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
破山寺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
寺指兴福寺,是南宋时候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改建的,到了唐朝时期已属于古寺
后禅院:僧人居住的地方
作者简介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籍贯、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越。
背景介绍
诗人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见到旭日初升,光照山林,又穿过寺中竹间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面对着这优美的盛景,作者慨然命笔,写出这寄托自己情怀的诗篇。
听
•读
题
/
破山寺
/
后禅院
常建
清晨
/
入古寺,初日
/
照高林。
曲径
/
通幽处,禅房
/
花木深。
山光
/
悦鸟性,潭影
/
空人心。
万籁
/
此都寂,但余
/
钟磬音
首联: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首联: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说明他对佛门圣地的向往之切。
清晨
古寺
首联: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高林”即“丛林”一语双关,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出礼赞佛宇之情
高林
首联: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突出了破山寺的优雅和宁静。
首联既点题,有突出一个“静”字
“
静
”
颔联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颔联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曲”“幽”“深”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引发人丰富的联想和思绪,暗示意义多于现实意义
曲
幽
深
颔联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盛,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的表现出僧侣们内心深处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成语:曲径通幽
颈联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颈联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悦”“空”,是使动用法“使……悦”“使……空”,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
悦
空
颈联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诗人以动写静以鸟儿衬托山谷的幽静,表面上写鸟、山,实际上是写人,诗人赋予了鸟儿的情感,借鸟儿抒发自己内心感受。“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尾联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尾联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尾联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出破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成语:万籁俱寂
中心思想
这首诗以凝练简洁地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