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提升练习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9分)
fán xīng( ) téng luó( ) bō tāo( )
méng lóng( ) jì jìng( ) zhāo xiá( )
màn miè( ) xī gài( ) 毛róng róng( )
二、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5分)
徜徉(cháng táng) 炫耀(xuàn xuán)
绣花(xuì xiù) 余晖(huī jūn)
绽开(dìng zhàn)
三、辨字组词。(6分)
漫( )慢( ) 膝( )漆( ) 挥( )辉( )
绣( )透( ) 徉( )洋( ) 末( )抹( )
四、选词填空。(12分)
重叠 重合
1.所有的绿,挤在一起,( )在一起,交叉在一起。
2.对称图形可以完全( )。
金晖 余晖
3.白桦树在灿灿的( )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4.夕阳的( )透过云霞,洒在江心。
漫灭 磨灭
5.人民教师为培育后代作出了不可( )的贡献。
6.这些事是永不( )的回忆。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5分)
1.磨灭,模糊难辨。( )
2.间隔穿插,互相穿过。( )
3.举止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
4.没有鲜明的轮廓或细节,勉强看见。 ( )
5.没有一点儿声音,非常安静。( )
六、日积月累。(5分)
1.诗是 ,诗给人类以 。
2.诗和音乐一样, 。
3.诗是强烈感情的 ,它源于 的情感。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繁星(七一)》中 、 、 ,都能表达出浓浓的母爱。
2.《绿》是艾青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绿,让我们感受到绿会按着节拍飘动的诗句是 , 诗中描写绿的句子是 。
3.《在天晴了的时候》中诗人运用 的修辞手法,用 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一幅 的画卷。
八、课内阅读。(8分)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两节诗选自《 》,作者是苏联的 。(2分)
2.这两节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 描写了白桦的美丽。( )(2分)
A.比喻 局部
B.比喻 整体
C.拟人 整体
3.请续写第二节诗。(4分)
九、课外阅读。(10分)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美丽的晚霞,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蹿,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他还拄着拐杖哩。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结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欣赏到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了。
1.用“ ”画出“我”在幻境里看到的东西。(2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温和—( ) 奇幻—( )
好像—( ) 坚实—(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2分)
(1)“飞龙仿佛进入一片森林”中“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 )
(2)“神奇”就是“奇怪”的意思。 ( )
4.将文中画“”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2分)
十、习作。(30分)
本单元中我们学生了诗人们用诗歌表达出自己情感的方式。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美丽的大自然,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第三单元提升练习答案
一、繁星 藤萝 波涛 朦胧 寂静 朝霞 漫灭 膝盖 茸茸
二、cháng xuàn xiù huī zhàn
三、示例:漫灭 慢走 膝盖 漆黑 挥手 光辉 绣花 透气 徜徉 海洋 期末 涂抹
四、1.重叠 2.重合 3.金晖 4.余晖 5.磨灭
6.漫灭
五、1.漫灭 2.交叉 3.潇洒 4.朦胧 5.寂静
六、1.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朝向理想的勇气
2.生命全在节奏 3.自然流露 宁静中回忆起来
七、1.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2.拟人 比喻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3.拟人 动态 雨后放晴的乡村
八、1.白桦 叶赛宁 2.C 3.示例:亭亭玉立的树干,笔直地站着。
九、1.金色的龙 仙鹤 太乙真人 哪吒 2.柔和 梦幻 仿佛 结实 3.(1)√ (2)✕ 4.这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
十、提示:完成习作前,先想一想自己家乡的哪些美景让你印象深刻,然后确定描写顺序,再加上合理的想象,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