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初一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程标准】
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贯穿三部分内容的主线是金的发展壮大,以及金与两宋之间的关系。因此,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金的发展及其与辽、宋的关系。另外,整篇课文,始终贯穿着民放交融这条暗线,这一时期频繁的故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也造成了人口的迁徙,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形成民族交融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有一定程度上为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创造了安定环境,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后面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课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处于认知的初始阶段,理性思维能力有待开发和培养。在前面六年级上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的掌握了历史的学习方法,知道梳理历史线索,弄清历史大事以及评价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于我们的今天所学的《金与南宋的对峙》,其中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在难度,需要依托史料、图片和视频等感性的资料,让学生有感性、直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力: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等史实。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地图、图片、诗词朗诵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通过学生讲故事了解岳飞抗金的故事。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女真族的崛起和金灭辽及北宋难点:南宋的偏安
【教学策略】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学生的学情特点,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学生讲故事和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史料、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问题,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思维对话。
【教学过程】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北京标志性建筑物图片,问:大家都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建筑吧?(北京),在北京有一座著名的石拱桥有知道的吗?展示卢沟桥图片,这就是卢沟桥。卢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家有知道这座桥是哪个朝代建立的吗?它是金朝修建的。那么金朝是怎样建立的?金朝为什么能在北京修建卢沟桥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二、学习新课:先了解一下学习目标。
(一)金的建立·女真的崛起
1.女真的概况展示满族图片,满族就是女真族的延续。
(1)提出问题:辽宋时期的女真族是怎样的民族呢?
(2)通过图示女真人像和地图,进一步加深印象。(过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深受欺压的女真族不断反抗,其中的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后来又建立了政权。这就是我们要说的金朝。
2.金的建立金朝的建立情况(生自主完成)。补充金朝都城是在会宁(黑龙江阿城),学生巩固一分钟。
3.金的发展通过阅读材料,归纳金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军政体制,并展示女真文字图片。(过渡)金朝发展壮大,但是统治区域主要还在东北黑龙江一带,但金朝为什么能在北京修建卢沟桥的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金的强盛·金灭辽、北宋。
(二)金的强盛·金灭辽、北宋:通过卢沟桥是金朝修建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培养探索新知和搜集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领学生分析相关的图片和史料,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图》,问:位于东北地区的金朝甘于受到辽的压迫吗?
1.金灭辽学生阅读材料,问北宋大臣说这些话的意图是什么?观看地图了解金灭辽的过程。(过渡)金灭北宋的时间是(1125年),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刚才说是北宋和辽相约夹攻辽朝,为什么灭辽的是金,而不是北宋呢?
2.金灭北宋学生阅读材料,回答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关于北宋灭亡的原因,我们看看历史学家是怎么说的。(播放视频)。(观看地图了解金灭北宋的过程)靖康之变。(播放《靖康之变》视频)。金庸先生的小说作品《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杨康两位男主角名字暗含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过渡)靖康之变中两位皇帝被掳已成为百姓心中刻骨的耻辱,正如多年以后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在《满江红》曾经这样说(播放岳飞《满江红》朗诵)“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那么岳飞是怎样雪靖康耻的?目的达到了吗?我们来学习第三部分金与南宋的对峙。
(三)南宋偏安·宋金对峙
1.南宋建立同学阅读课本找出南宋建立情况,学生说答案。巩固一分钟。
2、岳飞抗金(过渡)南宋建立后,许多将领希望南宋北伐,恢复原来北宋疆域,这里有著名的岳飞、韩世忠、张宪等,在这些将领当中最著名的将领是岳飞。
(1)(学生讲故事:岳母刺字、岳家军、郾城大战、“莫须有”)教师鼓励给予肯定表扬。在岳飞墓前有这样一幅对联,问:这里的佞臣指的是?(秦桧) (2)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如何正确评价岳飞抗金。学生讨论完毕派代表展示答案,老师总结并强调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只是抗金英雄。
:这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出示史料使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进行解答,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利用地图,直观明了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的过程;利用视频再现历史,
:以学生讲故事的形式不仅增加趣味,还易学生理解。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拓展学生思维。交流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过渡)优美的诗词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3.宋金议和播放《题临安邸》朗诵,问:这首诗反映了南宋统治者怎样的心态?(学生归纳)老师展示答案。绍兴和议。(播放视频)。学生在课本中找出和议内容,在展示地图中找出分界线(淮水至大散关),金宋对峙局面形成。解释对峙的含义。金为了巩固政权,将都城从会宁迁到了燕京,改名中都。所以金朝就在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修建了卢沟桥。小组合作讨论:如何正确看待宋金和议?参照上节课的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学生讨论完毕展示答案,展示史料,由学生讲解,老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展示《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图》和《金与南宋对峙图》,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列表展示《民族政权并立表》,学生了解。辽与北宋订立了澶渊之盟,西夏和北宋也订立了和议。金与南宋订立了绍兴和议,可以看出:和平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问:和平是历史发展主流,那么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是否阻碍了民族融合呢?老师总结: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五)盘点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归纳本课知识点。
(六)小试牛刀见课件,学生做题。
(七)德育渗透学史使人明智。让我们通过诗词重温历史,回到金与南宋对峙的时代,从中吸取教训,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民族和谐,让我们56个兄弟姐妹永远是一家。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奋发向上,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播放辛弃疾《破阵子》和岳飞《满江红》)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