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四个阶段,最后变成了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形体变化,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本篇课文其实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它的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是第二条暗线“变”。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身披绿衣服的青蛙。我的教学就围绕着这两务主线,展开了文章的思路。比如:抓明线引暗线,条理清晰地从课题入手,首先出示小蝌蚪有趣的图片,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这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的主动观察,使小蝌蚪的样子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我接着再问:小蝌蚪的妈妈会是谁呢?它是怎么找的?结果怎样?在学文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的帮助,小蝌蚪才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妈妈的特征:大眼睛、绿衣服、白肚皮。并指名让学生一步步地说青蛙的特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初学文本时,我又设置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当学生通过第一次浏览课文时,知道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妈妈后,我出示青蛙图片,让其观察两者外形差别。学生纷纷说两者不像,于是我抛出问题:小蝌蚪要变成青蛙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换言之,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要发生哪些变化呢?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线,这一暗线就是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此明暗线结合,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对文本了解得到了加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孩子们也在学的时候感到轻松明白,兴趣盎然。由于二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升入二年级,他们经过了一年的学习训练,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了自己的方法,教师应当相信他们的识字能力。学生对蝌蚪和青蛙也都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学本课时,我以朗读为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这种方式更受小学生的欢迎。如我是这样设计的分角色朗读:先思考后朗读。加上引语:为什么小蝌蚪认定大青蛙就是他们的妈妈?首先是点拨朗读:鲤鱼和乌龟是怎样向小蝌蚪描述他们的妈妈的?用“~~”画一画,再读一读。再是小蝌蚪见到的大青蛙是什么样子的?最后是情境填空,戴上头饰,配上动作朗读。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再进行分角色朗读:首先是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老师提出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在学习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是老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出示要求:让孩子们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最喜欢的头饰,再配上动作,进行表演朗读。这样边思考,边朗读,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动脑动手的能力,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协调发展。这节课优点很多,但也有不足之处:由于我想全面体现新课标新理念,所以教学内容安排的较多,教学方式也多,再加上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想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时间比较紧张,最好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造成了拖堂5分钟。我以后会学会取舍,精讲精练,既要尊重学生,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要根据学情及时调控,促使他们有效地学习,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