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情况:
本次期末测试试卷从七个题型来呈现:口算、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从总体上来看,内容全面,难易适中,适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进行检测,不仅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还能体现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思维和能力。
从学生考试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孩子理解掌握不错,个别孩子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不好,不能较好的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也有个别的题目孩子理解不清,不能灵活的解答,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总之,这是一份全面、合理、灵活、科学的测试卷。
二、学生测试情况:
我们三年级共11个班,班级平均分最高96.16分,最低92.04分,年级平均分94.13分,年级及格率均是100%,对于这样班级多、班额大的年级来说,从整体上看,学生成绩不错,班级成绩相差不大。
三、学生错例分析
1.口算、计算部分。
这里的计算部分,指的是试卷中所有需要口算、计算的题,比如第一题口算、第五题计算、解决问题中列出算式后的计算等等。对于单纯的计算,孩子们都能掌握计算方法,出错的原因用孩子自己的说法是因为马虎,除了计算上马虎出错外,还有没认真看题及其他原因,比如:竖式计算的横式上忘记写结果;脱式计算运算顺序不正确等。
2.长度、面积单位。
长度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用的单位不同,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也不同。概念不同,当然两者之间也不能比较。但是,这两个概念都比较抽象,有些孩子理解不深刻或者对这两个概念混淆,导致出错。出错较多的题如下:
(1)4米=( )分米 20平方米=( )平方分米
(2)判断: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想等。
3.关于分数。
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出错较多的题是判断:
把一张纸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分析:本题应判断为“×”,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应该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那么每份才是它的1/4。
4.实践操作。
试卷中的实践操作部分有3道题,分别考察学生对周长、统计、方位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出错较多的是第1小题:下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请你在下面的方格纸中设计一个周长是18厘米的长方形。
分析:这道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二是画“周长”是18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题意可知,画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应该是9厘米,所以本题有4种画法:长8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长7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学生出错情况有两种:一是画出了面积是1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这主要是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的混淆或不理解。二是学生利用尺子上的刻度画出了周长是18厘米的长方形,这主要是没认真读题造成的。
5.解决问题。
本大题有5个小题,出错较多的有两道题第2题和3题。
第2题:王阿姨平均一分钟可以打86个字,他从上午8:10工作,到8:50,打了多少个字?
分析:本题出错较多的是对计算间隔时间的书写格式的错误,如:8:50-8:10=40(分)。正确的书写格式是:8时50分-8时10分=40分。
第3题:某鸡舍用篱笆依墙而建。鸡舍宽17米,长比宽的2倍多3米。
四、跟进措施
1.对抽象、难理解、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点,一定要多举例,反复强调、经常温习,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真正理解。
2.在教学中注重实际操作,通过灵活多变、答案开放的操作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的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
4.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四、小建议。
本试卷中有两处细节问题,我个人有一点看法。
第一个是第一题直接写得数。里面有一道小题是9/10+8/10。首先说这道题对程度好的孩子来说确实是思维和能力挑战,也敢保证有孩子做对,但绝对不感保证他们对最后结果17/10的理解。到目前为止,学生对分数只是初步的认识,这道题属于超纲,尤其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期末测试,这道题更不合适。
第二个是对于全市的期末测试卷,对每一道题最好做到准确无误、严密、不漏条件,注重细节。试卷第六大题第3小题,题中说根据方位提示,而题中并没有方位提示,这就需要监考老师更正,有失考试的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