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内容:第二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萌发(ménɡ) 连翘(qiáo) 凋零(diāo) 销声匿迹(nì)
B.缄默(jiān) 悬殊(shū) 龟裂(jūn) 翩然归来(piān)
C.两栖(qī) 狩猎(shòu) 农谚(yàn) 哺乳动物(bǔ)
D.迁徙(xǐ) 腐蚀(shì) 追溯(sù) 草长莺飞(yī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雾霭 帷幕 劫难 周而复始
B.粗糙 彗星 山麓 风雪在途
C.枯躁 严峻 楔形 衰草连天
D.覆盖 孕育 综迹 不解之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南岳衡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B.上海七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城。
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这件文物原本已经破损,经过故宫师傅们的修补,简直天衣无缝,完美如初。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B.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D.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③①④⑥⑤
6.古诗词名句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3)挑兮达兮,______________。一日不见,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绘出洞庭湖烟波浩渺,波澜壮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4分)
《傅雷家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集,父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深沉而温暖。我们可以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将关注点聚焦在“父子情深”
这个话题上。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父亲苦心说教背后流露出的浓浓父爱。
8.我市某初中学校学生会拟组织一次以“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下列相关要求回答问题。(8分)
(1)下面是该校学生在网上收集的近二十年来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及所占GDP比重的统计图,请你就此写出两条结论。(4分)
(2)该校准备邀请某教授下周到学校学术报告厅给全校学生做一次“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专题讲座,请你帮忙拟一份邀请函。注意邀请函的格式。(4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
冯小宝
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可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
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选自《中学科技》,2019年第4期,有删改)
9.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2分)
10.第②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4分)
→→
→
11.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12.联系文章和下列材料,谈谈你对“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认识。(80~100字)(4分)
材料: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二)作恶的人工智能
①14年前,电影《机械公敌》里就有这样一个场景:2035年的人类社会,超高级的人工智能承担大量工作,并与人类和谐相处。这些原本完全符合阿西莫夫“三定律”的人工智能,在一次关键升级之后对人类发起了进攻。因为升级后的机器人拥有了思维进化的能力,在它们的推算下,要达到“不伤害人类”的目的,就必须先消灭“彼此伤害”的人类。
②近10年,人工智能领域迎来了爆发,最新趋势下进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模拟多层级的神经网络,拥有感知、交流、决策和预测等能力。击败人类的围棋“Alpha Go”便是一例。
③面对人工智能的崛起,许多人抱有忧虑和不安:拥有感情和偏见的人会作恶,而④例如,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科技金融公司Zest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信用评估平台ZAML,来判定用户的信用值。然而在现实应用中,这个人工智能信用评估平台对不同人群却“另眼相看”——比如,它会“研读用户的申请”,检查申请中是否有语法和拼写错误等,来判定一个人“守规矩”的倾向,这导致并不能熟练使用英语的移民群体在信用问题上被抹黑。
⑤为什么人工智能忽然变得可怕起来?
⑥我们训练机器的“过往数据”,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偏见和行为的产物。机器能解决处理效率的问题,却不能避免“过往数据”本身造成的缺陷。比如一个公司过去10年男员工工资比女员工高,有可能源自某个高层的性别歧视;智能筛选却能把对于此群体的偏见刻印在对于个体的判断上,这跟人类的刻板印象如出一辙。问题在于,人工智能的抉择往往被包装上“科学客观”的外衣,此类解决方案往往能够因为其科技噱头而卖出高价。
⑦数据的收集本身也值得商榷。以商业利益为目标的人工智能眼里,并没有“人”或者“用户”的概念,一切都是可以利用的数据。没有所谓的个人隐私和行踪,也很难确定数据收集的边界在哪里,尤其是个人隐私与公共信息主动提供与被动提供的边界。
⑧即使不存在数据泄露问题,对用户数据的所谓“智能挖掘”也很容易游走在“合规”但“有违公平”的边缘。例如,电商能够根据一个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的计算,对某个人进行针对的、精密的价格歧视。购买同样的商品,用iPhoneX手机的用户很可能会比用安卓“千元机”的用户付更多的价钱,因为人工智能分析他们“倾向于对价格不敏感”。
⑨另外,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神经网络,通常由数十个或者上百个(或者更多)神经组成,然后用数层逻辑结构组织起来,运算过程极其复杂。智能程序自己给自己设定算法和权重,最后为什么输出了某个决策,人类并不能完全理解。当它出错的时候,我们能够察觉、能够纠正吗?2018年3月19日,一辆自动驾驶的优步(Uber)在美国亚利那州惹上了麻烦。面对路中出现的一个推着自行车的女性,这辆车在昏暗的光线条件下并没有减速,径直撞了上去,受害者被送往医院之后不治身亡。这是自动驾驶第一例撞人致死的事故。
那么需要怎样监管,才能让智能“不作恶”?欧盟率先在数据和算法安全领域做出了立法的尝试,即将生效的新法规规定,商业公司有责任公开“影响个人的重大决策”是否由机器自动做出,且做出的决策必须要“可以解释”。但法条并没有规定怎么解释,以及细到什么程度的解释是可以接受的。
⑪未来,人工智能进入更多的领域、发挥更强的功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我们的生产关系能否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力,这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一番。
(选文有删改)
13.文章标题有什么好处?(2分)
14.人工智能“作恶”的原因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5.回答下面括号中的问题。(6分)
(1)然而在现实应用中,这个人工智能信用评估平台对不同人群却“另眼相看”。(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因为人工智能分析他们“倾向于对价格不敏感”。(“他们”指代谁?)
1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模拟多层级的神经网络,因此它的抉择是“科学客观”的,解决方案是公平的。
B.在所有的人工智能眼里,都没有“人”或者“用户”的概念,一切都是可以利用的数据。
C.因为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运算过程极其复杂,所以人类对人工智能最后的决策并不能完全理解。
D.即将生效的立法规定了商业公司有责任公开“影响个人的重大决策”是否由机器自动做出,并规定了解释的具体要求。
(三)陪母亲磨面
①快过年了,母亲决定回老家淘麦磨面。今冬把父母亲接过来一起住后,家里的面吃得格外费,勤劳的母亲照顾完父亲和小女儿后,坚持压面条、蒸馍吃。母亲说:“买的面条和馍没面味儿。”再加上妹妹一家要从广州回来过年,母亲坚决不让买面,执意要回老家磨面。我知道母亲是想让千里之外的女儿吃上自己亲手磨的面。
②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早早地陪母亲回了老家。家里虽有邻居的照看,仍缺了点人气。我先帮母亲把院子打扫干净,然后从厢房的粮仓中拿出筛子和簸箩等淘麦工具。看着粮仓靠墙的一排粮缸,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已想不起来自己上一次进粮仓是哪一年的事了。打开一口压得严严实实的麦缸,母亲抓起一把麦子放在手掌间揉搓着,沙沙作响。“这是去年的麦子。”母亲自言自语,像摩挲着自己的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母亲说新麦暴,陈麦好吃养人,家里总存着两三年的麦子。小时候,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中有粮心里不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认识到母亲那简单的话语里蕴含着做人的哲理:只有自己内心富足了,才能在岁月的洗练下沉静,悦己,怡人。
③淘麦子就是把麦子倒入一个盛满清水的大盆里,水要满而不溢,麦子要完全沉入水中。只见母亲先用笊篱伸入水中的麦子里充分搅动几圈后,麦子里混杂的麦壳等杂物就浮到了水面上。母亲用笊篱把浮在水面的麦壳捞干净后,用笊篱在水面沿盆沿顺时针水平划圆,水中的麦子就听话地排起队,跟着母亲的笊篱__(1)__(A.舞动 B.运动)起来,麦子中混杂的小石子等杂物就留在了盆底。等水中的麦子舞得正欢时,母亲灵巧地把笊篱后沿往下一倾,突然停止转动,麦子就__(2)__(A.蜂拥而入 B.鱼贯而入)到笊篱中。母亲就这样一笊篱一笊篱地捞满一筛子,由我端起倒入放在小桌上的大簸箩里。母亲把一大块白棉布蒙在手上,插入麦子里反复正反转着圈擦,擦一会儿把棉布掂起来,抖落上面的麦子,拧干再擦。如果拧出来的水浑浊,就把棉布洗干净再擦,直擦到棉布拧不出水,就可以把麦子摊到反铺的竹席上晾晒了。没多大一会儿,两袋麦子就淘完了。母亲一边收拾家什儿一边说:“现在的麦子都是机器收的,干净,不像麦场上打的那么脏,好淘。”看着阳光下泛着金光的麦子,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体验到了一种久违的踏实。
④磨面用的是机器,相对轻松,只是找磨面的磨坊倒费了一番周折,多方打听,才在一个偏远村子找到了一个小磨坊。看着雪白的面粉,母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我要把磨好的面粉搬到车上,母亲不让,母亲说:“你没干惯活,别弄脏衣服,咱俩抬着。”
⑤在我弯腰和母亲抬面粉的刹那,母亲的白发像针尖一样刺在我的心上,生生地疼。每次母亲都准确地计算好我回老家的时间,把要带的油、面、菜蔬等准备得停停当当,做好好吃的等着我们,而我总是匆匆地回,匆匆地去,不是工作忙,就是孩子要上辅导班,从来没考虑过那菜和面里饱含着母亲多少的艰辛。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已经身为人父的我,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
⑥今年春节可以和父母在一块儿过年了,我想关掉手机,关闭微信,宅在家里,
跟母亲学做两样家常菜,陪父亲好好唠唠……
17.文章题目是《陪母亲磨面》,但文中却详写母亲淘麦子,为什么?(3分)
18.试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母亲的特点并举例说明。(至少三点)(3分)
19.阅读第③段,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空白处。(只填字母)(2分)
(1)( ) (2)( )
20.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极富表现力,试简要分析。(3分)
母亲的白发像针尖一样刺在我的心上,生生地疼。
21.探究下面一组句子,你有哪些发现?试简要阐述。(4分)
三、作文(50分)
22.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神奇的________
要求: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说明文。
文题二: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近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