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黑龙江尚志七年级上历史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之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B.南方人口增多
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2.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C.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3. 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部著作是( )
A.《史记》 B.《论语》 C.《资治通鉴》 D.《后汉书》
4.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互联网查询 B.神话传说 C.考古发掘 D.史书记载
5.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如果想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参观的遗址有( )
①元谋人遗址 ②北京人遗址 ③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④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6.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C.百家争鸣 D.各国君主支持变法
7. 历史悠久的汉字文明,是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不竭源泉。2017年10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是( )
A.《论语》 B.甲骨文 C.都江堰 D.司母戊鼎
8. 如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该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B.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C.周王室衰微,统治力大大降低 D.诸侯完全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9.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与大变革时期,新的社会结构、新的政治体制正在日益形成。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战乱频繁
10.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B.弱肉强食
C.逐渐趋于统一 D.适者生存
11.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
12. 小明的期中考试考砸了,爸爸却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爸爸的说法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13.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被称为“虎狼之师”。其主要原因是( )
A.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B.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C.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D.战场上立功国家赐给爵位
14. 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A. B.C. D.
15. 某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有一期节目曾经对下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他推动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C.他推动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D.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16.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崩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
A.繁重的徭役 B.推行郡县制 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法
17. 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下面棋盘,请你判断其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晋楚争霸 B.牧野大战 C.楚汉之争 D.吴越争霸
18. “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9.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一书中认为:“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他们的“动机”是( )
A.发展思想文化 B.树立皇帝的权威
C.消灭异端学说 D.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20.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A.隋朝、唐朝、元朝 B.商朝、秦朝、三国
C.秦朝、唐朝、十六国 D.商朝、唐朝、明朝
21.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该语出自( )
A.刘邦 B.陈胜 C.张角 D.项羽
22. 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却迅速地走向败亡,这是开国皇帝司马炎所不能料到的。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A.石崇、王恺斗富 B.赤壁之战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
23.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 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的东汉时期历史现象是( )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丞相权力膨胀
C.宦官专权 D.外戚专权
24. 历史课上,同学们讲述的“三国故事”中,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
A.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B.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C.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D.诸葛亮建立蜀国
25. 他志在为国分忧;他持汉节不失,始终不辱使命,在被扣留10余年后,寻机逃脱,继续西行,坚持完成使命,自此,西域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他”是( )
A.霍去病 B.张骞 C.卫青 D.甘英
二、非选择题
26.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在材料一中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西汉时期在西域设置了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使其整体的汉化”,孝文帝推行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及所学的知识,概括我国从秦汉时期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2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栏目一】发明创造
(1)根据图一回答______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期图二中的人物改进了造纸术,他是________。
(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学引起世界关注。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________。
(3)图三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他的成就是著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农书《________》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圣人”“哲人”“贤人”,而且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有深远影响。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孔子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局面的举措是什么?
材料:《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8. 经济是国家的命脉,发展经济是历朝历代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了反秦战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起西汉王朝。西汉初年,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经济残破不堪。
材料二: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材料三:这条道路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以上三则材料据《中国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四:(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1)面对材料一中经济残破不堪的局面,汉初统治者采用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的汉武帝所铸之币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说说它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状况。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9.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三: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这一开创性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综合上述改革与创新,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w W w .x K b 1.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