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本试题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本卷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表示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2.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一段时间后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结合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注射药物一般不影响稳态
B.注射量相同的情况下,静脉注射比肌肉注射会使药物更快到达全身各部位
C.理想的给药剂量应使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最小中毒浓度与最小有效浓度之间
D.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
3.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后神经元不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
B.与神经元相连接的肌肉只能是反射弧结构的感受器
C.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D.突触后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4.以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实验,支配脊蛙右后肢的传出神经保持完整,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11
A.针刺脊蛙右后肢趾部可观察到右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右后肢趾部的皮肤中
B.脊蛙只能完成非条件反射,不能完成条件反射
C.剪断后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的收缩活动
D.剪断后立即刺激B端,不能在传入神经上检测到电位变化
5.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AMPA受体参与调节学习、记忆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a过程需RNA聚合酶等并消耗ATP
B.b物质和BDNF穿过突触前膜的方式相同
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BDNF能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并激活AMPA
6.胃泌素释放肽(GRP)是一种神经递质,将其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破坏小鼠脊髓中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再给这些小鼠注射不同浓度的GRP,小鼠都不抓痒。下列错误的是
A.注射GRP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痒觉感受器在脊髓
B.GRP与GRPR结合后,使化学信号转变为突触后膜上的电信号
C.GRP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能会被酶解或被回收
D.若抑制GRPR基因的表达,可以缓解或消除小鼠的瘙痒症状
7.人体内有些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的调控,常见的有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1: 途径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经由途径1分泌的激素都可使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经由途径2分泌的激素都不存在反馈调节
C.肾上腺素的分泌方式与途径1不同,与途径2相同
11
D.途径1分泌的激素与途径2分泌的激素只存在拮抗关系
8.如图,则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9.下列有关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以对组织内相应的抗原进行检测
B.抑制T细胞增殖可降低异体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
C.给患者注射康复者血清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
D.注射青霉素前进行皮试能判断机体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10.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CD段的初期不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
D.曲线EF段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上升是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快速分裂分化的结果
11.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的抗原被呈递给T细胞
11
B.T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C.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将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病原体
D.H1N1入侵人体后被彻底清除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12.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人患乙肝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1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均具有两重性和极性运输的特点
B.植物激素只有进入靶细胞内才能发挥调节作用
C.同一植物细胞上可能含有多种激素的受体
D.植物激素是一类微量、高效的有机物,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14.下列有关NAA和GA(赤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要探究NAA和GA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一般设计3个组别:加NAA组,加GA组,加NAA和GA组
B.NAA和GA均能促进植物伸长生长、促进果实发育
C.在啤酒工业上多用GA促进α-淀粉酶的产生,避免大麦种子由于发芽而造成大量有机物消耗,从而节约成本
D.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而是利用NAA等,原因在于其效果稳定、可大量生产等
15.脱落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因响应各种环境胁迫而被称为“应激激素”。研究表明,用脱落酸处理过的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和高温干旱胁迫的耐受力增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主要是在植物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的
B.脱落酸有助于机物在重金属污染、高温干早的环境中生存
C.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脱落酸和其他激素起协同作用
D.与其他激素一样,脱落酸也可以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16.植物体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两者促进植物生长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请根据图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
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内能源物质
B.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对②过程也应该是促进作用
C.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来实现的
D.赤霍素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相同的
17.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研究期间,种群最好没有迁入和迁出
B.调查森林中乔木和灌木的种群密度,两者的样方大小必须一致
C.标志重捕法必须保证所标记种群在整个调查区域内是均匀分布的
D.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蚯蚓的种群密度
18.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细胞的成熟情况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
C.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
19.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般常呈均匀分布
B.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树林中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迁入率均大于0
C.在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通过调查样本地块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该区域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D.池塘中不同种类的鱼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中,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种群和无机环境之间
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C.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科考人员在南极发现了某些有害农药,此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21.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田(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1
A.为有效防治农田虫害,应在种群数量为K/2时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随机选取玉米田的表层土样,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C.研究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各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该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故其垂直结构没有分层现象
2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别比例能反映出种群在一定时期内年龄组成的变化
B.在森林群落中,动物与植物的空间结构类型不相同
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消费者利用
D.反馈调节在个体内环境稳态、生物群落内部乃至生态系统中都普遍存在
23.常绿直立灌木夹竹桃可产生名为夹竹苷的剧毒物质,孕妇及幼儿接触会使人昏睡、智力低下,但其花、叶可吸引夹竹桃天蛾前来产卵,天蛾幼虫以夹竹桃叶为食。由此无法推断
A.夹竹桃天蛾幼虫可以抵御夹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
B.夹竹苷可以吸引夹竹桃天蛾的天敌前来捕食天蛾幼虫,调节种间关系
C.借助夹竹苷可引诱雌性夹竹桃天蛾前来并杀死,属于生物防治
D.进化过程中夹竹桃和夹竹桃天蛾均被选择出了适应性变异
24.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
B.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
C.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
D.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
25.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烧毁了大片森林,并向大气中释放了3.5亿吨CO2,大量的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动物因这次大火而丧生。下列有关大火过后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火过后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B.森林烧毁、大量生物死亡,说明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低
C.大火过后森林的演替过程中不一定恢复出所有原有物种
D.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向大气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能很快被植物吸收利用,不会造成污染
26.如图表示闰绍细胞参与的脊髓局部自动调节的多突触反射活动及在给运动神经元1适宜刺激时相关细胞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1
A.运动神经元1分泌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B.闰绍细胞分泌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C.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结构
D.图示突触结构位于脊髓内
27.河豚毒素(TTX)为一种钠通道阻滞剂,能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科学家利用枪乌贼神经元进行实验,探究TTX对兴奋传递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处理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并测得动
作电位峰值( mV)
室温,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
经元动作电位峰值(mV)
Ⅰ
未加TTX(对照)
75
75
Ⅱ
浸润在TTX中
5min后
65
65
Ⅲ
10min后
50
25
Ⅳ
15min后
40
0
A.枪乌贼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局部电流沿着树突传送下去
B.若微电极刺激强度增大,则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峰值也会变大
C.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可用来开发治疗肌肉松弛症的药物
D.根据Ⅰ、Ⅱ、Ⅳ组可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引起的
2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29.图甲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图乙是对紫仓鼠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
A.图甲中,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植物的多样性不发生变化
B.图甲猫头鹰和兔虽为捕食关系,但二者却在草原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这种现象属于共同进化
C.图乙中,t1时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若在图乙t1时,该生态系统中紫仓鼠的数量是75只/ hm2,则该生态系统中紫仓鼠的环境容纳量是75只/ hm2
30.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图中b=h+c+d+e+f+i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D.缩短食物链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第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31.(8分)我们将红细胞放在清水或浓度很低的溶液中,细胞会由于吸水过多而破裂,将红细胞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细胞会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在血浆中红细胞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细胞外液的一种理化特性——渗透压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维持血浆和血细胞之间渗透压平衡的作用中,____________(填“无机盐”或“蛋白质”)的贡献大;维持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渗透压平衡的作用中,_____________(填“无机盐”或“蛋白质”)的贡献大。
(3)水平衡调节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12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而下丘脑则是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枢纽。下图表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请据图回答:
11
(1)人遇到紧急情况时,下丘脑释放的CRH增多,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应激状态下,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糖皮质激素能限制骨骼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与__________的作用相反。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多会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被感染。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长期焦虑和紧张引起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降低。
(4)已知某毒素X是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断剂。若实验中用毒素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则突触后膜难以兴奋,推测其原因是由于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了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突触前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变化明显减弱,进而导致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或不能释放,使得突触后膜难以兴奋。
33.(12分)番茄灵(PCP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坐果指经受精形成的幼果能正常生长发育而不脱落)。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细胞中没有控制合成番茄灵的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小组甲欲探究番茄灵的最适使用浓度,在进行正式实验之前需要先进行预实验。与正式实验相比,①预实验需要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预实验使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也能提高坐果率。研究小组乙欲探究赤霉素对番茄坐果率的影响是否具有两重性,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除了提高番茄的坐果率外,赤霉素对番茄植株的作用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以初步确定赤霉素对番茄坐果率的影响不具有两重性。
34.(11分)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沼泽湿地在蓄洪防旱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2)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能够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___________________复杂,因而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11
(3)黄河三角洲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研究湿地鸟类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是:鸟类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呈____________________,存在这种关系的原因是植物为鸟类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5.(12分)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1是亚热带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变化图,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
据图回答:
(1)与放牧草地相比,8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光合产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有____________(多选)。
A.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有遮光作用
B.植株衰老组织较多
C.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
D.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
(2)5-10月份的最适放牧强度是_________(从G0-G3中选填),_________月份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3)在牧草上喷32p标记的磷肥,检测32p在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中的放射强度,结果见图2.其中A消费者处于第_________营养级。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体内的32p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_____________。
(4)据图1分析,为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高水平,4~10月份需要采取的放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生物参考答案
1-5 DACCD 6-10 ACACB 11-15 ADCAC 16-20 CAABA 21-25 CDBCC26-30 ADCBC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
31.(每空2分,共8分)
(1)等于 (2)无机盐 蛋白质 (3)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2.(每空2分,共12分)
(1)效应器 神经-体液调节
(2)胰岛素 维持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3)防卫(答防卫、监控和清除也给分)
(4)钠离子内流
33.(每空2分,共12分,下划线部分为赋分点)
(1)番茄灵为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因此植物体内没有合成番茄灵的基因
(2)①空白对照组 ②溶液浓度梯度较大
(3)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番茄植株增高(1分); 促进番茄果实的发育(1分)
②赤霉素的浓度 实验组的坐果率均不低于对照组
34.(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
(1)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1分) 间接
(2)营养结构(或食物网或食物链) 自我调节
(3)正相关 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缺一不可)
35.(每空2分,共12分)
(1)A、B、C (2)G2 6 (3)二 分解者
(4)4月份不放牧,5~10月份放牧强度保持在G2水平(缺一不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