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
@
学习目标
1.
能够熟读背诵本文。
2.
小组合作,翻译并理解课文内容。
3.
当堂训练,积累掌握文中重点词句
。
了解经典
四书
:《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
:《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
虽有嘉肴
》
节选
《
学记
》
。
《
学记
》
是
《
礼记
》
中的一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
礼记
》
又名
《
小戴礼记
》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
戴圣
编撰。
嘉
肴
(
)
旨
( )
弗
学( ) 自
强
(
)
教学相
长
( )
兑
命(
)
学
学半( )
yáo
qiǎng
yuè
xi
à
o
zhǎng
fú
zhǐ
预 习 检 测
解释下列字词
虽:
旨:
至道:
善:
困:
是故:
自反
:
自强:
即使
味美
最好的道理
好处
困惑
所以
自我反思
自我勉励
虽有嘉肴
虽有
/
嘉肴,弗食,不知
/
其旨也;
虽有
/
至道,弗学,不知
/
其善也。
是故
/
学
/
然后知不足,教
/
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
/
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
/
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
/
相长也。
《
兑命
》
曰:“学
/
学半。”
其
/
此之谓乎?
有味的诵读
有味
的
译读
翻译原则
:
逐字译文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增添删补
虽
有
嘉肴
,弗
食
,不知其
旨
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
;
虽有
至道
,弗学,不知其
善
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
。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
译文
知不足,然后能
自反
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
知困,然后能
自强
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故
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
《
兑命
》
曰:“
学
学半。 ”
《
兑命
》
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其此之谓乎
?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
有味的研读
1
、你能否找到文章的中心观点句?
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教学相长也
2
、作者既要阐述“教学相长”这个观点,为什么开篇先写“嘉肴”“至道”?这样有什么好处?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 “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做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推理的方法叫做
类比推理。
3.
引用
《
兑命
》
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
兑命
》
中的话作为引用论证来讲道理,说明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性,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来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结构脉络
嘉肴弗食 不知其旨
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 不足自反
教后知困 知困自强
教学相长
类比引入
逐层论证
——
学学半,此之谓
引用作结
实践出真知
学习很重要
拓展延伸
李明是班上的学习尖子,可当同学们学习上有疑难问题问他时,他因担心花费时间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而不情愿回答。假如你是李明的好朋友,如何结合《虽有嘉肴》一课中“教学相长”的道理,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他乐意解答同学们的疑难问题呢?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参考:
背诵展示
虽有
,弗
,不知其
;虽有
,弗
,不知
。是故学
,教
。知不足,
;知困,
。故曰:
也。
《
兑命
》
曰:
“ 。”
其
?
名句积累
1、学习过程五步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
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
或失则易
,
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