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ID:555097

大小:103.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课 题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 型 新授课 节数 ‎1‎ 审核人 授课人 日期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及“开元盛世”;结合史实,评价唐太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 分析 重点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难点 学生正确并全面地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教学 模式 讲授、探究法 课时 共_1_课时 学法 自学 合作 探究 主 案 ‎(修改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灯片:中国历代皇帝排行表 ‎ 这个排行表中那位皇帝得分最高?(生答李世民)他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生答唐朝)与他在同一个朝代的皇帝还有谁?(生答李隆基和武则天)你发现唐朝皇帝的分值有什么特点?(生答普遍较高) 唐朝是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怎样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繁荣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了解这段历史(出示课题)‎ (二) 跟随教材,重温历史 一、唐高祖:隋朝灭亡,一统天下 教师:讲授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么?‎ 学生回答:不是,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 展示:唐高祖李渊的图片。‎ 教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标划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唐的建立者、时间、都城以及第二个皇帝是谁?他又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学生: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唐太宗,他是经过玄武门之变夺得大权登上皇位的。‎ 过渡: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了隋朝的灭亡。所以,他继位以后,励精图治,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展示本课的第二个标题:‎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初现盛世 展示:‎ 材料一:(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思考:‎ ‎(1)造成材料一中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 (2)为什么后来会出现材料二中描述的情况?‎ 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1)隋末农民大起义等战争的浩劫、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得民不聊生。   ‎ ‎(2)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实行开明的统治。‎ 展示: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贞观政要》 ‎ 思考:上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谁说的?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思想?‎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教师过渡: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为了巩固统治,他又采取了哪些顺应民意的措施?‎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提炼有效信息,思考回答。‎ 展示:‎ 一、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皇帝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 二、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思考:(1)材料一中这段话最早是谁的名言?他是如何“以古为镜”、“以人为镜”的?‎ ‎(2)材料二体现了太宗在用人方面什么思想?为实现上述思想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请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学生前后桌六人一组,根据对教科书的阅读和搜集到的课外材料,进行讨论,各组代表竞相发言。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时走到学生中去,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抓住重点。‎ 总结: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及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即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过渡:我们能从上面的几段描述中得出贞观之治的特点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太宗死后,唐朝的历史上出现了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统治者,她巾帼不让须眉,成为了第一个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学生:武曌武则天)。好的,这就是女皇武则天。‎ 展示本课的第三个标题:‎ 三、女皇帝武则天:‎ 展示武则天的图片:‎ 教师讲解:李世民之后,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李治懦弱多病,很少理政。因此实权渐渐掌握到了他的皇后武则天手中。武则天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周。‎ 教师:请同学阅读书本第九页,大家看看武则天的统治是怎么样的?找一找他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他的统治措施是促进了历史的发展还是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并独立完成)‎ 说明: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功,结合已学过知识进行思考,并利用熟知的历史小故事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的学习方法便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让他们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积累学习的方法。‎ 学生总结:武则天的主要政绩。‎ 教师:他继续发展了太宗的贞观之治,也为后来的唐朝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所以武则天的统治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武则天死后为她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一般来说古代的帝王死后都会在碑上为自己歌功颂德,而这块无字碑是按武则天本人的临终遗言而立的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这充分展示了她博大的帝王胸怀与气魄。‎ 通过这些学习,我相信在大家心目中对武则天应该也有了自己的评价了。‎ 要求学生思考,就如何评价武则天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四、“开元盛世”‎ 展示: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 ——摘自杜甫的《忆昔》‎ 请回答:‎ ‎①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②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 ③想一想这首诗指的是哪一方面的成就?‎ 说明:让学生处理史料,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处理史料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想象和鉴赏的能力。‎ 展示:唐玄宗照片 原名: 。‎ 在位时间: 。‎ 政绩: 。‎ ‎ 思考:通过课下收集资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唐玄宗其人?‎ 说明:通过布置课下作业,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思考:唐玄宗即位之初,唐朝政局动荡不安,那么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才使唐朝进入“开元之治”的新局面的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展示:总结及相关链接图片:‎ ‎①“玄宗走马任姚崇” —— 选贤任能 ‎②“玄宗考核地方县令”—— 重视地方吏治 ‎③“玄宗烧毁珠玉锦绣”—— 崇尚节俭 说明:通过本问题的设置,教会学生全面把握教材的能力,并且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通过链接图片提高学生兴趣,更能加深印象。‎ 展示:“议一议”‎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原因和表现方面各有何共同点?‎ 教师:总结展示 原因:励精图治、任用贤能、 整顿吏治、 发展经济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 教师:正是因为唐玄宗与唐太宗这些相似的措施,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说明: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培养学生的对比、归纳、总结能力。‎ ‎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展示:1、唐太宗和武则天治世的共同优点?‎ 2、 我们当代人应从“贞观之治”中吸取哪些经验?‎ 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 教师小结:‎ 自唐朝建立,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都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达到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况,使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确定适宜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的前提下,政策、政令的相对稳定,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练习册 ‎2课本知识点的背诵 教 学反 思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唐太宗、武则天进行正确的评价。学生可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唐太宗和武则天的历史资料,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以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整个课程过程中,学生参与性相对较强,视频资料和辅助的材料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资料: 326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