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教学
目标
1. 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和发射时间,并能分析其成功研制的意义,
2. 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
3. 了解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突出事迹
教学
重点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广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
难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钱学森(左一)和邓稼先(左二)
1.两位科学家对我国哪一方面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组回答:国防科技。
2.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科技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
小组回答: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实验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激趣导入,引入主题。
4
3.新中国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这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奋斗是离不开的,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
小组回答: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
4.取得这些成就的历史意义。
小组回答: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6.说说:改革开放后在航天上取得的成就。
小组回答: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实验;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袁隆平 屠呦呦
1.袁隆平和屠呦呦的科研经历。
2.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社会意义?
小组回答: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3.为此袁隆平成为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人;他还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4
4.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医学价值?
小组回答: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5.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阅读课本第94页“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内容,回答:我国指导文艺工作的方针是什么?我国在文艺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小组回答1: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小组回答2: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师总结:“双百”方针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来仍然是我国科学文化工作者应该遵循的方针原则。
板
书
设
计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
学
反
思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