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ID:555142

大小:452.9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第 4 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 一、选择题 1. 历史老师以“唐朝对外关系”为主题,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材料。李媛搜集到如图所 示两枚古钱币图,并通过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 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B. 日本曾是唐朝的一部分D.钱币上都有汉字 2. ‎“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该材料评述的是 A. 鉴真东渡C.唐蕃会盟 ‎B. 玄奘西行D.遣唐使来华 3. 中印建交 67 周年。中印交往源远流长,唐朝时高僧玄奘西行天竺,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玄奘西行前,唐朝称印度为波斯 B. 玄奘游学的那烂陀寺是佛学最高学府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回国后,亲自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4.玄奘西行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A.洛阳 尼泊尔 B.北京 日本 C.新疆 巴基斯坦 D.长安 天竺 5. 大型史诗剧情电影《玄奘大师》真实地再现了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导演在拍摄该 片时,可能会参阅到史料是 A. ‎《史记》 B.《论语》‎ C.《大唐西域记》 D.《齐民要术》‎ 6. 若给“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华”这三部分内容概括一个主题,下面 各项中最恰当的是 A.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B.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C.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世界文化对中国的影响7.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中外文化交流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遣唐使来华 D.文成公主入藏 8. 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对中外友好交往中作出重大贡献 ‎③都向所去国家传播了佛教 ‎④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 唐朝具有兼容并蓄的胸怀。唐朝时,对外交往的地区和交流的内容都有所扩大和发展,与亚洲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唐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字文 化圈(唐文化圈),确立了东亚文化的特色。下列历史现象中,不符合这一表述的是A.印度建造了著名的那烂陀寺 B.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C.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 D.唐朝朝廷中有大食人身居要职 10.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 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 这一现象的是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11. 中日两国交往源远流长,其中,友好往来是两国关系的主流。阅读图片,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1) 图二是日本唐招提寺,它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的明珠。它的没计者就是图一人物,你知道他是谁吗?他的事迹表明唐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 图一中的人物东渡日本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3) 图三、图四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了日本深受唐 朝影响,你还能举出其他一些事例吗?‎ (4) 以上史实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玄奘西行路线图 材料二 玄奘带回佛经 657 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 部 1335 卷。他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他 还曾把《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 (1) 观察材料一,玄奘是从什么地方出发的?他的目的地是哪儿?‎ (2) 想一想,玄奘在西行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3) 根据材料二,归纳玄奘的主要贡献。‎ 参考答案 ‎1.B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图中的两枚古钱币,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钱币上都有汉 字。二者出现的年代,唐朝“开元通宝”比日本“和同开珎”早 88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唐朝时,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华,遣唐使回国后,仿照唐朝制度、文化、生活等进行改革,和 同开珎就是仿照唐朝铜钱制成的,这说明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A、C、D 均正确,B 错误。故此题选 B。‎ 点睛:抓住题干图片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唐朝“开元通宝”比日本“和同开珎”早88 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华,遣唐使回国后,仿照唐朝制度、文化、 生活等进行改革,和同开珎就是仿照唐朝铜钱制成的,这说明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2.A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六渡出海,终抵东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高僧鉴真 为弘扬佛法,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A 项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 A。‎ 点睛:抓住题干信息“六渡出海,终抵东瀛”是解题的关键,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为弘扬佛 法,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3.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行前,唐朝称印度为天竺,A 错误;玄奘到达天竺后, 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B 正确;丝绸之路开通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故应是在西汉时,C 错误;《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D 也错误。故此题选 B。4.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最终到达天竺。D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D。‎ ‎5.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后,玄奘回到长安。根据他的口述, 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A、B、D 均与玄奘西行无关,排除。故此题选C。‎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鉴真东渡和遣唐使来华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玄奘西行反映了佛教 的传播与发展和世界文化对中国的影响,B、C、D 都过于片面。“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华”都反映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A 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A。‎ ‎7.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玄奘西行反映了唐朝与天竺的文化交流,鉴真东渡和 遣唐使来华反映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文成公主入藏体现的是唐与吐蕃的民族交往,不 属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范畴。故此题选 D。‎ ‎8.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玄奘则是去天竺求取佛经,而非 传播,故③错误。①②④均正确。故此题选 B。‎ ‎9.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佛教起源于印度,印度的那烂陀寺是佛学最高学府,A 与题意无关。‎ B、C 反映了“唐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D 反映了“唐朝具有兼容并蓄的胸怀”。故选 A。‎ ‎10.A ‎【详解】‎ 根据题干中“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和亲结盟指的是唐朝和少数民族之间,是民族关系,①不符合题意;鉴真东渡到日本弘扬佛法,属于中外关系,②符合题 意;玄奘西行到天竺求取佛经,属于中外关系,③符合题意;日本派遣唐使来访,属于中外 关系,④符合题意;综上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 ‎11.(1)鉴真。开放的对外政策。‎ (2) 传播了中华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 日本的都城平城京是仿照唐都长安而建的;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等等。‎ (4) 要坚持对外开放;要坚持友好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等。‎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 前五次均失败,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 10 年,极受尊敬和爱戴。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内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鉴真东渡日本,体现了唐朝实行一种 开放的对外政策。‎ (2) 依据所学可知,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面 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 依据所学可知,日本文化深受唐文化的影响,比如:日本人模仿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日本的都城平城京的建制仿唐都长安;遣唐使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的 服装式样、茶道等也受到唐朝影响。‎ (4) 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2.(1)长安。天竺。‎ (2) 路途遥远;水土不服;毒蛇猛兽;寒风凛冽;沙暴天气等 (3) 翻译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口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 的珍贵文献;将《老子》翻译成梵文,传播了中华文化等。‎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 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2) 依据所学可知,玄奘西行路途非常遥远,一路上他要克服水土不服的困难,对抗毒蛇 猛兽的侵扰,与寒风抗争,抵御沙暴天气的袭击等。‎ (3) 依据材料二中的“玄奘带回佛经 657 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出 75 部 1335 卷”可知,玄奘翻译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由材料二中的“他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可知,玄奘口述的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由材料二中的“他还曾把《老子》翻译成 梵文,介绍到天竺”可知,玄奘将《老子》翻译成梵文,传播了中华文化。‎

资料: 326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