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末数学质量跟踪监测联考评分细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福建省泉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末数学质量跟踪监测联考评分细则

ID:554359

大小:793.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保密★启用前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泉州市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2021.1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数列{ }na 中,若 16 2  n na n ,则 4 a A. 1 2 B. 2 C. 2 2 D.8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概念,数列与函数的关系等基础知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关注对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简析】 4 4 4 2. 16 2 4 2 2     a 故选 B. 2. 已知 (1 3 5) , ,a , (2 6 )x , ,b , 0 a b ,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A. ( 4) , B. ( 10), C. ( 4 )  , D. (10 )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的运算,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渗透考 查化归与转化思想,关注对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简析】由 0 a b 可得1 2 3 6 5 0x     ,解得 4x   .选 A. 3. 若直线 2 1 0x y   与直线 3 0x ay   垂直,则 a  A. 2 B. 1 2  C. 1 2 D. 2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等能力;体现基 础性,导向对发展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的关注. 【试题简析】因为直线 2 1 0x y   的斜率为 2 ,所以直线 3 0x ay   的斜率为 1 2  ,所以 2a  .选 D. 4. 若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短轴长是焦距的 2 倍,则C 的离心率为 A. 1 2 B. 5 5 C. 2 2 D. 5 1 2 【试题简析】因为短轴长是焦距的 2 倍,即 2b c ,所以 2 2 5a b c c   , 所以 5 5 ce a   .选 B. 5. 记正项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若 3 4a , 4 25S S ,则 6 S A. 2 B. 21 C. 32 D. 63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n 项和公式等基础知识,同时也注重考查数列 的性质,体现性质简化运算的思路;考查数列的基本量法、连续相等项和的性质, 体现对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简析】解法 1:等比数列 na 为正项数列,所以 0q ,由 4 25S S ,得 1q , 则 4 24 2 2 1 1 51     S q qS q ,解得 2q ,又 3 4a ,所以 3 1 2 4 14   aa q , 故  6 6 6 1 1 2 2 1 631 2     S .故选 D. 解法 2:已知 4 25S S ,可设 2 4, 5 S x S x , 因为 na 是正项等比数列, 所以 2 4 2 6 4, , S S S S S 也是等比数列,即 6,5 , 5 x x x S x 是等比数列, 则 6 54 44  S xx x x ,解得 6 21S x ; 又 4 25S S ,解得 2q , 所以 3 3 2 1 2 2 4 4 3,4 2        a ax S a a q q 故 6 21 21 3 63   S x .故选 D. 6. 已知抛物线 2: 4E y x 的焦点为 F ,准线为 l ,过 E 上一点 P 作 l 的垂线,垂足为 M ,MF 交 E 于点 N , 若 π 6PFM  ,则 | | | | MN NF  A. 1 2 B. 3 2 C. 2 3 3 D. 2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渗透考 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关注对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的 2 3 考查. 【试题简析】过点 N 做 NA l 交 l 于 A , 因为| | | |PM PF ,所以 6PFM PMF     . 因为 / /PM x 轴,所以 6PMF MFO     . 又因为 / /NA x 轴,所以 6MNA   ,所以 | | 2 2 3 | | 33 MN NA   . 因为| | | |NA NF ,所以 | | 2 3 | | 3 MN NF  ,故选 C. 7. 三棱锥 P ABC 中, 6 8 90AB AC BAC    , , ,若 5 2PA PB PC   ,则点 B 到平 面 PAC 的距离为 A. 3 2 B. 30 41 41 C.15 34 17 D. 6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空间中点到平面的距离,多面体的体积等基础知识,渗透考查化归与转化 思想,关注对数学运算,空间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简析】依题意可得,P 在平面 ABC 的射影刚好是直角三角形 ABC 的斜边 BC 上的中点 O , 如图中所示,易得 5OA OB OC OP    . 解法一: 1 1 1( 6 8) 5 403 3 2P ABC ABCV S OP         △ , 由已知得,等腰三角形 PAC 的腰 5 2PA  ,底边 8AC  , 所以 2 21 4 342 2PAC ACS AC PA        △ , 记 d 为点 B 到平面 PAC 的距离, 则 1 1 4 34 403 3P ABC B PAC PACV V S d d        △ ,解得 15 34 17d  . 解法二: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0, 0,0), (0,6,0), (8,0,0), (4,3,5)A B C P , (8,0,0), (4,3,5), (0,6,0)AC AP AB     , 设 1 1 1( , , )x y zm 为平面 PAC 的一个法向量, 3 4 则有 0 0 AC AP        m m ,即 1 1 1 1 8 0 4 3 5 0 x x y z      取 (0, 5, 3) m , B 到平面 PAC 的距离 30 15 34 1734 AB d      m m . 8. 若 ( 0)OA m n , , , 4(0 )OB pn  , , , (0 4 0)F , , , 1AF m  , 1BF p  ,则 m p 的 最小值为 A. 1 B. 2 C. 3 D. 6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空间直角坐标的运算,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渗透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 函数与方程思想,关注对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简析】由 1 1 AF m BF p        得, 2 2 2 2 2 2 ( 4) 2 1 4( 4) 2 1 m n m m p p pn            , 整理得 2 2 16 42( ) 8 30m p n nn n                令 4t n n   ,则 2 2 2 16 8n tn    ,且 ( , 4] [4, )t     所以 2 22( ) 8 22 ( 4) 6 6m p t t t        ,从而 3m p  ,选 C.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 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部分选对的得 3 分. 9. 在无穷数列{ }na 中,若  * p qa a p q  N, ,总有 11   qp aa ,此时定义{ }na 为“阶梯数列”.设 { }na 为“阶梯数列”,且 1 4 1a a  , 5 3a  , 8 9 2 3a a  ,则 A. 17 a B. 8 42a a C. 10 10 3 3S   D. 2020 1a  【命题意图】本小题为数列新概念题,考查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考查数学抽象、逻辑 推理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试题简析】根据“阶梯数列”的定义知, 1 4 1 a a ,有 2 5 3 a a ,重复递推,得 3 6a a , 4 7 1 a a ,选项 A 正确; 4 5 5 8 2 3  a a a ,又 8 9 2 3a a  ,解得 9 2a ,则 3 6 9 2  a a a ,且 8 4 3 31  a a , 选项 B 错误; 数列{ }na 各项依次是 1 1a , 2 3a , 3 2a ; 4 1a , 5 3a , 6 2a ; 可知 { }na 是以 3为周期的数列,因此  10 3 1 3 2 1 10 3 3     S , 2020 3 673 1 1 1   a a a ,选项 C,D 正确. 故选 A C D. 10.已知双曲线 2 2 1 2: 1( 0)2 x yC bb    与椭圆 2 2 2 : 18 4 x yC   有相同的左右焦点 1F , 2F ,且在第一 象限相交于点 P ,则 A. 1| | 2PF  B. 1C 的渐近线方程为 y x  C. 直线 2y x  与 1C 有两个公共点 D. 1 2PF F△ 的面积为 2 2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双曲线与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双曲线的渐近线等基础知识,同时渗透 对双曲线和椭圆相关性质的考查,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注重考查 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 【试题简析】因为 2 2 2 : 18 4 x yC   ,所以 1 2| | 4F F  , 因为双曲线 1C 与椭圆 2C 有相同的焦点, 所以 2 4 2 2b    ,故 1C 的渐近线方程为 y x  , 所以选项 B 正确; 因为直线 2y x  与渐近线 y x 平行,所以直线 2y x  与 1C 只有一个公共点, 故选项 C 错误; 在 1 2PF F△ 中,设 1| |PF m , 2| |PF n ,则 4 2 2 2 m n m n      ,解得: 3 2 2 m n    , 5 6 即 1| | 3 2PF  , 2| | 2PF  ,故选项 A 错误; 因为 2| | 2PF  ,所以 2PF x 轴, 所以 1 2 1 2 2 1 | || | 2 22PF FS F F PF △ ,故选项 D 正确. 所以答案是 BD 11.已知 (1 0)A , , (4 0)B , ,圆 C : 2 2 4x y  ,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有 A.圆 C 上到 B 的距离为 2 的点有两个 B.圆 C 上任意一点 P 都满足 2PB PA C.若过 A 的直线被圆C 所截得的弦为 MN ,则 MN 的最小值为 2 3 D.若点 D 满足过 D 作圆 C 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 BD 的最小值为 4 2 2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推 理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关注学生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素养. 【试题简析】因为 B 到圆 C 的最小距离为 2,所以不存在两个点到 B 的距离为 2,选项 A 错误; 设 ( )P x y, , 2 2( 4) 20 8PB x y x     , 2 2( 1) 5 2PA x y x     , 所以 2PB PA ,选项 B 正确; 因为过 A 的直线被圆C 所截得的最短弦为与 AC 垂直的弦, 所以最短弦为 222 2 3r AC  ,选项 C 正确; 因为点 D 的轨迹是圆心为 (0 0), ,半径为 2 2 的圆, 所以 BD 的最小值为 4 2 2 ,选项 D 正确. 所以答案是 BCD 12.已知图 1 中, A , B ,C , D 是正方形 EFGH 各边的中点,分别 沿着 AB BC CD DA, , , 把 ABF BCG CDH ADE△ ,△ ,△ ,△ 向上 折起,使得每个三角形所在的平面都与平面 ABCD 垂直,再顺次连 接 EFGH ,得到一个如图 2 所示的多面体,则 A. AEF△ 是正三角形 图 1 图 2 6 7 B.平面 AEF  平面 CGH C.直线 CG 与平面 AEF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2 D.当 2AB  时,多面体 ABCD EFGH 的体积为 8 3 【试题简析】因为 ,E F 在平面 ABCD 的射影分别为 AB AD, 中点, 所以在图 2 中, 1 2EF BD ,由图 1 可知, 1 2AF AE BD  , 故 A 正确; 对于 B 和 C,解法一,可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4AC  则有 (2,0,0), ( 2,0,0), (1, 1, 2), (1,1, 2), ( 1,1, 2), ( 1, 1, 2)A C E F G H     可知, (1,1, 2)CG  ,平面 AEF 的一个法向量 ( 2,0,1)m , 平面 CGH 的一个法向量 ( 2,0, 1) n , 1 0= m n , 所以平面 AEF 和平面 CGH 不相互垂直,所以 B 错误; 记直线 CG 与平面 AEF 所成角为 , 6sin cos , 3 CG CG CG            m m m 所以 tan 2  ,故 C 正确; 解法二:连接 ,OE OF ,易得 , ,OC EH FG 之间的关系是平行 且相等,从而可证得OF CG CH OE EF    ,且平面 / /OEF 平面 CGH , 而四面体 O AEF 为正四面体,由正四面体的性质可知, 相邻两个面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1 3 , 所以平面 AEF 和平面 CGH 不相互垂直,所以 B 错误; 同时,正四面体的侧棱和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 3 ,从而正切值为 2 ,故 C 正 确;对于 D,当 2AB  时,下底面面积为 4 ,上底面面积为 2 ,高为1,所以所求 7 8 多面体的体积为 1 104 1 (4 2) 13 3V        ,故 D 错误. 所以正确答案是 AC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圆心为 (1 0), ,半径为 2 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 【试题简析】 2 2( 1) 4x y   . 14.已知 ( 2, 1,3)  a , (1, 3,2) b ,则 cos  ,a b .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向量的模及夹角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 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等;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考查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 学运算等. 【试题简析】 2 1 ( 1) ( 3) 3 2 1cos 24 1 9 1 9 4                  , a ba b a b 15.已知双曲线 2 2 2: 1( 0) 2 3 x yE aa    的左焦点为 F ,点 P 在 E 上且在第一象限,线段 PF 的中 点在以原点O 为圆心,| OF|为半径的圆上,若 6PFO   ,则 E 的离心率为 , E 的标准方程为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双曲线定义及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离心率,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 查解析问题几何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划归与转化思想,关注对数学运算,逻辑 推理,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简析】设线段 PF 的中点为 M ,双曲线的右焦点为 A , 焦距为 2c ,连接OM , AP ,则 / /AP OM ,且 | | 2 | | 2AP OM c  , 又因为| | | | 2PF PA a  ,所以| | 2 2PF a c  , 在 PFA△ 中,因为 6PFA   ,所以 | | 2 3PF c ,所以 2 2 2 3a c c  ,解得: 3 1 2e  .因为 3 1 2 c a  ,又因为 2 2 22 3b c a   ,所以 2 4a  ,所以 E 的标 准方程为 2 2 14 2 3 x y  . 16.设正项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 1 36n n nS a a  ,则 na  ; 8 9 若对任意的 *n N ,不等式 2 48 ( 1)n n nS ka   恒成立,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 nS 和 na 的递推关系,能从 nS 的递推关系中求出{ }na 的通项 公式,考查数列不等式的参数取值范围等基础知识,体现分类与整合、化归与转化 和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关注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简析】 已知   21 1 136 6 2    n n n n nS a a a a ,得 2 1 1 1 1 1 ( 2)6 2    n n nS a a n , 两式相减,得 2 2 1 1 1 1 1 1 1 6 2 6 2                 n n n n n n na S S a a a a ,即     1 1 13      n n n n n na a a a a a ,又{ }na 是正项数列,故 1 3 n na a , 又由 2 1 1 1 1 1 1 6 2   S a a a ,解得 1 3a , 所以数列{ }na 是首项 1 3a ,公差 3d 的等差数列, 则  3 3 1 3na n n    ;代入,得    21 336 2n n nS a a n n    . 不等式 2 48 ( 1)n n nS ka   对任意 *n N 恒成立,即 2 16 ( 1)nn n k n     , 则 16( 1) 1n k n n     , 当 n 为奇数, 6 11k n n       , 因为, n 为奇数时, 116n n      的最大值为 46 5  ,故 46 5k   ; 当 n 为偶数, 1 16 nnk    , 因为, n 为偶数时, 6 11n n   的最小值为9 ,故 9k  . 综上,知 k 的取值范围是 46 95k      , . 四、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 分) 等差数列{ }na 满足 2 2a  , 1 5 6a a  . (1)求{ }na 的通项公式; 9 10 (2)若 2 na nb  ,求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 nS .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等比数列的定义与前 n 项和等基础知识;考查运 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等.体现基 础性和综合性,导向对发展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的关注. 【试题解析】(1)设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d . 由 2 2a  , 1 5 6a a  得 1 1 2 2 4 6 a d a d      , ,................................ 2 分(各 1 分) 解得 1 1 1. a d    , ...............................................................................................3 分 所以 1 ( 1)na a n d n    ........................................................................5 分 (2) 因为 2 2na n nb   , 所以数列{ }nb 是首项为 2 ,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7 分 所以 12(1 2 ) 2 21 2 n n nS    ....................10 分(公式 2 分,化简 1 分) 备注:考生如果采用其他解法根据解答过程分步酌情给分. 18.(12 分) 已知直线 l : 2 2 0mx y m    ( mR ),圆 C : 2 2 2 6 8 0x y x y     . (1)若l 与圆 C 相切,求切点坐标; (2)若l 与圆 C 交于 A , B ,且 OA OB ,求 ABC△ 的面积.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推 理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关注学生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素养. 【试题解析】 解法一:(1) 由 2 2 2 6 8 0x y x y     得 2 2( 1) ( 3) 2x y    ,..................................... 1 分 所以圆 C 的圆心 (1 3)C , ,半径 2r  . 10 11 点 C 到直线 AB 的距离 2 2 3 2 2 1 1 1 m m md m m        .................................2 分 由 l 与 C 相切得 d r ,即 2 1 2 1 m m    ,.................................................... 3 分 解得 1m  .........................................................................................................4 分 此时, l : 0x y  . 联立 2 2 0 2 6 8 0 x y x y x y         , ,..........................................................................5 分 解得切点坐标为 (2 2), ....................................................................................6 分 (2) 因为 OA OB ,所以O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因为点 A, B 在圆 C 上,所以 C 也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7 分 所以 1 1 3AB OC k k     ,.................................................................................... 8 分 所以 1 3m   ,直线 AB 的方程为 3 8 0x y   ...........................................9 分 因为圆心 C 到直线 AB 的距离 2 1 9 8 10 51 3 d     ,...................................10 分 所以 2 2 4 102 5AB r d   ...................................................................... 11 分 所以 1 4 2 5ABCS AB d △ ..............................................................................12 分 解法二:(1) 由 2 2 0mx y m    得 ( 2) 2 0m x y    , 所以直线 l 过定点 (2 2), .................................................................................2 分 因为 2 22 2 2 2 6 2 8 0       ,所以点 (2 2), 在圆 C 上........................4 分 所以若 l 与圆 C 相切,则其切点坐标必为 (2 2), ........................................ 6 分 (2)由(1)知,可不妨假设 (2 2)A , ,....................................................................7 分 因为 2 2OA OB  ,所以 A , B 是圆 C 与圆 2 2 8x y  的交点,....... 8 分 两圆相减得直线 AB 的方程为 3 8 0x y   ................................................ 9 分 11 12 由 2 2 2 6 8 0x y x y     得 2 2( 1) ( 3) 2x y    , 所以圆心 (1 3)C , ,半径 2r  ................................................................... 10 分 因为点 C 到直线 AB 的距离 2 1 9 8 10 51 3 d     ,.......................................11 分 所以 2 2 4 102 5AB r d   . 所以 1 4 2 5ABCS AB d △ ..............................................................................12 分 备注:考生如果采用其他解法根据解答过程分步酌情给分. 19. (12 分) 已知抛物线 2: 2 ( 0)E y px p  的焦点为 F ,直线 3x  与 E 相交所得线段的长为 6 2 . (1)求 E 的方程; (2)若不过点 F 的直线 l 与 E 相交于 A B, 两点,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任选两个作为补充条 件,并尝试依据补充条件,求 l 的方程(若因条件选择不当而无法求出,需分析具体原 因). ① AB 中点的纵坐标为3; ② ABF△ 的重心在直线 2y  上; ③| | | | 13AF BF 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抛物线定义及标准方程,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 归与转化思想,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根据自选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 生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素养. 【试题简析】 解法一:(1)因为直线 3x  与 E 相交所得线段的长为 6 2 , 所以 E 过点 (3,3 2) ,.........................................................................................2 分 即18 6 p ,所以 3p  ,....................................................................................3 分 E 的标准方程为: 2 6y x .............................................................................. 4 分 12 13 (2)当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 l 与 E 相交于 A B, 两点, AB 的中点的纵坐标为 0 , 不管选①②,①③,②③均不符合,............................................................. 5 分 故直线 l 的斜率一定存在,设 l : ( 0)y kx b k   , 1 1 2 2( ) ( )A x y B x y, , , . 由(1)可知, 3( 0)2F , . 联立 2 6 y kx b y x     得: 2 6 6 0ky y b   , .....................................................6 分 所以 1 2 6y y k   .............................................................................................7 分 若选①③: 因为 AB 中点的纵坐标为 3,所以 1 2 32 y y  ,即 1 2 6y y  ,............... 8 分 所以 6 6k  ,即 1k  ..................................................................................... 9 分 因为| | | | 13AF BF  ,所以 1 2 1 2 3 13x x p x x      , 所以 1 2 10x x  ,..........................................................................................10 分 又因为 1 2 1 2 2x x y y b    , 所以 2b   ,.................................................................................................. 11 分 故直线 AB 的方程为: 2y x  ................................................................12 分 若选②③: 因为 ABF△ 的重心在直线 2y  上,所以 1 2 23 y y  ,.............................8 分 即 1 2 6y y  , 所以 6 6k  ,即 1k  ..................................................................................... 9 分 因为| | | | 13AF BF  ,所以 1 2 1 2 3 13x x p x x      , 所以 1 2 10x x  ,..........................................................................................10 分 所以直线 AB 的中点坐标为 (5,3) ,又 1k  ,............................................ 11 分 故直线 AB 的方程为: 2 0x y   ..........................................................12 分 13 14 若选择①②,则无法得到直线 l 的方程,理由如下: 根据条件①②,得 1 2 1 2 32 0 23 y y y y      ,............................................................8 分 化简得: 1 2 6y y  ,.....................................................................................9 分 所以 6 6k  ,即 1k  ............................................................................... 10 分 两个条件等价,所以相当于只有一个条件,只能计算出直线的斜率,条件不 够,无法计算出 b 的值,故选①②无法得到直线 l 的方程.(备注:言之有 理,即可得分)........................................................................................12 分 解法二:(1)同解法一. (2)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 l 与 E 相交于 A B, 两点的中点的纵坐标为 0 ,不管 选①②,①③,②③均不符合,.....................................................................5 分 故直线l 的斜率一定存在,设 l 的斜率为 ( 0)k k  , 1 1 2 2( ) ( )A x y B x y, , , . 因为 A B, 在 E 上, 所以 2 1 1 2 2 2 6 6 y x y x    ,即 2 2 1 2 1 26( )y y x x   , 所以 1 2 1 2 1 2 ( )( ) 6( ) y y y y x x    ,..............................................................................6 分 所以 1 2 6y y k   ...............................................................................................7 分 若选①③: 因为 AB 中点的纵坐标为3,所以 1 2 32 y y  ,即 1 2 6y y  ,................... 8 分 所以 6 6k  ,即 1k  ......................................................................................... 9 分 因为| | | | 13AF BF  ,所以 1 2 1 2 3 13x x p x x      , 所以 1 2 10x x  ,..............................................................................................10 分 所以直线 AB 的中点坐标为 (5,3) ,又 1k  ,................................................ 11 分 故直线 AB 的方程为: 2 0x y   ..............................................................12 分 14 15 以下同解法一. 20.(12 分) 如图,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3,E ,F ,G 分别为棱 1 1A D , 1 1D C , AB 上的点, 且 1 1 1A E D F BG   . (1)求直线 EG 与平面 DEF 所成角的正弦值; (2)设直线 1AA 与平面 EFG 交于点 H ,求 1 HA HA 的值. 【试题解析】(1)分别以 1, ,DA DC DD 所以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D xyz 则有 (0,0,0)D , (2,0,3)E , (0,1,3)F , (3,2,0)G .................................. 1 分 备注:有两个坐标写对就可以得到第 1 分. 所以 (2,0,3)DE  , (0,1,3)DF  , (1,2, 3)EG   ............................... 2 分 设 1 1 1( , , )x y zm 为平面 DEF 的一个法向量 则有 0 0 DE DF        m m ,即 1 1 1 1 2 3 0 3 0 x z y z      .........................................................3 分 令 1 2z   ,则 (3, 6, 2) m ....................................................................4 分 15 16 记 为直线 EG 与平面 DEF 所成的角 2 2 2 2 2 2 1 3 2 6 ( 3) ( 2) 3 14sin 141 2 ( 3) 3 6 ( 2) EG EG                      m m ................. 6 分 (2)解法一:设 (3,0, )H h , 则 ( 2,1,0)EF   , (1,2, 3)EG   , (1,0, 3)EH h  ............................ 7 分 设 2 2 2( , , )x y zn 为平面 EFG 的一个法向量 则有 0 0 EF EG        n n ,即 2 2 2 2 2 2 0 2 3 0 x y x y z        ..................................................8 分 令 2 1x  ,则 5(1, 2, )3 n .......................................................................... 9 分 依题意可得, 0EH  n ,即 51 1 0 2 ( 3) 03 h      ....................... 10 分 解得, 12 5h  ,即 12 5HA  ,则 1 12 33 5 5HA    .................................11 分 所以 1 4HA HA  .............................................................................................12 分 解法二:设 (3,0, )H h ,则 ( 2,1,0)EF   , (1,2, 3)EG   , (1,0, 3)EH h  ....7 分 设 EH EF EG     ,依题意有 1 2 0 2 3 0 3h                ,................................9 分 解得 2 5 1 5 12 5h           ............................................................................................ 10 分 即 12 5HA  ,则 1 12 33 5 5HA    .............................................................11 分 所以 1 4HA HA  .............................................................................................12 分 备注:第 2 问中,学生没有任何理论依据,直接猜出 1 4HA HA  ,可得 2 分. 解法三:分别延长 1 1,FE B A 交于点 N ,连接 NG 交 1AA 于 H .............................7 分 16 17 由已知可得, ,N EF EF  平面 EFG ,所以 N 平面 EFG ........................... 8 分 故 NG  平面 EFG ,又 H NG ,所以 H平面 EFG .................................... 9 分 所以 H 为直线 1AA 与平面 EFG 的交点 H ......................................................... 10 分 在平面图形 1 1D FENA 中,由三角形相似, 1 1 1 1 1 2 A N A E D F D E   , 所以 1 1 2A N  ...........................................................................................................11 分 在平面图形 1NA HAG 中,由三角形相似,所以 1 1 2 41 2 HA AG HA A N        ,........12 分 21.(12 分) 在数列{ }na ,{ }nb 中, 2 16 5n n na a a   , * 1 3 ( )n n nb a a n  N ,且 2 1a  , 2 2b  . (1)求 3a , 1b 的值; (2)求{ }nb 的通项公式; (3)设 1 1 3( 1)( 1)       n n n n bc b b ,记 nc 的前 n 项和为 nS ,证明: 2 4 7 9  nS .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非特殊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法,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求和 的裂项相消法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体现化归与转化思想、函数 与方程思想,考查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试题简析】(1)由 2 3 23b a a  ,可得 3 5a  ........................................................................1 分 由 3 1 26 5a a a  可得, 1 0a  ..................................................................... 2 分 所以 1 2 13 1b a a   ..................................................................................... 3 分 (2)由 2 16 5n n na a a   ,得 2 1 13 2 6    n n n na a a a ,................................. 4 分 故 1 2 1 1 1 1 3 2 6 23 3            n n n n n n n n n n b a a a a b a a a a (常数),.................................. 5 分 所以数列{ }nb 是首项为 1 1b  ,公比为 2q 的等比数列,..................6 分 其通项公式为 12  n nb ............................................................................7 分 17 18 (3) 由(2),得 1 2 1 3 2 ( 1)( 1) (2 1)(2 1) n n n n n n n bc b b          2 1 1 1 3 2 1 2 1n n       ,.................... 8 分 所以 1 2 3 1     n n nS c c c c c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3 7 3 15 7 31 15 63 2 1 2 1 2 1 2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n n n 1 2 1 1 1 113 3 2 1 2 1         n n .........................................................................................9 分 1 4 4 3 3 9    . ..................................................................................................................10 分 因为数列 2 1 1 1 03 2 1 2 1       n n nc ,所以 nS 为递增数列................................ 11 分 当 1n 时, nS 取得最小值 1 1 2 7  S c ,所以 2 4 7 9  nS .........................................12 分 备注:考生如果采用其他解法根据解答过程分步酌情给分. 22.(12 分) 已 知 圆 E : 2 2( 3) 16x y   , 圆 E 的 弦 AB 过 点 ( 3 0)F  , ,连接 AE , BE ,过点 F 且与 BE 平行的直线 与 AE 交于点 P ,记点 P 的轨迹为曲线 M . (1)求 M 的方程; (2)过点 (1 0)N , 的直线l 交 M 于 C ,D 两点,试探究是否存在定点 Q ,使得 2 QC QC CD    为定值.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曲线的轨迹方程,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向量 的基本运算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运算求解能力,体现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 思想,考查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素养. 18 19 【试题简析】 (1) 因为 / /BE FP , 所 以 | | | | | | | | AP PF AE BE  ,…………………………………………………… ………….…… 1 分 因为| | | | 4AE BE  , 所以| | | |AP PF .………………………………………………………………..……...2 分 又因为| | | | 4AP PE  , 所以| | | | 4 | | 2 3PF PE EF    .................................................................................. 3 分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点 P 的轨迹是以 E F, 为焦点的椭圆, 设其轨迹方程为: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 求得: 2a  , 2 1b  , …………………………………………………………...4 分 故 M 的方程为: 2 2 1( 0)4 x y y   ...............................................................................5 分 (备注:没有写出 0y  ,不扣分.) (2) 解法一:假设存在定点 Q ,使得 2 QC QC CD    为定值, 当直线 l 的斜率存在时,设 l : ( 1)y k x  , 1 1 2 2( ) ( )C x y D x y, , , , 联立 2 2 ( 1) 14 y k x x y     得: 2 2 2 2(1 4 ) 8 4 4 0k x k x k     ,............................................... 6 分 2 1 2 2 8 1 4 kx x k    , 2 1 2 2 4 4 1 4 kx x k   , 2 1 2 2 3 1 4 ky y k   ,..................................................... 7 分 根据椭圆的对称性可知,点 Q 在 x 轴上,设 0( ,0)Q x ................................................ 8 分 因为 2 ( )QC QC CD QC QC CD QC QD              , 又因为 1 0 1( )QC x x y  , , 2 0 2( )QD x x y  , , 所以 QC QD   2 1 2 0 1 2 0 1 2( )x x x x x x y y    19 20 22 2 20 02 2 2 84 4 3_1 4 1 4 1 4 k xk kxk k k       2 20 02 (1 8 ) 4 1 4 x k xk    . ............................................................................9 分 为使 2 QC QC CD    为定值,只需 2 20 02 (1 8 ) 4 1 4 x k xk    与 k 无关, 只需 01 8 4 4 1 x  , 解得: 0 17 8x  ,即 17( ,0)8Q . ......................................................................................10 分 经验算,取 17( ,0)8Q 时, 2 33 64QC QC CD     为定值. 当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 : 1l x  , 3 3(1 ) (1 )2 2C D , , , , 若 17( ,0)8Q ,同样有 2 QC QC CD     33 64QC QD   ................................................11 分 综上,存在定点 17( ,0)8Q ,使得 2 QC QC CD    为定值 33 64 .................................... 12 分 解法二:假设存在定点 0 0( , )Q x y ,使得 2 QC QC CD    为定值,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1x my  , 1 1 2 2( ) ( )C x y D x y, , , , 联立 2 2 1 14 x my x y     得: 2 2( 4) 2 3 0m y my    ,........................................................... 6 分 1 2 2 2 4 my y m    , 1 2 2 3 4y y m   ,..................................................................................7 分 1 2 2 8 4x x m    , 2 1 2 2 4 4 4 mx x m    ,...............................................................................8 分 所以 2 ( )QC QC CD QC QC CD QC QD              2 2 1 2 0 1 2 0 1 2 0 1 2 0( ) ( )x x x x x x y y y y y y        2 2 20 0 0 02 2 2 2 8 24 4 3 4 4 4 4 x mym x ym m m m           2 2 20 0 0 02 4 1 8 2 4 m x my x ym       ,……………………..…….9 分 因为 2 QC QC CD    为定值,所以 2 2 20 0 0 02 4 1 8 2 4 m x my x ym       与 m 无关, 20 21 所以 0 0 2 0 1 84 1 4 y x    ,........................................................................................................ 11 分 解得: 0 0 17 8 0 x y     ,此时 2 33 64QC QC CD     , 所以存在定点 17( ,0)8Q ,使得 2 QC QC CD    为定值 33 64 ........................................ 12 分 (备注:直接写出定点定值,没有任何相应的理由、过程不给分.) 21

资料: 9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