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 和 CuSO4
石硫合剂:Ca (OH)2 和 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和 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 和 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 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 HNO3 与浓 HCl 按体积比 1:3 混合而成。
2
铝热剂:Al + Fe2O3 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 O3 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 等。
甘油、丙三醇 :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 等。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 CO2 和水,使 KMnO4 酸性溶液褪色。
二、 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3+——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
Cu2+——蓝色
CuO——黑色
Cu2O——红色
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
Cu2 (OH)2CO3 —绿色
3
Cu(OH)2——蓝色
[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 、BaCO3 、Ag2CO3 、CaCO3 、AgCl 、 Mg (OH)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 白色絮状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 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KMnO4--——紫色
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沉淀
S—黄色固体
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
O3—淡蓝色气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 44.8 0C)
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 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 与 NH4Cl 反应是吸热的;
2、Na 与 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 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 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 丝在 Cl2 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 在 Cl2 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 在 Cl2 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 在 Cl2 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 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 与 HCl 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 CO2 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 Cl2 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 腐蚀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
14、Fe(OH)2 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 H2SO4 和浓 HNO3 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 FeCl3 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 HNO3 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2——淡蓝色火焰 H2S——淡蓝色火焰
4
CO——蓝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 在 O2 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
20.浅黄色固体:S 或 Na2O2 或 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四、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PH 的变色范围
甲基橙 <3.1 红色 3.1——4.4 橙色 >4.4 黄色
酚酞 <8.0 无色 8.0——10.0 浅红色 >10.0 红色
石蕊 <5.1 红色 5.1——8.0 紫色 >8.0 蓝色
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Mg2+ >Na+ >Ca2+ >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 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
(3)H、O 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 Na2CO3 与 AlCl3 溶液混和时: 3 CO32- + 2Al3+ + 3H2O = 2Al(OH)3↓ + 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
(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
(2)配平。
例:电解 KCl 溶液:2KCl + 2H2O == H2↑+ Cl2↑+ 2KOH 配平:2KCl + 2H2O == H2↑+ Cl2↑+ 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
(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
(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
(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 Pb –2e- → PbSO4 PbO2 +2e- → 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应为: 负极:Pb + SO42- -2e- = PbSO4
正极: PbO2 + 4H+ + SO42- +2e- = PbSO4 + 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为: 阴极:PbSO4 +2e- = Pb + SO42- 阳极:PbSO4 + 2H2O -2e- = PbO2 + 4H+ + SO42-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
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
荷 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Si、SiC 、SiO2=和金刚石。
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金刚石 >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 32 OHFeOHFe 红褐色白色沉淀 空气→
5
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4(+4 价的 S)
例: I2 +SO2 + H2O = H2SO4 + 2HI
13、含有 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 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 1,浓度越大,密度越
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
(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
(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
(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 等];
(5)是否发生双水解。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Hg (-38.9C。),;
熔点最高的是 W(钨 3410c);
密度最小(常见)的是 K;
密度最大(常见)是 Pt。
19、雨水的 PH 值小于 5.6 时就成为了酸雨。
20、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 >甲酸 >苯甲酸 >乙酸 >碳酸 >苯酚 >HCO3-
21、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
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
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 CO2、H2O 及
耗 O2 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 CO2、H2O 和耗 O2 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
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
苯酚(取代褪色)、
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
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
取而褪色。
2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
银镜反应。(也可同 Cu(OH)2 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 —— 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 HCHO —— 4Ag ↓ + H2CO3
反应式为:HCHO +4[Ag(NH3)2]OH = (NH4)2CO3 + 4Ag↓ + 6NH3 ↑+ 2H2O
26、胶体的聚沉方法:
(1)加入电解质;
(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
(3)加热。
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
烟水晶等。
27、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NO,其中 SO2、NO2 形成酸雨。
28、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
废水、废气。
6
29、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 10 克以上——易溶;
大于 1 克的——可溶;
小于 1 克的——微溶;
小于 0.01 克的——难溶。
30、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2/3。
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 1%。
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 C、H 地元素。
31、生铁的含 C 量在:2%——4.3%
钢的含 C 量在:0.03%——2% 。
粗盐:是 NaCl 中含有 MgCl2 和 CaCl2,因为 MgCl2 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 HNO3 在空气中形成
白雾。固体 NaOH 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3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五、无机反应中的特征反应
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1)
(2)铵盐: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1)
(2)
3.Na2S2O3 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2O32-+2H+=S↓+SO2↑+H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1)单质
(2)化合物
OHNHNH 234 +↑→+ 碱
( )
( )
( )
2
3 3 2
2
2
2
3 3 2
H
H
H
CO HCO CO
S HS H S
SO HSO SO
+
+
+
− −
− −
− −
→ ↑ → ↑
→ ↑
化合物
↑+=++
↑+=++
↑ → −
2322
222
2
22
32222
HSiONaOHNaOHSi
HNaAlOOHNaOHAl
HSiAl OH、
单质
↑↑ →
↑ →
↑↑ →
↑↑ →
↑↑ →
↑ →
↑→
22
2
22
22
2
2
2
3
42
3
42
3
42
NOSO
SOS
CONO
COSOC
NONO
SO
H
HNO
SOH
HNO
SOH
HNO
SOH
HCl
、
、
、
非金属
、
金属
单质
浓
浓
浓
浓
浓
↑+=+
↑+=+
222
22
422
222
OHFOHF
HNaOHOHNa
( )
( )
( )
↑+=+
↑+↓=+
↑+↓=+
↑+=+
22222
23232
32223
2222
2
326
233
422
HCOHCaOHCaC
SHOHAlOHSAl
NHOHMgOHNMg
ONaOHOHONa
7
5.强烈双水解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单质:Al (2)化合物:Al2O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7.与 Na2O2 反应
8.2FeCl3+H2S=2FeCl2+S↓+2HCl
9.电解
10.铝热反应:Al+金属氧化物 金属+Al2O3
11. Al3+ Al(OH)3 AlO2-
12.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
4NH3+6NO 4N2+6H2O
13.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
(2)金属→非金属
(3)非金属→非金属
(4)非金属→金属
14、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
⑴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化合物 如:Cl2+H2O、H2S+O2、、NH3+O2、CH4+O2、Cl2+FeBr2
⑵ 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单质 NH3+NO、H2S+SO2 、Na2O2+H2O、NaH+H2O、
Na2O2+CO2、CO+H2O
⑶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 PCl3+Cl2 、Na2SO3+O2 、FeCl3+Fe 、FeCl2+Cl2、CO+O2、Na2O+O2
14.三角转化:
15.受热分解产生 2 种或 3 种气体的反应:
(1)铵盐
→高温
→催化剂
( ) ( )
( ) ( )
( )
↓ →
↓+↑ →
↓+↑ →
−
−−
−−
+
32
32
2
323
2
3
3
2
2
2
OHAlAlO
OHAlSHHSS
OHAlCOHCOCO
Al
OH
OH
OH
与
+↑ →
+↑ →
NaOHO
CONaO
OH
CO
2
322
2
2
( )
↑+↑+→
↑+→
↑+↑→
22
232
222
HClNaOHNaCl
OAlOAl
OHOH
电解
电解
电解
溶液
熔融
+→+
铝热反应
盐金属盐金属
.2
.1
+→+
↑ → +
CMgOCOMg
HFeMgNa OHH
22 2
2
2
点燃
或)、、活泼金属(
+=+
+→+
+→+
↑+=+
)、(、
高温
高温
HIHBrHClSSHIBrCl
HCOOHC
COSiSiOC
OHFOHF
2)(
22
422
2222
22
2
222
+→+
+→+
2
22
COC
OHH
金属金属氧化物
金属金属氧化物
高温
高温
↑+↑→
+↑+↑→
+↑+↑→
∆
∆
∆
SHNHSNHHSNH
OHSONHSONHHSONH
OHCONHCONHHCONH
23244
22332434
22332434
])[(
])[(
])[(
8
(2)硝酸盐
16.特征网络:
(1)
①
②
③
④
(2)A—
A 为弱酸的铵盐:(NH4)2CO3 或 NH4HCO3; (NH4)2S 或 NH4HS;(NH4)2SO3 或 NH4HSO3
(3)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17.关于反应形式的联想:
1.热分解反应:典型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加热(1 变 2 或 1 变 3)。
含有电解熔融的 Al2O3 来制备金属铝、电解熔融的 NaCl 来制备金属钠。
2.两种物质的加热反应:
六、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
)(222 酸或碱DCBA OHOO →→→
323
222 HNONONONH OHOO →→→(气体)
42322
222 SOHSOSOSH OHOO →→→(气体)
322
222 COHCOCOC OHOO →→→(固体)
NaOHONaONaNa OHOO →→→ 222
222(固体)
322
223
322
2222
23
23
6454
22
22
322
2
2
NHHN
OHNOONH
SOOSO
OOHOH
OKClKClO
MnO
MnO
→+
+ →+
→+
↑+ →
↑+ →
∆
∆
∆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A
B+C :²» ÈÜÐÔËáºÍ ¼îÊÜÈÈ·Ö½â³ÉΪ Ïà Ó¦µÄËáÐÔÑõ»¯ Îï £¨ ¼îÐÔÑõ»¯ Îï £©ºÍ Ë®¡£
¾ÙÀý£º H4SiO4£»Mg£¨ OH£©2£¬Al£¨ OH£©3£¬Cu£¨ OH£©2£¬Fe£¨ OH£©3
²» ÈÜÐÔ̼ËáÑÎÊÜÈȷֽ⣺ CaCO3£¬MgCO3£¨ µäÐÍǰ;ÊÇºÍ CO2µÄÐÔÖÊÁªÏµ £©£¬
NaNO3£¬KNO3£¬KClO3ÊÜÈÈ·Ö½â(µäÐÍÌØÕ÷ÊÇÉú³Éµ¥ÖÊÆøÌå £©¡£
B£«C£«D£º ÊôÓÚÑεÄÈÈÎȶ¨ ÐÔÎÊÌâ ¡£ NH4HCO3£¬MgCl2¡¤ 6H2O£¬AlCl3¡¤ 6H2O
Ïõ ËáÑεÄÈÈÎȶ¨ ÐÔ£º Mg£¨ NO3£©2£¬Cu£¨ NO3£©2£¬AgNO3
KMnO4¡£ FeSO4
NH4I£¬NH4HS(·Ö½âµÄµäÐÍÌØÕ÷ÊÇÉú³ÉÁ½ÖÖµ¥ÖÊ¡£
H2O2Ò²ÓÐÎȶ¨ ÐÔ£¬µ±Å¨¶ÈµÍʱ£¬Ö÷ÒªºÍ ´ß »¯ ¼ÁÓйØϵ ¡£ ÎÂ¶È¸ß Ê±
ÊÜÈÈÒ²»áʹËü·Ö½â¡£
A£«B
C£«D£º ¹Ì Ìå ºÍ ¹Ì Ìå ·´ Ó¦µÄ£º AlºÍ ²» »î ÆõĽðÊôÑõ»¯ Îï ·´ Ó¦¡£
SiO2ºÍ CµÄ·´ Ó¦£¨ µ«ÊÇÉú³ÉÆøÌå £©SiO2ºÍ ̼Ëá¸ÆÒÔ¼°Ì¼ËáÄƵķ´ Ó¦¡£
C»¹ Ô½ðÊôÑõ»¯ Îï ¡£
¹Ì Ìå ºÍ ÒºÌå ·´ Ó¦£º CºÍ Ë®ÕôÆøµÄ·´ Ó¦£º FeºÍ Ë®ÕôÆøµÄ·´ Ó¦¡£
ÆøÌå ºÍ ÒºÌå £º COºÍ Ë®ÕôÆø¡£
C£º ¹Ì Ìå ºÍ ¹Ì Ìå ·´ Ó¦£º SiO2ºÍ CaO·´ Ó¦£»¹Ì Ìå ºÍ ÆøÌå CºÍ CO2
C£«D£«E£º ŨÑÌËáºÍ MnO2·´ Ó¦ÖƱ¸ÂÈÆø£º ŨÁòËáºÍ C£¬Cu£¬FeµÄ·´ Ó¦£¬
ŨÏõ ËáºÍ CµÄ·´ Ó¦¡£ ʵÑéÊÒÖƱ¸°±Æø¡£
↑+↑+→
↑+↑+→
∆
∆
223
2223
222
42)(2
ONOAgAgNO
ONOCuONOCu
→
→
C
B
气体
气体
强碱
强酸
9
氧化剂 还原剂
活泼非金属单质:X2、O2、S 活泼金属单质:Na、Mg、Al、Zn、Fe
某些非金属单质: C、H2、S
高价金属离子:Fe3+、Sn4+
不活泼金属离子:Cu2+、Ag+其它:
[Ag(NH3)2]+、新制 Cu(OH)2
低价金属离子:Fe2+、Sn2+
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
S2-、H2S、I -、HI、NH3、Cl-、HCl、Br-、HBr
含氧化合物:NO2、N2O5、MnO2、
Na2O2、H2O2、HClO、HNO3、浓
H2SO4、NaClO、Ca(ClO)2、KClO3、
KMnO4、王水
低价含氧化合物:CO、SO2、H2SO3、Na2SO3、Na2S2O3、
NaNO2、
H2C2O4、含-CHO 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葡萄糖、麦芽糖等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有:S、SO32-、HSO3-、H2SO3、SO2、NO2-、Fe2+及含-CHO 的有机物
七、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8HNO3(稀)+3Cu==2NO↑+2Cu(NO3)2+4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
4HNO3(浓)+Cu==2NO2↑+Cu(NO3)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2.温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3.溶液酸碱性.
2S2- +SO32-+6H+=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S2-、SO32-,Cl-、ClO3-在酸性条件下均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共存.
Fe2+与 NO3-共存,但当酸化后即可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
一般含氧酸盐作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比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强.故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性较强.
4.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
1、2P+3Cl2
点燃
=== 2PCl3(Cl2 不足) ; 2P+5Cl2
点燃
=== 2 PCl5(Cl2 充足)
2、2H2S+3O2
点燃
=== 2H2O+2SO2(O2 充足) ; 2H2S+O2
点燃
=== 2H2O+2S(O2 不充足)
3、4Na+O2
缓慢氧化
===== 2Na2O 2Na+O2
点燃
=== Na2O2
4、Ca(OH)2+CO2
CO2适量
==== CaCO3↓+H2O ; Ca(OH)2+2CO2(过量)==Ca(HCO3)2
5、C+O2
点燃
=== CO2(O2 充足) ; 2 C+O2
点燃
=== 2CO (O2 不充足)
6、8HNO3(稀)+3Cu==2NO↑+2Cu(NO3)2+4H2O 4HNO3(浓)+Cu==2NO2↑+Cu(NO3)2+2H2O
7、AlCl3+3NaOH==Al(OH)3↓+3NaCl ; AlCl3+4NaOH(过量)==NaAlO2+2H2O
8、NaAlO2+4HCl(过量)==NaCl+2H2O+AlCl3 NaAlO2+HCl+H2O==NaCl+Al(OH)3↓
9、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 Fe+HNO3(冷、浓)→(钝化)
10、Fe+6HNO3(热、浓)Fe不足
==== Fe(NO3)3+3NO2↑+3H2O
冷、稀 4
高温
10
Fe+4HNO3(热、浓)Fe过量
==== Fe(NO3)2+2NO2↑+2H2O
11、Fe+4HNO3(稀)Fe不足
==== Fe(NO3)3+NO↑+2H2O 3Fe+8HNO3(稀) Fe过量
==== 3Fe(NO3)3+2NO↑+4H2O
12、C2H5OH CH2=CH2↑+H2O C2H5-OH+HO-C2H5 C2H5-O-C2H5+H2O
13、 + Cl2
Fe
→ + HCl
+3Cl2
光
→ (六氯环已烷)
14、C2H5Cl+NaOHH2O
→ C2H5OH+NaCl C2H5Cl+NaOH
醇
→CH2=CH2↑+NaCl+H2O
15、6FeBr2+3Cl2(不足)==4FeBr3+2FeCl3 2FeBr2+3Cl2(过量)==2Br2+2FeCl3
八、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涉及到离子的性质及溶液酸碱性等综合知识。凡能使溶液中因
反应发生使有关离子浓度显著改变的均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难溶、难电离、气体物质或能
转变成其它种类的离子(包括氧化一还原反应).
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如 Fe3+、Al3+、Zn2+、Cu2+、NH4+、Ag+ 等均与 OH-不能
大量共存.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如 CH3COO-、F-、CO32-、SO32-、S2-、PO43-、 AlO2-均与 H+
不能大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
酸分子;遇强碱(OH-)生成正盐和水. 如:HSO3-、HCO3-、HS-、H2PO4-、HPO42-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如:Ba2+、Ca2+与 CO32-、
SO32-、 PO43-、SO42-等;Ag+与 Cl-、Br-、I- 等;Ca2+与 F-,C2O42- 等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如:Al 3+与 HCO3-、CO32-、HS-、S2-、AlO2-、
ClO-、
SiO32- 等 Fe3+与 HCO3-、CO32-、AlO2-、ClO-、SiO32-、C6H5O-等;NH4+与 AlO2-、SiO32-、ClO-、CO32-等
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 I-、S2-;MnO4-(H+)与 I-、Br-、
Cl-、S2-、SO32-、Fe2+等;NO3-(H+)与上述阴离子;S2-、SO32-、H+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 F-、CN-、SCN-等; H2PO4-与 PO43-会生成 HPO42-,故两者不共存.
九、离子方程式判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
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写、拆、删、查四个步骤来写)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
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细检查: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例如:(1)违背反应客观事实
如:Fe2O3 与氢碘酸:Fe2O3+6H+=2 Fe3++3H2O 错因:忽视了 Fe3+与 I-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浓 H2SO4
170℃
浓 H2SO4
140℃
Cl
Cl
l
ClCl
Cl
Cl Cl
11
(2)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平衡
如:FeCl2 溶液中通 Cl2 :Fe2++Cl2=Fe3++2Cl- 错因: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恒
(3)混淆化学式(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
如:NaOH 溶液中通入 HI:OH-+HI=H2O+I-错因:HI 误认为弱酸.
(4)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
如:次氯酸钠中加浓 HCl:ClO-+H++Cl-=OH-+Cl2↑错因:强酸制得强碱
(5)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
如:H2SO4 溶液加入 Ba(OH)2 溶液:Ba2++OH-+H++SO42-=BaSO4↓+H2O
正确:Ba2++2OH-+2H++SO42-=BaSO4↓+2H2O
(6)“=”“ ”“↑”“↓”符号运用不当
如:Al3++3H2O=Al(OH)3↓+3H+ 注意: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Al(OH)3 量少,故不能打“↓”
2.判断离子共存时,审题一定要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 H+或 OH-=
1×10-amol/L(a>7 或 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C(OH-)>C(HS-)>C(H+)
或:C(Na+) +C(H+)=2C(S2-)+C(HS-)+C(OH-)
3.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配制 FeCl3,SnCl4 ,Na2SiO3 等盐溶液时应分别将其溶解在相应的酸或碱溶液中。
4.制备某些盐时要考虑水解 Al2S3 ,MgS,Mg3N2 等物质极易与水作用,它们在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制
取这些物质时,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
5.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溶液反应,要考虑水解
如 Mg,Al,Zn 等活泼金属与 NH4Cl,CuSO4 ,AlCl3 等溶液反应.3Mg+2AlCl3 +6H2O=3MgCl2+2Al(OH)3↓+3H2↑
6.判断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酸碱性,选择指示剂以及当 pH=7 时酸或碱过量的判断等问题时,应考虑到盐的
水解.如 CH3COOH 与 NaOH 刚好反应时 pH>7,若二者反应后溶液 pH=7,则 CH3COOH 过量。指示剂选择的总原则
31
是,所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滴定后所得盐溶液的 pH 值范围相一致。即强酸与弱碱互滴时应选择甲
基橙;弱酸与强碱互滴时应选择酚酞。
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考虑水解.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8.分析盐与盐反应时要考虑水解.两种盐溶液反应时应分三个步骤分析考虑:
(1)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能否发生双水解互促反应;
(3)以上两反应均不发生,则考虑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9.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
(1)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
(2)加热浓缩 Na2CO3 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
(3)加热浓缩 FeCl3 型的盐溶液.最后得到 FeCl3 和 Fe(OH)3 的混合物,灼烧得 Fe2O3 。
(4)加热蒸干(NH4)2CO3 或 NH4HCO3 型的盐溶液时,得不到固体.
(5)加热蒸干 Ca(HCO3)2 型的盐溶液时,最后得相应的正盐.
(6)加热 Mg(HCO3)2、MgCO3 溶液最后得到 Mg(OH)2 固体.
10.其它方面
(1)净水剂的选择:如 Al3+ ,FeCl3 等均可作净水剂,应从水解的角度解释。
(2)化肥的使用时应考虑水解。如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3)小苏打片可治疗胃酸过多。
(4)纯碱液可洗涤油污。
(5)磨口试剂瓶不能盛放 Na2SiO3,Na2CO3 等试剂.
凡此种种,不一而举。学习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用之。
十六.焰色反应全集
(一). 钠离子:
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
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
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要明显看到
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
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
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
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
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
那就是钠焰。
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
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
钠焰。
(二). 钾离子:
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
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 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
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
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
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
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32
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铁丝法):
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学生实验方法。该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课本的做法。
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
(三). 锂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用镊子取一团棉花,吸饱酒精,又把酒精挤干,把棉花沾满 Li2CO3 粉末,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跟钠的方法二相同。
(四). 钙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同钠的方法一。
⑵方法二(烧杯-酒精法):
取一药匙研细的无水氯化钙粉末(要吸少量水,如果的确一点水也没有,则让其在空气吸一会儿潮)放
在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7~8滴酒精,点燃。⑶方法三(药匙法):用不锈钢药匙盛少许无水氯化钙
(同上)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五). 锶离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一、二。
(六). 钡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入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
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
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
⑵方法二(棉花-水-烧杯法): 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
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
(七). 铜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同钡离子的方法一相同。
⑵方法二(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离子方法。
⑶方法三(烧杯-酒精法):同钾离子的方法一。
⑷方法四(药匙法):同钙离子的方法三。
焰色反应现象要明显,火焰焰色要象彗星尾巴才看得清楚,有的盐的焰色反应之所以盐要加少量水溶解,
是为了灼烧时离子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挥发成彗星尾巴状,现象明显;而有的离子灼烧时较易挥发成彗星尾
巴状,就不用加水溶解了。
十七.“五”同辨析
1.同位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如氢有 3 种同位素: H、D、T。
2.同素异形体(又称同素异性体) 由同种元素组成性质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与石墨、C60 ,
白磷与红磷,O2 与 O3 ,正交硫与单斜硫。
3.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分子组成而结构不同的一系列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的种类通常有
碳链异构、位置异构、跨类异构(又称官能团异构)、几何异构(又称顺反异构)。
※ 你能说出中学阶段的几种跨类异构吗?
4.同系物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2 原子团的一系列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 请总结出两种化合物互称同系物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5.同量物 通常是指分子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如 CO2 与 HCHO H2SO4 与 H3PO4 ,NO 与 C2H6。
十八.化学史知识
1、燃烧规律:凡是除了 F,Cl,Br,I,O,N 这六种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负价元素的化合物(NH3 除外)
不能燃烧外,其他非惰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都能燃烧,且燃烧的火焰颜色与对应单质燃烧的
火焰颜色相同或者相似。
33
2、气味规律:
a、凡是可溶于水或者可跟水反应的气体都具有刺激性难闻气味;如卤化氢
b、凡是有很强的还原性而又溶于水或者能跟水起反应的气体都具有特别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如 H2S
3、等效平衡的两个推论:
a、定温和定容时,在容积不同的容器进行的同一个可逆反应,若满足初始时两容器加入的物质的数量之
比等于容器的体积比,则建立的平衡等效。
b、在定温、定容且容积相同的两个容器内进行的同一个可逆的反应,若满足初始时两容器加入的物质的
数量成一定的倍数,则数量多的容器内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对数量少的容器加压!
4、离子化合物在常态下都呈固态。
5、一般正 5 价以上的共价化合物(非水化物)在常态下是固态!如:P2O5,S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