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一间隔排列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学生初步探索一些事物隐含的规律,掌握了一些找规律的方法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数量关系,为下节课学习全长、段长和段数的知识打下基础。
2.说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蕴含知识逐渐抽象和学生不易理清数量关系的难度。为此,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为“找”。(1)学生经历“找”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过程,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2)在“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生主动“找”,找到学习的乐趣。
3.说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六个环节。1.激趣引题,感知规律;2.观察交流,探索规律;3.动手操作,验证规律;4.联系实际,寻找规律;5.解决问题,运用规律;6.快乐游戏,总结规律。其中第二个环节是教学的重难点。
二、说教学过程
我先说说第一个环节:激趣引题,感知规律;老师先伸出一个拳头,问两个手指夹一支笔,5个手指能夹多少支笔?学生或观察或实践。这时老师引出课题,像这样有规律排列的事物,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找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板书课题:找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在兴趣的驱动下,进入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观察交流,探索规律。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填写表格,具体过程是:
1. 独立寻找相关联的事物及数量,轮流汇报,记录员登记;
2. 合作学习完善表格。
(1)找到事物的共同特点,概括表头名称(两端物体,中间物体);
(2)比较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的数量,找到规律。
是不是所有这样间隔排列的物体都符合这个规律呢?我们一起动手验证一下。第3个环节,动手操作,验证规律。拿出三角形和圆形,选取合适的个数按规律摆一摆,摆好后数一数三角形和圆形的个数,再比一比。老师在学生完成操作后,让学生板书几组数据,根据数据分析,为什么有些是三角形的个数多1,有些是圆形的个数多1呢。当三角形为两端物体,圆形为中间物体时,三角形个数多1。通过比较,学生对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事物。你能找到有这样间隔排列的事物吗?互相说一说。学生可能会先从教室里找,比如灯管和风扇,学生和课桌,挡阳板和空隙,地砖和地砖缝隙等等。
这时,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校园里找找看,好吗?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用“两端物体是( ),中间物体是( )”来说说你看到的有规律排列的事物。
采用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先自己独立寻找,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我们寻找了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首先出示校园的展板,有8块展板,一共需要( )个哑铃片。已知中间物体数量,求两端物体数量。
出示一条萝卜,学生很感兴趣。老师说切萝卜也能切出数学知识来。老师用小刀开始切,一边切,学生一边说:一刀两段,两刀三段,三刀四段…….你发现了什么?切的段数=切的次数+1。这和我们刚才学习的规律有什么联系?我们可以将萝卜看成是两段物体,而两段萝卜的间隔看成是中间物体。这道题已经将中间物体抽象为间隔。
出示评比栏,简单介绍列和行。问画1列需要多少条竖线,相邻的两列呢?画1行需要多少条横线,2行呢?再根据竖线或横线的条数说出列数和行数。在这道题目中,我们将具体事物的间隔排列抽象为几何图形的排列。
于是老师不失时机出示下一个问题。一共有2011个点,有( )个间隔。在这道题中,两端物体抽象为点,中间物体抽象为间隔。
练习的设计体现了这么两个特点:
1.联系生活,引用身边的素材,激发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2.题目设计有梯度,逐步抽象,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完成了练习后通过游戏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不限男生和女生人数,将男生和女生进行间隔排列,可能有哪些情况?请你找一找。
学习方式: 1.学生设计方法; 2.组内交流,汇总方法; 3.学生导演排列。
课后作业:
1.观察发现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事物,将它们画下来,并描述这些事物的数量关系。
2.设计一个用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画出的图案。
(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的感性认识)
三、总结
最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1.在观察中寻找规律;2.在比较中凸显规律;3.在操作中内化规律;4.在生活中感受规律。 落实:自主学习,主动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