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选择题
1.《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
A.扩大六部权力 B.改革丞相制度
C.扩大地方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
2.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的目的是( )
A.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
B.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C.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
D.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
3.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
A.加强了经济交流 B.发展了航海技术
C.提高了明朝国威 D.促进了政治交往
4.“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左宗棠收复新疆
5.李时珍经过27年研究,写成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这部书( )
A.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C.是一本系统介绍西医的著作
D.奠定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基础
6.对于右图著作,日本史学家三枝博音曾指出:“‘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而‘开物’则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这部著作( )
A.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B.广泛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
C.主要记述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D.着重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情况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的是( )
A.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政府不断加派赋税,农民遭遇天灾 D.欧洲殖民者的侵略
8.大明王朝统治中国长达276年,创造了诸如明长城和北京城等辉煌成就。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 B.崇祯皇帝自缢万岁山
C.明朝中后期连年灾荒 D.明朝政治日益腐败
9.右图是小明同学在历史课堂上所做的笔记,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伊犁将军的设置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准噶尔叛乱 D.戚继光抗倭
10.毛泽东曾评论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清朝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外国侵略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②组织雅克萨之战 ③平定准噶尔叛乱 ④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右面是清朝《盛世滋生图》(局部)所展示的苏州商市。该图反映出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边境贸易繁荣
C.城市中坊、市分置 D.工商业发展非常繁荣
12.电视剧《走西口》在央视开播后广受欢迎。其实在历史上,“走西口”除了是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之外,主要指的是一种经商活动。与“走西口”相关的商帮在历史上与徽商齐名,它是( )
A.浙商 B.晋商 C.鲁商 D.豫商
13.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手中,这是明、清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廷杖制度 D.设立军机处
14.1757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这反映出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
A.全面开放 B.闭关锁国
C.坚决抵抗 D.不抵抗
15.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是( )
A.《三国志通俗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汉调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二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图一),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 明朝举子看榜图(图二)
材料四 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3)材料三、材料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民族分裂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这就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
材料二 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章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番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不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日见增昂……中外均无裨益。”
材料三 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写道:“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各朝都居于主动的地位,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熙、雍正、乾隆对中国历史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清朝同内部民族分裂势力作斗争的例子。
(2)材料二的奏章反映了清朝实行的哪一政策?谈谈该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
(4)上述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对我们今天有怎样的启示?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壮举。但明王朝遣使西航的目的,并没有和民间对外贸易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郑和远航将朝贡、勘合方式的对外关系推到顶峰,“厚往薄来”,用大量的物质财富换取海外诸国形式上的藩属关系。
材料二 限制海外船只入口,严禁中国海船出口,放弃市舶税利收益,高价买进,贱价卖出,甚至无偿赠送,这是明代朝贡贸易与前代航海贸易不同的特色……(郑和)忠心执行的朝贡贸易,由于长期贬价贱卖,无偿赠送,耗费巨大。“所出常数十万,而所取曾不及一二……
且钱出外国,自昔有禁,今乃竭天下之所有以与之,此可谓失其宜矣。”可见赏赐开支疲于应付,致使国库枯竭,财政短绌,长此下去,终会导致明王朝的经济崩溃。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明朝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说郑和下西洋活动终止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角度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贡献。
答 案
1.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由六部分理朝政的史实。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从而使君主专制得到加强。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加强君主专制。故选D。
2.C 3.A
4.B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杀尽倭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戚继光抗倭。故选B。
5.B 解析:《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项正确。《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D两项不符合《本草纲目》的特征。故选B。
6.B 解析: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写成《天工开物》一书。这部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B。
7.D 解析: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的赋税负担不断加重,再加上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导致农民起义不断。故选D。
8.D
9.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根据笔记中的时间、地点、涉及的国家可知,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故选B。
10.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和对史实的分析能力。平定回部贵族叛乱与乾隆帝有关。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册封班禅额尔德尼是康熙帝为维护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组织雅克萨之战是康熙帝为抗击外国侵略而采取的措施,②③④正确。故选C。
11.D 12.B
13.D 解析: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故选D。
14.B 解析: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由此可知,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5.C 解析: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清朝时期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后来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故选C。
16.(1)明太祖。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2)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八股取士、文字狱。加强了思想控制,巩固了封建统治。
解析:本题以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1)问结合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回答。第(2)问由材料二中“雍正”“偏房”等信息,可知考查的知识点是军机处的设置。材料三与八股取士有关,材料四与清朝大兴文字狱有关,这些都加强了思想控制,从而巩固了封建统治,据此回答第(3)问。
17.(1)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任举一个即可)
(2)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主动对外开放。
(4)启示: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顺应时代潮流,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和理解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归纳贡献,结合“同内部民族分裂势力作斗争”的史实举例。解答第(2)问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材料二,材料二实际上反映了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闭关锁国政策。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各朝都居于主动的地位”可知,隋、唐、宋、元主动对外开放。第(4)问言之有理即可。
18.(1)1405—1433年。严格限制民间对外贸易;限制外国海船入口;实行不计效益的朝贡贸易。
(2)明初朝贡贸易出多入少,造成重大损耗,致使国库枯竭,且缺乏内在驱动力。
(3)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