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上海市静安区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ID:556025

大小:9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静安区2017届高三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2017.04‎ 一 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言者无罪,               。(《诗经.大序》)(1分)‎ ‎(2)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1分)‎ ‎(3)窗含西岭千秋雪,               。(杜甫《绝句》)(1分)‎ ‎(4)贾谊在《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苏洵在《六国论》中揭示六国被秦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2分)‎ ‎2.按要求选择。(5分)‎ ‎(1)在集体婚礼上,夸赞两位新娘子最合适的一句话是(      )(2分)‎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花羞月之貌。  .‎ C.一个是观音转世,一个是仙女下凡。‎ D.一个是天下第一,一个是举世无双。  •‎ ‎(2)某班同学写了一份请柬,邀请老师参加班级举行的晚会,以下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我们敬请您参加我班的晚会,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望按时光临。中/华-资*源%库 B.我们荣幸地邀请您参加我班的晚会,敬望守约出席。‎ C.您被邀请参加我班的晚会,特呈此柬,敬望光临。‎ D.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我班的晚会,特呈此柬,敬望光临。‎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8题。(18分)‎ ‎①千百年来,“偏见”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在人们心目中,偏见就意味着错误,是思想认识的大敌,因此,人人都不应当有偏见。偏见是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各个领域的思想家无不以扫除偏见为己任,以便达到无偏见的认识。在人们心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 的观念:偏见是应当消除而且是可以消除的。‎ ‎②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各种相关理论特别是哲学真理观的发展,传统的偏见观开始动摇,人们日益意识到偏见是普遍存在的。美国科学史家萨顿经过一番考察后指出:“即使是掌握最伟大真理的英雄,也不能完全摆脱偏见的束缚。”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则提出:人的见解是受利益驱动的,而利益上的差异必然要导致偏见的产生,因此,“理智是充满偏见的”。对传统偏见观抨击得最激烈的,当推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在伽达默尔看来,偏见不同于错误,“偏见”不应当是贬义词,然而历史上人们总是对偏见口诛笔伐使偏见蒙受了千百年的不白之冤。伽达莫尔明确提出:现在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 ‎③现代思想家十分注重对偏见根源的探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有条件的,人对事物的理解要受“理解的前结构”的制约,如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 风俗习惯和他所从属的民族心理结构等等,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偏见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 ‎④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是人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一切理解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偏见 是人的视界,真正的理解过程是视界融合的过程,即解释者的偏见与被解释者的内容相融合并产生意义的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合理的偏见”,另一类是“盲目的偏见”。合理的偏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它是由历史传统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中,传统是我们无法超趣的东西,而接受了传统也就意 味着看问题有了自身的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因此合理的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而盲目的偏见则是由于认识上的主观性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轻率下结论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偏见是应当克服而且是可以克服的。‎ ‎⑤许多思想家都十分强调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接受的东西,而语言又带有民族性。语言中的一些成语本身就是浓缩的价值判断,例如我们汉语中所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都体现了民族的价值取向,接受了这些东西,自己的思想也就有了偏见。‎ ‎⑥现代人的偏见观与真理观的演变是一致的。现代真理观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绝对真理观进行冲击的基础上的。以前人们总以为,有些理论,特别是有些自然科学理论是可以绝对正确即无条件正确的。在不少人心目中,数学就是这种绝对正确的理论,然而这种绝对化的观念在许多哲学家的冲击下一步步瓦解了。许多科学界人士,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任何科学碴论都无法达到绝对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理论也都是带有片面性或偏见性的。正如西方著名科学社会学家李克特指出的那样:“作为科学的参与者,科学家们在描述科学时会有偏见,其方式就如同其他人在描述他们参与其中的现象时通常会有偏见一 样。”‎ ‎⑦总之,在偏见问题上,现代思想家要求人们树立新观念。实释上,这种偏见观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物。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多元化必然要产生思想的多元化和对权威的反抗,而对权威思想的反叛使人们对所谓绝对的全面性不再抱有幻想,这就必然导致将偏见普遍化、合法化的现代偏見观。‎ ‎3.第②段引述了三个人的观点,请分析它们有什么不同。(4分)‎ ‎4.“语言中的一些语本身就是浓缩的价值判断”,请再举一例,并略作说明。(2分)‎ ‎5.下列判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引用名人的观点为“偏见”正名。‎ B.第③段揭示“偏见”产生的根源。‎ C.第④段说明“偏见”的两种类型。‎ D.第⑤段强调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 ‎6.简述本文的文体特征。(4分)‎ ‎7.读罢此文,谈谈你对“偏见”的感悟。(4分)‎ ‎8.如果替选文取一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   A.论偏见      B.现代人的偏见观  C.浅谈偏见  D.偏见之我见 ‎(二)阅读下文,完成9一12题。(16分)‎ 套袖 铁凝 ‎①插队时,邻家姑娘总帮我们做针线。她话不多,手巧,全村妇女绣枕头、纳鞋底,几乎都用她出的花样。姑娘常年戴一副素净的套袖,显得勤快、干练。‎ ‎②不久,她也送我一副布套袖,告诉我说,戴上它,省衣服。我没有省衣服的概念,戴上后只觉得多了一层从姑娘身上感觉过的气质。另外,冬春两季,冀中平原多风,有了套袖,黄风就灌不进袖筒了。‎ ‎③我戴着套袖赶集,买菜籽、碱面;戴着套袖去公社参加“三夏”动员会;戴着套袖起猪圈,推碾子,摘棉花,下山药窑,烫四十个人吃的棒子面……‎ ‎④我回城了。要办各种手续,戴着那副套袖东奔西跑,在各种纸片上盖过二十多枚公章。后来手续办完了,我的花套袖就没了。它丢得很自然,不知不觉。‎ ‎⑤以后,在熟悉或陌生的环境里,我又见过很多戴套袖的人:严谨的银行出纳,结实的卖肉师傅,托儿所阿姨,传达室老伯,印刷厂捡字工,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工作的需要啊,我想。‎ ‎⑥我没有想过我那副花袖套。‎ ‎⑦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因事去天津。行前朋友嘱我带封信给孙犁老师。我脸上竟显出了难色,我怕见大作家,尽管他时优美篇章有些我几乎可以背诵。我还听人说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也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叫得都不顺畅。向我介绍孙犁同志很注意细节的渲染,而细节是最能给人以印象的。我怎么也忘不掉这点:连孙犁的鸟都怕孙犁。‎ ‎⑧我带了信,终于走进了孙犁老师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了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 ‎⑨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先看到老人的侧面,就猜出了那是谁。‎ ‎⑩看见我,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⑪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目光很少朝你直视, 你却时时感觉到他的关注。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写作、工作情况。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    ⑫再次见到孙犁老师,是疋那天很冷,还刮着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老师迎过来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 ‎⑬“您是见老。”我说。‎ ‎⑭接着我便发现,孙犁老师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套袖的颜色是凝重的,但人却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 ‎⑮我又见孙犁老师,是和六七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子,也没糊窗缝,正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还是先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 ‎⑯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却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次我才意识到, 戴套袖并不是老人的临时“武装”。‎ ‎⑰一副棉花套袖,到底联系着什么,我说不清。我没问过孙犁老师为什么总戴着套袖。 也许,他也会说是为了爱护衣服,但我深信,孙犁老师珍爱的不仅仅是衣服。不然,为什么一位山里老人的靛蓝衣裤,就能引他写出《山地回忆》那样的名篇?尽管《山地回忆》里的一切和套袖并无联系,但它联系着织布、买布。作家没有忘记,战争年代山里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为他缝过一双结实的布袜子。而作家更珍爱的,是那女孩子为他缝制袜子所付出的劳动和在这劳动中倾注的难以估价的感情,展现的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天性。是这种感情和天性,滋养着作家的心灵。‎ ‎⑱正月已近。“正月里来是新春”,春天是开拓、创造的季节。春天永远属于勤劳、 质朴、潜心创造着的人。春天离珍惜它的人最近。‎ ‎9.有人建议将①-⑥段删去,请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4分)‎ ‎ ‎ ‎10.联系下文,请评析第⑦段写法上的特点。(3分)‎ ‎ ‎ ‎11.文题“套袖”,除了是本文的线索,它显然与主旨有关。请分析“套袖”与本文主旨的关系。(2分)‎ ‎12.捡豆子,糊窗缝,写作,——文中的孙犁所做的三件事。请从选材的角度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 ‎13.邻家姑娘“素净”的套袖,“我”的“花”套袖,孙犁“青色棉布”套袖......对此,请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4分)‎ ‎ ‎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成第14一16题。(8分)‎ ‎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 苏轼①‎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溥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②初来倶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③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注】①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为接近其弟苏辙,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该词为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所作。②二陆: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此以“二陆”比自己及弟辙。③“用舍”二句:任用与否在朝廷,抱负施展与否在自己。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 ‎14.填入横线上的本词词牌名应该是(   )。(1分)‎ ‎  A.念奴娇  B.沁园春   C.破阵子  D.声声慢 ‎15.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词作一开头,便绘声绘色地画出了一幅旅途早行图。‎ ‎   B.“二陆”借指作者和其弟苏辙,“笔头千字,胸中万卷”指他们的才华,“致君尧舜”指他们的政治理想。‎ ‎   C.“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相近; 但前者比后者更耐人寻味。‎ ‎   D.全词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统一,诗、文、经、史融会贯通,表现了东坡词的特有风格。‎ ‎16.本词调,多用四言句,还穿插了几个长短句。请结合全词内容,赏析这一特点。(4分)‎ ‎ ‎ ‎(四)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4分)‎ 吾母姓钟氏,十八归先府君。府君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橐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府君由是计复 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每指一字,先外祖则满引一觥,数指之后,乃陶然捋须大笑,举觞自呼曰:“不 意阿丈乃有此女! ”记母教检时,组绣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检坐膝下读之。儿 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 ”鸡鸣卧焉。庚戌,外祖母病且笃,母侍之,凡汤药饮食,必母亲尝之而后进。外祖母濒危,泣曰:“女本弱, 今劳瘁过诸兄,惫矣。他日婿归,为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其善诱之!”语迄而 卒。十岁,父归。越一载,复携母及铃,偕游燕秦赵魏齐梁吴楚间。先府君苟有过,母必 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 ”府君数颔之。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 十。明年娶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 ‎                                (节选自蒋示铨《〈鸡鸣夜课图〉记》)‎ ‎4.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十八年归先府君                      ‎ ‎②盘疊间未尝有脸色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恨不见女子成立。   B母必正色婉言规。‎ B明年娶张氏。      D母女视之。‎ ‎6. 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 B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 C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 D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 ‎7.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8. 本文表现了钟氏怎样的品格?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 ‎ ‎ ‎(五)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4分)‎ ‎①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 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若齐、梁綺语,宋人抟合成句之出处,®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自发,此之谓小家数, 总在圈缋中求活计也。②‎ ‎②以意为主,势次之。势者,意中之神理也。唯谢康乐为能取势,宛转屈伸,以求尽 其意;意已尽则止,殆无剩语;夭矫连蜷,烟云缭绕,乃真龙非画龙也。‎ ‎③诗文俱有主宾。无主之宾,谓之乌合。俗论以比为宾,以赋为主;以反为宾,以正 为主,皆塾师赚童子死法口。a立一主以待宾,宾无非主之宾者,乃俱有情而相決洽。若 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于贾岛何与? “湘潭云尽暮烟出,巴蜀雪消春水来”, 于许浑奚涉?皆乌合也。“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得主矣,尚有痕迹。“花迎剑佩 星初落”,则宾主历然,熔合一片。‎ ‎                                                   节选自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注)①宋人论诗,字字求出处。②在狭小的圈子里讨生活。③意为见识浅,方法笨。‎ ‎22.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1分)‎ A耶     B.也        C.耳          D.矣 ‎9. 简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 ‎ ‎10. 概括选文每段的主要观点(用自己的话)。(3分)‎ ‎①                                          ‎ ‎②                                          ‎ ‎③                                          ‎ ‎11.  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主”与“宾”即主次关系,只有确立主旨,次要内容才有意义。‎ B“主”与“宾”即情景关系,以情驭景,方能情景交融成为一体。‎ C“主”与“宾”即主次关系,次要内容离开主要内容没有意义。‎ D“主”与“宾”即情景关系,单纯的景物是没有价值的。‎ ‎26.请举例分析运用比喻说理的作用。(4分)‎ ‎ ‎ 二写作70分 ‎27.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一位先哲说,人的一生应努力追求这样的境界:为人如山,处事若水。‎ 参考答案:‎ 一、(10分)‎ ‎1、(1)闻者足戒   (2)学然后知不足 (3)门泊东吴万里船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弊在赂秦(或: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5分,每空1分)‎ ‎2、(1)B(2分)   (2)D(3分)‎ 二、(70分)‎ ‎(一)(18分)‎ ‎3、(4分)侧重点不同。(1分)分别强调了:伟人有偏见;(1分)所有人有偏见;(1分)为偏见“平反”(或“正名”)(1分)。‎ ‎4、(2分)示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1分)。在强调环境与人对自身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时,未免过于绝对化。(1分)‎ ‎5、C(2分)‎ ‎6、(4分)要点:选文是一篇阐释性的议论文。语言简洁;结构整齐;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答对1点得1分)‎ ‎7、(4分)示例:这是一篇耳目一新的文章,它颠覆了我们对“偏见”的传统的看法(1分),它使我认识到:所有的人都有偏见;偏见不再是个“贬义词”,偏见也有其特有的作用和价值(对1点得1分)。‎ ‎8、(2分)C ‎(二)(16分)‎ ‎9.(4分)不同意(1分)。①-⑥段交代了“套袖”的来历及“我”与“套袖”的渊源,揭示了“套袖”的内涵(1分)。如果删去,显得突兀(1分)。“套袖”与“邻家姑娘”与“我”与普通劳动者……设计这些内容更符合散文的写法,更能体现“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1分)‎ 同意(1分)。这样做使得本文聚焦于“我”与作家的三次交往上,内容更集中(1分),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1分),文章的结构也更紧凑(1分)。‎ ‎10.(3分)这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写法(1分)。先写作家的“严厉”,为下文表现作家的“平易近人”作渲染铺垫(1分);这种反差,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分)。‎ ‎11.(2分)本文的主旨是通过一系列人物形象来表现的,而“袖套”是二者之间的媒介物(1分);“袖套”本身又有丰富的内涵,因而又成了主旨的意象物(1分)。‎ ‎12.(3分)前两件事是选择了生活中的平常事,反映了作家平易、朴素、节俭(1分);第三件表明人物的职业身份(1分)。这些材料,是经过作者的精心挑选,在寻常与不寻常的交融中显示了“大作家”的人格魅力(1分)。‎ ‎(4分)“袖套”之于不同的主人,有不同的颜色、花色、质地。(1分)“素净”显示了姑娘的朴素、干练的自然美(1分),“青色棉布”表现了作家的本色美(1分),一个“花”字,又尽显出“我”作为一个城市女性爱美的心态(1分)。‎ ‎(三)(8分)‎ ‎14.B(2分)‎ ‎15.C(2分)‎ ‎16.(4分)要点:(1)本词多用四言句,句式对仗工整;在整句间又穿插几个长短句,参差错落;(2)全词节奏明快,开合自如,富有变化;(3)造成了跌宕起伏、排山倒海的气势,显示了东坡词的豪放风格。(对1点得1分)‎ 示例:(1)如上片写景,七个四言句,前三个句式相同,三脚并立;后四句由“渐”字领起,贯穿到底,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旅行早行图。‎ ‎     (2)如下片八个四言句略有变化,“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自成对仗;开头两句长短叙事,承接上片结句“往事”,后用四个四字句铺排议论,最后一个三字句停顿蓄势,“但”字提携、转折。(例子1分)‎ ‎(四)(14分)‎ ‎17.(2分)1嫁给(或:女子出嫁)   2节俭;吝惜 ‎18.B(2分)‎ ‎19.A(2分)‎ ‎20.(4分)(父亲)有时恼怒不听(母亲)规劝,(母亲)就暂停下来,等到(父亲)怒气稍微消解,又尽力劝说,直到(父亲)接收后才停止。‎ ‎21.(4分)要点:作为妻子,她为人大方,相夫教子;作为女儿,她知书聪慧,恪守孝道;作为母亲,她教子有方,非常严格;作为婆婆,她教媳持家,如同己出。(答对1点得1分)‎ ‎(五)(14分)‎ ‎22.C(1分)     ‎ ‎23.(4分)展示飞龙腾云驾雾的动态(2分),显示其非凡的气势(2分)。‎ ‎24.(3分)1诗文以“意”为主;2诗文以“势”为辅;3诗文要分主次。(1点1分)‎ ‎25.C(2分)‎ ‎26.(4分)作用有二:其一,将道理说得形象生动;其二,将道理说得浅显明白。‎ 示例:第1段中“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将诗文喻为一支军队,“意”是统帅,如果没有统帅,则为“乌合之众”。这种说理,就突出了“意”在诗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浅显明了。(例子1分,“作用”2分,文字1分)‎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