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教学
目标
1. 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的基本情况;
2. 知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
3. 了解党和国家实行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政策
教学
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
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及意义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一项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小组回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激趣导入,引入主题。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但它是怎样确立下来的?
小组回答: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讨论一下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小组回答: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教师小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共同繁荣发展
西藏农奴欢庆得解放
1.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什么措施?
小组回答: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迈入社会主义社会。
2.对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进行政治改革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那么,党和政府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了哪些政策?
小组回答: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遣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物资、资金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3.各民族共同繁荣包括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繁荣,那么党和政府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文化的?
小组回答: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国家按照自愿原则,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还有计划地进行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等等。
4.史料展示:
材料: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
5.在20世纪末,国家针对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大量欠发达的自治州和自治县提出了一项什么发展战略?
小组回答:西部大开发战略。
教师讲述: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我国东部地区发展较好,现阶段我国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保持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西部大开发包括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青藏铁路、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而其中最让西部人动心的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大世纪工程,这是让西部人走向富裕、为东部建设贡献力量的工程,令国人翘首。
板
书
设
计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共同繁荣发展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