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以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平面图形的知识,也积淀了一定的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并且具有一定的开展数学活动的经验与策略。因此教学中我很注重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数学规律,亲历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和数学的魅力,较好完成了本节课的预期目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反思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一、突显主体,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导入部分——复习什么是三角形?如果老师任意给你三根小棒,你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让学生对大胆的猜想,在猜想中去动手验证。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去体现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然后回报交流,操作的结果两次能围成三角形,两次不能围成三角形,老师提出疑问,这是为什么呢?都是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能否围成三角形跟什么有关系?从而很容易得出“与三根小棒或三条线段的长度有关系”,那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新课做了铺垫。二是新授部分:最后根据记录表中的结果来研究,为什么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通过学生的操作再通过课件的演示更直观。这个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主参与的平台——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抽象概括,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数学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在此基础上观察、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求,又让学生在高昂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体验成功的愉悦。二、科学处理,动态呈现,让教材“活”起来。现代课程论主张:“用教材教”,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为此我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合理取舍,科学整合,适当延伸。现代课程论主张:"用教材教",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把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和引发数学问题的情境,给学生营造浓浓的探究氛围,为学生搭建广阔的探究平台,促使学生积极地去进行探索,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富有个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跳出教材,设计了用小棒围三角形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用小棒围三角形的学习活动中,产生思维冲突,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而对于书上的生活情境主题图——“小明上学问题”,我巧妙地调整到推广应用环节,同样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把“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在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为了体现练习的层次性,我在练习中设计了一个抢答题开放性题目,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环节以抢答赛的形式来开展,抢答的又快又对的学生现场奖励,这时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回答的很精准。三、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本节课我比较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同时还注重用激励式的语言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