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听课随笔
上周在二实小听了四节课,其中《植树问题》一节课上的很精彩,课的设计很精细。现整理如下:
植树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内容具有很强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老师的引领,也需要学生的探究。
新课开始,老师就给学生提出来“猴子多还是帽子多”的问题游戏,这个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游戏中找规律,使学生把学习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运用“一一对应”解决植树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的掌握规律,理解间隔与间隔数的关系,老师将“全长100米的小路”改为“20米”。通过学生自己画图,提炼出数学模型(间隔数+1=棵数),又推广到植树问题的另两种情况(两端不种、一端要种),最后将这一数学模型应用与生活实际。整堂课节奏紧凑,层层深入,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引发了乐学的动机,在开放的课堂中提供了乐学条件,在活动的氛围中增加了乐学的体验。在上课过程中,“猜想到验证”的学生学习过程一直贯穿着整节课中。比如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两端不种,一端要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的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画图验证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最后的环节同样是亮点,在生活中找植树模型:比如衣服上的扣子、锯木头等。
总之,学生方面,学生上课热情高,主动参与,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充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老师整节课语言生动、风趣、教态亲切有感染力,一节课学生都能轻轻松松得上下。如果本节课教师在思维提升时,在验证一共有几课树中,从具体量20米、100米如果能扩展到字母N,这节课是不是更加完美了,学生是不是更容易归纳规律,也能渗透代数思想,更能很好体现数学思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