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
目标
1. 理解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思想艺术特色,
2. 知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还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3. 知道清朝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最有影响的昆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4. 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学
重点
清朝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最有影响的昆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
难点
《红楼梦》的文学成就。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一、《红楼梦》
1.“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的主题是爱情吗? ”“《红楼梦》
问世后,为什么几经统治者的封禁?”“《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对《红楼梦》的研究形成所谓的‘红学’说明了什么?”
2.《红楼梦》:
书名
《红楼梦》、《石头记》等
作者
曹雪芹(定稿前80回):高鹆(整理续写后40回,题
5
名《红楼梦》
排印时期
乾隆晚期
主要人物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聆凤等
主要内容
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史、王、
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
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
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思想内容
不仅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
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
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
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艺术特色
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以严
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
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
到了极高的水平。
文学地位
这邵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问世以后,在民间流传
开来。它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至今,已被译为
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联系前面学过的明朝小说,概括明淸小说发展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小说创作提供了广泛的题材;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增多;
5
③ 印刷业空前发达。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概述: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淸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① 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
② 当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
③清朝吋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u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艽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④市民阶层的扩大。
2.昆曲
①播放昆曲《牡丹亭》片段,让学生体会一下昆曲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②昆曲的发展: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到明朝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是汤显祖的《牡丹亭》。
艺术特色:集中体观了南曲淸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揉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昆曲的衰落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渐走向衰落。原因:因循守旧,作品庸俗,脱离民众和现实生活。
5
昆曲的兴盛到衰落,说明一种艺术要保持长盛不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鲜的东西。
3.京剧
(1)播放京剧片断(旦、老生的唱腔),感受其不同。
(2)简述京剧的诞生:四大徽班进京一“皮黄戏”(京剧、京戏)
(3)概述京剧:戏曲剧种。形成于北京,流行全国。它以徽调、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演变而成。自咸丰、同治以来,经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创立和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对各剧种影响很大,被称为“国剧”。唱腔基本上为板腔系(有板眼的唱腔,以板、鼓或梆子击节),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用京胡、二胡、月琴、三弦、笛、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锣、铙、钹等打击乐器伴奏。表演上唱、做、念、打并重,多用虚拟式程式动作。角色主要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和许多分支,各描较为夸张的脸谱。服装称为“行头”,突出装饰美,式样以明代服装为基础,不同朝代的人物均可穿着,但随身份、年龄、职业而区别。传统剧目在一千个以上,在舞台上广泛流传的有二百多个。
板
书
设
计
一、《红楼梦》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教
学
反
思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