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
,苏联在没有外敌入侵和自然灾难的情况下顷刻土崩瓦解,“红旗落地”铸就了一个大国的苦难,也留下了巨大的历史谜团。
历史在这里沉思:
大国何以崩溃?
第
五
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
18
课
社会主义的
发展
和
挫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苏 联
波兰
罗马尼亚
匈牙利
保加利亚
民德
南斯拉夫
捷克斯洛伐克
阿尔巴尼亚
亚洲六国:
中国
老挝
越南
朝鲜
蒙古
柬埔寨
拉美一国:
古巴
社会主义
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力量逐渐壮大
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苏联除了在军事上成立华约外,在
经济上和政治上
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1949
年,
建立“
经互会
”
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
控制
,按苏联模式
全方位改造
经互会旗帜
苏军坦克进入布拉格
实质:
是按照苏联模式在东欧各国建立起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是
苏联模式的推广
。
目的:
为了适应冷战需要,
应对
马歇尔计划
推广苏联模式
2.
中苏建交与合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
苏联就与中国建交
,
1950
年,中苏缔结了《
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2.14
作用:
①加强了
社会主义阵营
的力量;
②
对
反击美国
的“冷战”攻势起了积极作用
;
③
有利于
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团结
。
材料一: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1926到1940年,苏联
重工业
年均增速21.9%,
轻工业
只有14.1%,
农业
为1.5%。1949年苏联爆炸
第一颗原子弹
,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买不到一双皮鞋,到1953年一个人才有0.4平米的住房。
——《苏联国民经济》
材料二:
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产量也极少,1950年产
电视机
约1.19万台
,电冰箱
0.12万台,
洗衣机
0.03万台。农业的情况则更为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
谷物产量
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0年为447.1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
肉类
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0年为27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音响、录像机都不能生产
。
——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
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
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
政治经济桎梏
。
政治上: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经济上: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
落后状态
。
计划经济体制下,
产品质量差
,农民
生产积极性低
。
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
病
了,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
残
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
垮
了。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发表了"
秘密报告
",对斯大林展开
全面批评
,震动了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任期内,赫鲁晓夫实施
去斯大林化政策
。
赫鲁晓夫
措施:
①政治上:
批判斯大林的
个人崇拜
;
②经济上:
发动垦荒运动;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斯大林逝世
1958年,苏联农业丰收,垦荒区共收获谷物5850万吨,占当年全苏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1953年,全苏的玉米播种面积只有350万公顷,赫鲁晓夫却要求到1960年扩大为2800万公顷,八年中要增加七倍。这项规定导致灾难性后果。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
种植玉米运动
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
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赫鲁晓夫迈着笨拙的步子急急忙忙地去追赶美国,结果以出丑告终。”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出丑告终”的
根本原因
是( )
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评价:
没有从
根本上
突破苏联模式的经济体制弊端,且存在严重偏差。
D
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边是高耸的烟筒,
军工联合体遍布全国
,另一边则是商店里空空的货物;一边是广袤无际的肥沃土地,另一边则是人们
排着长队在食品店抢购食物
。
内容:
在经济上推行“
”,并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
,尤其是
军事
方面。
新政策
重工业
评价:
其改革仍
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
更加僵化
。
戈尔巴乔夫改革
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1976到1980平均速度为
4.2%
,1981到1985为
3.6%
。
背景:
苏联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苏联人民排队购物
a.
首先进行
经济改革
,
但没有取得成果。
b.
后又进行
政治改革
。
1987年,戈尔巴乔夫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在书中,他主张国际关系人道主义化,引导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趋同”和“一体化”,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根本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且以推行“
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
”作为改革和发展政治体制的战略方针。
评价:
戈尔巴乔夫改革虽
突破
了斯大林模式,但是
脱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的国民经济从1989年起
开始负增长
,1990年比1989年
下降4%,
1991年比1990年又
下降5%
。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
东欧剧变
实质:
社会制度
发生根本性变化
。
①时间:
1989
年下半年开始
政治上:
经济上:
②表现:
实行议会民主制和
多党制
,导致东欧各国
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
。
实行
私有化
的市场经济。
推倒柏林墙
德国签订统一条约
崩溃之路
1991年,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挽救苏联,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叶利钦控制了全局,加速了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
1991年12月25日
,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这标志着列宁创立的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的重大挫折!!!
苏联解体原因
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
实质: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被
资本主义制度
所取代
内部:根本原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
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急剧激化
2.
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和西方势力的影响
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
历史在这里沉思:
大国何以崩溃?
苏联解体后的多次俄罗斯民意调查表明:70%以上的俄罗斯人认为苏联解体不存在必然性,是完全可以防止的。
2010年3月27日,戈尔巴乔夫说,在他上台之际,国内并不存在特别尖锐的矛盾,国际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消灭苏联。他承认,
苏联垮台完全是由于改革者自身的错误造成的。
历史地看,苏联共产党要么反对改革,要么沿着错误的方向改革。在苏共亡党的问题上,应
当负责任的不仅是戈尔巴乔夫,还有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以及那些反对改革的人
。
历史在这里沉思:
大国何以崩溃?
苏共亡党的根本原因在于它
未能成功地进行改革
,这是全部问题的关键。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综合的
……
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中央在改革的名义下推行一条
自我否定、自我丑化的机会主义路线
,是
错误的指导思想
促使了历史悲剧的发生。
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
启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
非社会主义的失败
1.
改革要
适合本国的国情
2.
坚持
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
3.
坚持
社会主义制度
不动摇
……
第
18
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
社会主义
国家增多
(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
2.
社会主义阵营
:
政治
上成立了
“
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
,
经济
上成立了
“
经互会
”
3.
中苏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1950
年)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
赫鲁晓夫改革(
1953
)
(
1
)措施:政治:
批判斯大林模式;
经济:
发动
垦荒
运动,广种
玉米
;改革
工业管理体制
等
(
2
)评价:
没有从
根本
上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
)
(
1
)措施:
经济上推行
“
新政策
”
,改革重心放在
重工业
,尤其是
军事
上
(
2
)评价:
其改革仍
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
更加僵化
3.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
)
(
1
)措施:
先进行
经济改革
,效果不佳;后改向
政治改革
,取消
苏共
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
“
政治多元化
”
(
2
)评价:
这些措施使人们
思想发生混乱
,无政府状态蔓延,
局势迅速失控
三、东欧剧变(
1989
)和苏联解体(
1991
)
1.
实质:
社会主义国家
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2.“
八一九事件
”
:
1991.8.19
,
加速苏联解体
3.
苏联解体原因
内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
直接
);斯大林模式(
根本
)
外因:
西方国家
“
和平演变
”
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