可以比较阅读,这些都是为了拓展学生的审美思维,通过课内外的比较阅读,对兄弟间的手足情和母子间的亲情有一个更深入的体验和思考。 本单元的练习中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题目,如:“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1] [2] 下一页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故事说给同学听听。”“文中说‘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你有过类似的伤心事吗?你是怎么处理的?说出来大家让听听。”这些意在激发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羚羊木雕》的练习: 分甲、乙、丙三个小组,甲方代表父母,乙方代表‘我’丙方代表万芳,就文中记叙的这一场家庭矛盾冲突进行辩论。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并根据自己所扮演的人物身份,掌握好说话的分寸。 这样的练习体现了课程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精神。让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来看这个家庭矛盾。《诗两首》中的练习三“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写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等,也是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写的练习,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