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枣儿》
学 科: 语文
执教教师:
执教班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枣儿》是九年级下册第五元第三篇文章,它是一个话剧小品。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述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它的象征性。因此,教读这个话剧小品,重在领悟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情分析
长期以来,语文课本中的戏剧文本成了鸡肋都不如的摆设,教材必选,教学未必教,考试绝不考。学生对于戏剧文本的学习与欣赏自然比较陌生,本课教学力图从戏剧文本本身的特点出发,从语文教学的文学性定位着眼,侧重剧本的文学欣赏,而非话剧的表演。九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学欣赏的能力,生活阅历也相对较丰富,情感的体验与感悟也较七、八年级学生深刻一些,这都为戏剧的阅读和欣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把握文中枣儿的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中人物矛盾冲突。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矛盾冲突。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准备
1.印发学案,布置学生预习。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三、再读课文,把握冲突
四、品味语言,感悟内涵
五、畅谈看法,言说心声
1、谈话导入:
父亲或者母亲在外地工作的请举手。过年的时候,出门在外的他们都会回家与亲人团聚。
2、播放微课视频。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什么?
学生结合课文回答
2、看一看书找找有关枣儿的故事。
学生发言,概括故事,教师点拨。
预设: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3、为这场话剧拟一张海报
(“编剧 剧情 主要人物 精彩看点 上演时间 导演 演员 ”)
1、介绍有关“矛盾冲突”的理论知识。
课件显示。
2、文章里的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呢?冲突的双方是谁呢?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呢?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走与留、等待与不归)
3、分角色朗读高潮部分“等待与不归”。
指导学生关注“舞台说明”,读好人物台词。
1、巧克力象征什么呢?枣儿又象征什么?
预设:巧克力代表新奇的事物,象征现代生活。
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发表于《剧本》1999第一期)
预设:真正的矛盾之源是“开拓生活与留恋家园”。
1、一种是守着枣儿,清贫而温馨;一种是追寻巧克力,而与亲人分别,大家更喜欢哪一种?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真实的想法。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2、师总结,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
板书设计:
枣 儿
矛盾冲突:走与留 等待与不归 开拓生活与留恋家园
(枣儿)象征:亲情 故乡 传统生活 精神家园
课后作业:
1.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妈妈编发一条短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2.将本篇话剧改编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