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五单元测试(无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五单元测试(无答案)

ID:555709

大小:1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检测内容:第五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铸成(zhù)  棱角(línɡ)  穹顶(qiónɡ)  拾级(shè)‎ B.驰骋(chěnɡ) 蠕动(rú) 苍劲(jìn) 旷野(kuànɡ)‎ C.懈怠(xiè) 寒噤(jìn) 妩媚(wǔ) 硕大(shuò)‎ D.翌日(yì) 眺望(tiào) 迂回(yū) 矗立(zh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震耳欲聋 安营扎寨 轻歌曼舞 目炫神迷 B.接踵而至 风云变换 亭台楼阁 此消彼长 C.纷至沓来 瞬息万变 穿流不息 蜂窝杂陈 D.怒不可遏 历历在目 名副其实 漫不经心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经典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________宛如长者的谆谆叮咛,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________。经典的意义,在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________,历久弥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对它________仰望的人们。‎ A.而是  耳目一新  涤荡  虔诚 B.就是 获益匪浅 洗礼 真诚 C.就是 耳目一新 涤荡 真诚 D.而是 获益匪浅 洗礼 虔诚 ‎4.下列语段中有三处语病,请任选两处写出修改意见。(4分)‎ ‎①挫折与失败总是伴随着我们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②任由我们怎样费尽心思地躲避,谁也不能避免不遭受挫折和失败。③但是,挫折并不等于失败。④继续努力,决定着他能否成功。⑤因此,我们要战胜挫折和失败并积极面对。‎ ‎(1)________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我常常站立在波涛翻卷的狮泉河边发呆,心想,水的力量和生命是多么伟大啊。‎ ‎②看不到些许的伤痕,更没有皱纹和白发,永远年轻地喧嚣着,如同新生命的那一刹那。‎ ‎③它们来自一万年前的冰川。‎ ‎④我在西藏的高原上,看到过这个世界最为纯净的水。‎ ‎⑤他们历经沧桑,依然珠圆玉润,没有一丝疲倦和倦怠。‎ A.④⑤①②③ B.④③①⑤② C.①③⑤④② D.①④②⑤③‎ ‎6.古诗词名句填空。(8分)‎ ‎(1)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4分)‎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 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保尔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他在各种病人的痛苦和垂死者的呻吟、哀号之中生活了这么长的时间,这比忍受自身的痛苦更为艰难。‎ 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1)文中“一条道路”是指什么?联系整部名著说说最后保尔取得了什么成就。(2分)‎ ‎(2)文中加点词“春意盎然”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8.学校组织“课堂远离手机,促进身心健康”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你参与其中。请仔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完成任务。(6分)‎ 材料一:欣赏漫画《孔夫子讲学》(作者:王春生)。‎ 材料二: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手机导致近视、“搜题”软件成为答卷神器等新闻层出不穷,智能手机的滥用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2018年9月21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规定:自2018年11月1日起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这是新时代全国首部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而立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1)材料一中的这幅漫画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请你简要指出该作品获奖的原因(不超过70字)。(4分)‎ ‎(2)阅读材料二,你将在“课堂远离手机,促进身心健康”的主题班会上向同学们阐述课堂远离手机的益处,请简要列出两条。(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明月出天山 梁衡 ‎①月亮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温柔、朦胧、美丽,但它也有雄浑、苍凉、悲壮的一面。记得小时候读的第一首写月亮的诗是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眼中的月亮是苍茫、雄浑、伤感的。‎ ‎②原来月亮之美也是有婉约和豪放之分的。有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有人望月问天,拍遍栏杆。李白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第一个将雄伟壮阔的天山和光明浩荡的月亮连接起来,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场景,从而也打开了我们心境的另一扇窗户。我喜欢这个意境,这和我的阅历有关。大学一毕业我就被发配到西北,那时,工作不定,常一个人在黄河边,看月涌大河流,不知人往何处去。‎ ‎③我曾在一首诗里说到“从来豪气看西北,涛声依旧五千年”。虽然同是一个月亮,但我总觉得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矫情。古来西北多为征战、流放之地,又加上自然条件的辽阔苍茫,人生存之艰难,所以在西北看月与在江南不一样,豪放多于婉约,家国情怀多于儿女情长,自有几分悲壮与苍凉。名句如卢纶①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如白居易的“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仗剑游西北,有诗云:“我愿将身化明月,照君车马渡关河。”林则徐是福建水乡之人,曾是惯看清风明月、渔歌互答的。但他一踏上被发配新疆的漫漫长途就悲从中来,豪气溢胸,眼中的月色也为之一变。他在伊犁过中秋时有诗:“雪月天山皎夜光,边声惯听唱伊凉②。孤村白酒愁无奈,隔院红裙乐未央。”他出嘉峪关时感慨:“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毛泽东很喜欢这首诗,曾抄写,现还挂在人民大会堂的甘肃厅。就是毛泽东一到西部,其诗也有“长空雁叫霜晨月”式的悲凉。‎ ‎④西北我去过多次,西北月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20世纪80年代初,石河子是一片刚开发的绿洲,全市人口平均年龄才20多岁,充满朝气。我在那里采访并过中秋,月光中的农垦新城像一位熟睡的少女。20世纪90年代访伊犁,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前几年还去过一次帕米尔高原,群山起伏,明月朗照,我已分不清这是地上的山还是月亮中的山。‎ ‎⑤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就是因为它照到了西北,照进了我的心房。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 ‎⑥明月出天山,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 ‎(选文有改动)‎ ‎【注】①卢纶:唐代诗人,其诗多写军旅生活,风格雄浑,情调慷慨。②伊凉:古曲调名,指《伊州》《凉州》二曲。‎ ‎9.依据选文,分别概括一般人、李白、“我”和卢纶等人,对月亮的不同印象和感受。(4分)‎ ‎10.联系上下文,说出第②段中“心境的另一扇窗户”的具体含义。(2分)‎ ‎11.品味语言。(4分)‎ ‎(1)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 ‎1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3分)‎ ‎(二)旅行的意义 材料一:旅行是消除无知和仇恨的最好方法。‎ ‎——马克·吐温 材料二:旅行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旅游天地》‎ 旅行的目的不一,有的颇为严肃,是为了增长见闻,恢宏胸襟,简直是教育的延长。台湾各大学例有毕业旅行,游山玩水的意味甚于文化的巡礼,游迹也不可能太远。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司马迁二十岁“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也是一程具有文化意义的壮游。苏辙认为司马迁文有奇气,得之于游历,所以他自己也要“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值得注意的是:苏辙自言对高山的观赏,是“恣观”。恣,正是尽情的意思。中国人面对大自然,确乎尽情尽兴,甚至在贬官远谪之际,仍能像柳宗元那样“自肆于山水间”。徐文长不得志,也“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恣也好,肆也好,都说明游览的尽情。柳宗元初登西山,流连忘返以至昏暮,“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游兴到了这个地步,也真可以忘忧了。‎ 但是许多人旅行只是为了乐趣,为了自由自在,逍遥容与。中国人说“流水不腐”,西方人说“滚石无苔”,都因为一直在动的关系。最浪漫的该是小说家斯蒂文斯了。他在《驴背行》里宣称:“至于我,旅行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哪里,只是为了前进。我是为旅行而旅行。最要紧的是不要停下来。”在《浪子吟》里他说得更加洒脱:“我只要头上有天,脚下有路。”至于旅行的方式,当然不一而足。有良伴同行诚然是一大快事,不过这种人太难求了。就算能找得到,财力和体力也要相当,又要同时有暇,何况路远人疲,日子一久,就算是两个圣人恐怕也难以相忍。倒是尊卑有序的主仆或者师徒一同上路,像“吉诃德先生”或《西游记》里的关系,比较容易持久。也难怪潘耒要说“群游不久”。西方的作家也主张独游。吉普林认为独游才走得快。杰佛逊也认为:独游比较有益,因为较多思索。‎ ‎——节选自余光中的《何以解忧》‎ 材料三: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 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节选自梁衡的《壶口瀑布》‎ 材料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期期间,某初中生随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他从沈阳出发,途径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到了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崔颢在浩渺烟波中眺望故乡的身影。‎ ‎13.对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之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 B.作者认为,台湾各大学的毕业旅行,目的不在于游山玩水而在于文化的巡礼。‎ C.据《元和郡县图志》所载,现在壶口的位置比当年向上游推了1500米。‎ D.游人到杭州西湖,漫步于白堤柳岸,会感受到白居易勤政爱民的情怀。‎ ‎14.材料二中,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旅行的目的,有时是为了增长见闻,恢宏胸襟,是教育的延长。‎ B.许多人旅行只是为了自由自在,逍遥快活,感受旅行更多的乐趣。‎ C.旅行途中最好有旅伴同行,有许多交流思想的机会,发现世界的美好。‎ D.古人游历名川大山,可谓是尽情尽兴,在遭贬谪之际,仍能恣情山水。‎ ‎15.从材料三中找出表达作者感受的文字,并说说你的理解。(4分)‎ ‎16.请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旅行的意义的认识。(4分)‎ ‎(三)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摘自《今晚报》)‎ ‎17.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8.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3分)‎ ‎19.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20.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良好教养的?(至少从两个角度来谈)(4分)‎ 三、作文(50分)‎ ‎21.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将题目《走,让我们一起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人生总有很多相遇。与他人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自然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遇,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以“相遇”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人名等信息;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资料: 286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