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四次考试语文答案
1.(3分)A (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无中生有)
2.(3分)D (使后文的人文精神有了依托)
3.(3分)A (B证明的观点是“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C“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同”于文无据;D“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 曲解文意)
4.(4分)
①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具有浓浓的中国风;
②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的好奇;
③能够给那些在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
(答出两点即得满分)
5.(5分)
①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
②不一定是宏大叙事,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人;
③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
④在输出方式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们的共鸣;
⑤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更多人加入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军;
⑥文化输出不要太过刻意,融合过程要符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
(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6.(3分)B(“也体现出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对战士的影响”,曲解文意)
7.(3分)B(“交代井冈山标语口号的来源”,无中生有)
8.(4分)(1)本文的“神”是红色的革命精神。(2分)
(2)
①是红色革命标语,文章通过标语形式、内容以及革命年代起到的作用,突出其中蕴含的红色革命精神;(1分)
②是红色歌谣,通过对记忆中的红歌和唱红歌的人的描述,体现人民对红军的赞扬和纪念,感受伟大的红色革命精神。(1分)
9.(6分)
观点一:不可删去。
① 照应题目,总结收束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
② 将山与红军融为一体,凸显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和永恒,深化文章主题;
③ 表达了作者的期待,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观点二:可以删去。
① 以歌声结尾,巧妙地照应题目中的“聆听”,令人回味悠长;
② “映山红”的形象与红色精神相互映衬,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③ 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期待,言有尽而意无穷。
10.A
11.C (谓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
12.C (令狐楚接连上疏请求解除使臣职务)
13. (1)王拱怕令狐楚不同意,于是先奏报朝廷而后征聘。(译出大意给2分,“从”“闻奏”每译对一处给1分)
(2)(令狐楚)长期在并州,熟悉当地民情风俗,顺随百姓认为有利的事因势利导。(译出大意给2分,“练”“因”每译对一处给1分 )
3
14.报答郑儋的知遇之恩;(2分)稳定军情的需要。(1分)
文言文译文:
令狐楚字壳士,自称是立朝之初的十八学士之一令狐德棻的后裔。他的祖父令狐崇亮,曾任绵州昌明县令。其父令狐承简,是太原府功曹。世代书香门第。令狐楚儿童时已学写文章,二十岁左右应考进士,贞元七年(791)考中进士。观察使王拱爱惜他的才华,想以礼相待征召他入仕,怕令狐楚不同意,于是先奏报朝廷而后征聘。令狐楚因为父亲在太原担任佐吏,有眷恋双亲之情,又感戴王拱的厚意,考中进士后直接去往桂林向王拱致谢。他没有参加朝廷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饮活动,敬求返回太原奉养双亲,旋即回到太原,人们都认为他重节义。李说、严绶、郑儋相继镇守太原,都推崇他重节义的操行,先后征召他担任从事官。由掌书记到节度判官,又担任殿中侍御史。令狐楚才气过人、文思横溢,德宗爱好文学,太原每次有奏章呈送朝廷,他能辨别出哪些是令狐楚拟制的,对它们颇为称赞。郑儋在镇守太原时暴病去世,来不及安排身后事宜,军中喧哗,将会发生严重变故。半夜,十几名军官骑马持刀胁迫令狐楚去到军营门前,众将领将他团团围住,让他起草郑儋的遗表。令狐楚在利刃圈中,挥毫即成,向三军将士宣读,无不感动落泪,军中情势方才安定。从此声望名气更高。他父亲去世,令狐楚以尽孝闻名。守孝期满,朝廷征召他担任右拾遗,后改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母亲去世,他守丧免官。服丧期满,他被征召为刑部员外郎,后调任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大和二年(828)九月,令狐楚被征召任户部尚书。大和六年(832)二月,令狐楚改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他长期在并州,熟悉当地民情风俗,顺随百姓认为有利的事因势利导,尽管连年旱灾,百姓无人迁徙。令狐楚从一介书生起始,到赴试中举以及成名,都在太原,太原如同他的故乡。开成元年(836)上巳节,文宗赏赐百官在曲江亭聚宴。令狐楚认为新近诛杀大臣,不宜赏赐欢宴,唯独他称病不去赴宴。由于权柄掌握在宦官、近臣手中,令狐楚接连上疏请求解除使臣职务。同年四月,令狐楚任检校左仆射、兴元尹,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开成二年(837)十一月,在镇所去世,终年七十二岁,策封赠官为司空,谥号“文”。令狐楚风度仪态严肃庄重,俨然不可侵犯,但实际上待人宽厚有礼,家中没有闲杂外客。曾有一次他与佐吏聚宴交谈兴致正浓,有志趣不同的人偶然到来,他立即让人撤去宴席,态度坚决脸色大变。令狐楚长期官居要职,节操坚贞如初。临终的前三天,仍然吟咏诗文不改常态。
15.C (7、8句写眼前春景,最后两句回忆)
16.①诗歌前四句写宫女的“宫怨”,五六句从镜前宫女转到室外春景。这两句写景,是围绕着宫女的所感(“风暖”)、所闻(“鸟声”)与所见(“花影”)来写的。 ②临镜的宫女怨苦至极,无意中又发现了自然界的春天,以乐景衬托出她心中无春的寂寞空虚之感。景中之情与前面所抒写的“宫怨”是一脉相承的。 ③最后两句由眼前的“春景”,使宫女想起了入宫以前每年在家乡溪水边采莲的欢乐情景,以往日的欢乐反衬出今日的“宫怨”之深。(一共三条,每条2分;共6分。)
17. 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⑵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⑶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8. D (比喻: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拟物:乡野渐渐被黑幔吞噬;拟人、排比: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拟人:一盏灯火赫然醒来/透过门窗的万家灯火穿过黑色依旧奔向远方)
19. ①原文运用反复手法,从点到面,富有动态感,生动形象;
②原文更能充分表达作者对故乡灯火次第亮起来的喜悦之情,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解答本题,首先分析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再分析原句的表达效果。“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运用了反复手法,“亮了”
3
反复出现,充满动态感,形象生动地表现乡村人家次第醒来的场景。每点2分)
20. ①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②却又好像很远
(第1空,根据上文“不是河湾、小树和苍苔”和下文“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推知应填“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第2空,根据上句“村落与村落似乎很近”和下句“远得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折百回”推知应填“却又好像很远”。)
21.(4分)①应把“对于”移到“儿童玩蹦床”前面;③应在“的年龄”前面加上“儿童”;④应改为“事故发生、伤害产生时”;⑥应去掉“避免”。
22.关键信息:中美合作发现,昆虫开始传播花粉是在一亿年前,该发现将昆虫传播花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中美合作”1分,“开始传播”1分,“一亿年前”1分,“推进”1分,语句流畅1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