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6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ID:556214

大小:127.5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0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酵(jiào) 荫庇(yīn)  贮藏(zhù) 忍俊不禁(jīn) ‎ B.麻痹(pì)  愚蠢(yú)  胚牙(pēi)  惟妙惟肖(xiào) ‎ C.窥视(kuī) 吮吸(shún) 虐待(nuè)  随声附和(hè) ‎ D.取缔(dì)  矩形(jǔ)  尽管(jǐn)  死心塌地(tā)‎ ‎2.(2分)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辞世了,读者们深感惋惜,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对这位平和从容的老人的哀悼之情。 ‎ B.青春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资本,你可以凭着巨大的潜力,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 C.做人一生,为人处事,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行一路,毫情壮志,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 D.白杨树摇曳的身姿雄伟挺拔,野葡萄曼妙倩影婀娜多姿,他们各有各的风采,却相依相伴。‎ ‎3.(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走在呼啸的山风里,去与冬天较量,让残酷______你多彩的青春,让挫折______的灵魂,莫让失败______你不灭的韧性,让寒风吹乱你的黑发,让酷霜降临你的肩头,然后去谱写青春的雄浑。‎ ‎②新媒体______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______,他无法替代诵读经典所能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收获,新媒体______丰富了我们的阅读方式,但不会彻底颠覆我们的阅读习惯。‎ A.①铸造 雕塑 摧毁  ②能够 只是 但是 ‎ B.①雕塑 摧毁 铸造  ②只是 但是 能够 ‎ C.①摧毁 铸造 雕塑  ②但是 能够 只是 ‎ D.①雕塑 铸造 摧毁  ②能够 但是 只是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雾霾让人变丑”的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相关专家赞同这种说法有些绝对或者夸张。 ‎ 第32页(共32页)‎ B.我们有必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不要让我们的言行因一时疏忽而伤害了亲人、朋友。 ‎ C.我们不反对不让流行的网络语言进入汉语的传统家庭,但要注意汉字的规范,不能玷污汉字的纯洁,削减汉语的魅力。 ‎ D.如果我们在外出旅游的时候,能够摒弃随意车窗抛物等不良的陋习,我们的家园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5.(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的班长李岩成绩特别优秀,在体育、文艺等方面都技高一筹,所有赛事都是首当其冲。 ‎ B.有些人很是冷漠,对于一些公益活动,往往无动于衷,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往往是袖手旁观。 ‎ C.我们三人虽赞赏橘子的色泽艳美,但谁也不曾伸出手,反而秉持少女的谦让与矜持,不约而同转步离开那棵华丽的橘树。 ‎ D.他们是历史舞台上的中流砥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奏响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0分)‎ ‎6.(2分)名著阅读填空。‎ ‎ 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如来递与菩萨的三个箍儿,紧箍咒用来收服了孙悟空,另外的两个箍儿分别用来收服了   和   。‎ ‎7.(2分)将下面文字用楷体准确、规范的抄写在田字格内。‎ 有才必韬藏  为学无间断 ‎8.(2分)口语交际。‎ 语文老师一致号召大家阅读名著原文。小明说:“原著那么长,哪有时间读啊?考试时就2分,花那么多时间去读它,真不划算!”你该怎么劝说他呢?‎ ‎9.(2分)最后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上文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第32页(共32页)‎ 大自然中的生命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重重阻碍:一棵小草,只有突破冻土的压抑,才能装点绿满园野的春色;一匹骏马,只有突破樊篱的禁锢,才能显示驰骋大漠的气概;   ,   ,   。‎ ‎10.(12分)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1)蒹葭萋萋,   。《诗经》‎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   ,谁家新燕作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月》)‎ ‎(5)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6)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9)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10)   ,出者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11)辛弃疾的词中既有金戈铁马纵横驰骋,又有坎坷多舛的慷慨悲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此人非常渴望建功业,青史留名的句子是:   ,   。‎ 二、阅读(满分60分)‎ ‎11.(1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 ‎ 庆历中,议弛①茶盐之禁及减商税。范文正以为不可: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贾之利耳,行②于商贾未甚有害也;今国用③未减,岁入不可阙④,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余,当先宽⑤赋役;然后及商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其议遂寝。‎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弛:放开。②行:指对商人实行赋税。③国用:国家的开支。④阙:同“缺”‎ 第32页(共32页)‎ ‎,缺少。⑤宽:放宽。⑥寝:终止。‎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   ‎ ‎②吾谁与归   ‎ ‎③但分减商贾之利耳   ‎ ‎④其议遂寝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 ‎(3)概括乙文主要内容,乙文内容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12.(19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这一锅汤 翟敬宜 ‎①妈妈爱煮汤,深信“先喝汤,胃不伤”,菜色再简单,汤不可缺。妈绝对是有天分的家厨,再简单的汤进了她的锅,美味立刻向上加乘。以家常的玉米排骨汤来说,她嫌排骨油重,用乌骨鸡脚代替,再多加一个西红柿,汤色更清美,还多了讨喜的微酸与胶原蛋白。‎ ‎②费工的当属除夕团圆饭的一品锅,那可是年度压轴戏。鸡汤当底,海参、花枝鱼、鲜笋丝、鹌鹑蛋……好料结伴来,但绝不加芋头,以免浊了小清新。锅一上桌,就是爸从口袋摸出压岁钱的时候。香气与热气,把一大家子暖暖团在一起。‎ ‎③一年年过去,吃一品锅的人变少了。哥哥们在海外成家,还在父母身边的只剩出嫁的女儿。我的运气太好,婆婆全面包容长媳的任性,让我得以在除夕夜回娘家守着一品锅,还不断带来新吃客,先半子,再孙子。外孙对姥姥的汤超迷恋,好汤煲粥,小小孩一口气碗底朝天,毫不啰唆。‎ ‎④对于我的拒绝长大,老天终究给了一个大警示。妈病倒了,两个月来回检查被确诊为胃癌晚期。手术加化疗让她的胃口与体力尽失,看到饭菜就皱眉,遑论下厨。她的洁净厨房让给了钟点工、回娘家的我和不再远庖厨的老爸。‎ ‎⑤眼看钟点工的菜不合妈胃口,爸又实在上不了手,老买外食也不是办法,青黄不接之际,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在家做实验,猛看食谱外加想象力,勉强做出接近妈妈风格的汤。但火候跟调味的掌控太差,滋味如何,我心中有数。‎ 第32页(共32页)‎ ‎⑥“一点都不像姥姥做的!”负责试喝的儿子每次都说中要害,但妈总是很捧场地多喝半碗。好在新来的煮饭阿姨厨艺好多了,妈终于不必再忍受女儿做的汤。‎ ‎⑦曾经,我想过把妈的汤谱一道道记下来,但时间没站在我这边。她的病情很快恶化,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我只能尽量陪她,提防着任何的猝不及防。‎ ‎⑧有一天,她嘴里尽是我听不懂的话,我知道死亡可能逼近了,紧急联系护理师,决定次日送她住院。中午时,妈突然字字清楚地对我说:“我想吃饭。”‎ ‎⑨直觉告诉我,这顿饭,我得自己做。七手八脚地做了不辣的咖喱鸡饭,想着妈吃不下,重口味的比较开胃。我把饭端到床边,一口口喂她,见她勉强咀嚼吞咽,突然想起怎么忘了做汤,妈习惯要先喝汤的呀!‎ ‎⑩饭才吃了几口,妈就不肯嚼了,我用棉花棒替她清了口腔,出门上班,打算跟公司多请几天假。道再见时,妈抬手向我挥了两下。‎ ‎⑪傍晚,我的手机响起,来电显示“爸妈家”。通话键一按,手机那头传来爸爸悲切的嘶喊。‎ ‎⑫多年来,我庆幸着那天中午亲手做了饭,却后悔着为何要上班,不多留一会儿替她煮碗汤。‎ ‎⑬妈走后,寂寞的爸体力日衰,再也不下厨,也不想习惯阿姨做的菜,开始在餐厅外食,除夕夜也喊我们一块儿上饭店。直到前年的年夜饭,他虚弱得出不了门,我决定把大菜交给外卖,卷起袖子,做几道妈常做的菜。‎ ‎⑭我做菜很慢,脾气很大,绷紧神经怕出错,谁都不准来打扰。站了一整天,我做了如意菜、蒜薹炒腊肉、青蒜拌莴笋,以及大年初一早上爸要吃的茶叶蛋、韭菜饺子和煎年糕。腰酸腿麻地端到爸家,瘦削的老人笑眯了眼。只是,菜肴摆满了一桌,正中间是买来的佛跳墙,不是一品锅。没人想点破。‎ ‎⑮我好想完美复制一品锅,但太明白自己的能力。一如妈走后的每个腊月初八,我都想做咸腊八粥给爸吃,那是我们的私房粥,全球没处买,网络找不到,可我就是记不清,那一锅神秘的美满丰盛的粥,妈到底是用了几种米粮、多少种食材?‎ ‎⑯前年5月,爸也走了。原本对做菜缺乏兴趣的我,开始注意到自己的一个转变。只要走进厨房开始炖汤,锅里的丝丝香气就像蒸气熨斗,可以神奇地抚平我的压力与焦躁。‎ ‎⑰炉边的我竟然不再紧绷暴跳了。会不会是妈妈在对我说:“妹妹啊,这是你煮的汤,你不必做得跟我一样,就用你的想法,做出你的味道,让孩子永远记得……”放松后,汤变好喝了,于是我又做了疙瘩汤。儿子惊讶地望着我,说:“妈,像耶!”‎ 第32页(共32页)‎ ‎⑱平静无波的汤,内敛的表情藏着海一般的深情,无边无际,永远宽容,让接下汤锅的下一代真实体会,传承并非复制,而是情感的延续。细火慢炖的滋味或有不同,但永远不变的是那一锅入魂、无从仿冒的独家真爱。‎ ‎(1)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3分)‎ 时间 事件 ‎“我”的情感 ‎   ‎ 母亲擅长煮汤,家人分享 喜爱、享受、依赖 母亲生病的时候 ‎   ‎ 焦急、无奈、愧疚 父母去世后 ‎“我”做出了有自己味道的汤 ‎   ‎ ‎(2)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香气与热气,把一家子暖暖团在一起。(第②段)‎ ‎②但妈总是很捧场地多喝半碗。(第⑥段)‎ ‎③对第⑯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 ‎(3)文中有三处对儿子进行了描写,请分析其作用。(3分)‎ ‎(4)概括文中妈妈的性格特点。(3分)‎ ‎(5)结合文意,谈谈对结尾段“传承并非复制,而是情感的延续”这句话的理解。(3分)‎ ‎13.(17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废旧手机:被忽视的“资源”‎ 王元元 ‎①据统计,中国90%以上的废旧手机没有进入回收渠道;进入回收渠道的废旧手机中99%没有经过环保处理,流入了贵屿这样的地方,带来严重污染。‎ ‎②并非所有的废旧手机都是完全无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能够二次使用。只需进行简单处理便可二次售卖。‎ ‎③一部回收价格200元的智能手机,翻新后卖出的价格在1000元左右。利润高达400%。‎ ‎④那些完全报废的手机则通过地下交易流入了贵屿这样的地方。贵屿采取的处理方式是最原始的焚烧,通过焚烧将电子产品中的金、银等贵重金属提炼出来,而焚烧后的电子产品废料则以掩埋的方式就地解决。废旧手机并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反而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第32页(共32页)‎ ‎⑤而电子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是公认的一类剧毒物质,其毒性相当于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可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导致癌症。‎ ‎⑥公开报道显示,贵屿当地空气中二噁英含量是国家标准的60~140倍,儿童支气管哮喘病比例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新生儿血镉水平是全国的15倍。‎ ‎⑦其中手机液晶显示屏的主要成分﹣﹣金属铟和玻璃金属铟和玻璃都极具利用价值。 线路板是废旧手机中最具回收价值的部件。线路板含有金、银、铜等贵金属和镍等有色金属,研究发现,一吨手机线路板能产生450~‎800克黄金、4000~‎7000克银。‎ ‎⑧有人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如果一部手机拆解后以电子垃圾形式售卖的话,最高可卖2.21元,其中最值钱的电路板大约1.95元。按照这个价格,1吨(约6700部)废旧手机约值14807元,而1吨废旧手机中仅黄金含量就有‎100克,价值高达22700元,是前者的1.5倍,废旧手机中的金、银两钟物质的价值就远超手机其他部件的价值。把原来有价值的资源当作垃圾一样贱卖是废旧手机回收的最大误区。‎ ‎⑨这是也魅族副总裁李楠最初设计手机回收计划时想要解决的问题。他构建了一个包含手机厂商、回收企业、处理企业在内的生态圈。李楠说,所有回收手机会根据外观、系统、功能等各方面差异分为环保机和销售机,前者不具备使用价值、无法修复;后者能进行二次销售和使用。对于环保机,魅族会将其交由专业的环保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销售机,魅族合作商会将其批发给经销商进行二次销售。‎ ‎⑩“真正不具备使用价值的环保机只占8.5%,绝大多数手机仍可再次使用。”李楠说,这样的分类能把废旧手机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节选自《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第37期,有删改)‎ ‎(1)选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废旧手机的加收?(3分)‎ ‎(2)下列说法中对选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采用最原始的焚烧方式处理废旧手机,焚烧后的电子产品废料已掩埋的方式就地解决,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B.废旧手机中含有的金、银、锰、锌、镍等重金属,经焚烧均可以提炼出来,经济价值非常高。‎ C.手机液晶显示屏中主要成分是金属铟和玻璃;线路板中含有贵金属和有色金属,这些都是极具利用价值的资源。‎ D.回收的废旧手机会根据外观、系统、功能等各方面差异,通过两个渠道进行处理。‎ ‎(3)第六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第32页(共32页)‎ ‎(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①一部回收价格200元的智能手机,翻新后卖出的价格在1000元左右。利润高达400%.(第③段)‎ ‎②真正不具备使用价值的环保机只占8.5%,绝大多数手机仍可再次使用。(第⑩段)‎ ‎(5)下面的语段是从文中摘出来的,请根据文章的说明内容和思路写出应把它放在文章中哪两个段落之间,并说明理由。(3分)‎ 很多人觉得废旧手机就是垃圾,其实废旧手机本身也包含很多可用的资源。‎ ‎14.(14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白岩松 ‎①2012年,我参与了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伦敦奥运会最重要的口号,叫“影响一代人”。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这句话很正常,在中国,很多事都能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格外感动:“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②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们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学习过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③其实老祖宗早已明白这个道理,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为什么我们从来不给孩子们教“十有八九”时该有的心态和应对能力?相反,十分之一二的成功被看得极为重要;十之八九的挫折,也被放大到无以复加。‎ ‎④所以,我们更应该补上如何面对失败这一课。‎ ‎⑤失败,其实有很多意义,这些意义比成功大,或者说,有一种成功必须以失败作为助推力的。南唐李后主,要论失败的话也登峰造极了,我们想要经历那样的失败都很难。但我们至今仍在谈论他,为什么?因为他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留在了中国的文学史中。如果不是国破家亡,他会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词句吗?不会。这个失败对于李后主固然惨痛,但对于文学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在他的文字中,失败竟然成为一种美妙的意境。‎ ‎⑥莫扎特,生前在家乡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屡受排挤,命运多舛。但他又是一个天才,他一生中创作的音乐作品,交给普通人抄谱,终其一生都未必抄得完。但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你听不到失败,听不到挫折,听不到身世的飘零和难言之隐。他的音乐,永远是人间原本美好的那种存在。‎ 第32页(共32页)‎ ‎⑦还有多少伟大的诗人,正是因为人生中的不幸、挫折和磨难,才创作出那些伟大的作品。我们都知道苏轼的诗词作品很有价值,但苏轼的仕宦生涯其实是非常糟糕的,他屡屡被排挤、贬谪,但即便这样,他仍然留下了传世佳作。所以,以史为鉴,回归到个人去看,我们应该知道,失败有时是必需的,而且是伟大创作的重要动力。‎ ‎⑧此处,我们还应该明白,挫折和失败原本就为变革提供了机遇。要知道,人在胜利的时候不必做出决定,但在失败的时候必须要做出决定。‎ ‎⑨做出决定,往往意味着一种变革的开始,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每当失败与挫折来临,你应该怀着好奇心去看待它,试图弄明白它的目的:难道这是一次提醒?难道我应该做出一个更好的决定?‎ ‎(节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白说》,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证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下面哪个材料能作为第八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3分)‎ A.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一次,前进一步,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由失败堆垒而成。‎ ‎﹣﹣徐迟 B.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所以我会把人生的每次不幸都当成一次转机,也唯有这样,我才能成为绝境中的上帝,而非甘愿被束缚的奴仆。‎ ‎﹣﹣韩庚 ‎(4)请简要概括第5、6、7段的论证思路。(3分)‎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如何对待失败。(3分)‎ 三、写作(满分60分)(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5.(60分)请以“遇见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文题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少于600字。‎ ‎④迹工整,书写清楚;‎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6.自然间的风声、雨声,好像那高亢的号角:申请呼唤、不舍叮咛,仿佛婉转的旋律;友善提醒和真诚鼓励,宛如美妙的音符……‎ 第32页(共32页)‎ 无论是来自心灵的呐喊,或是来自成功的召唤,那些声音都将伴随我们前行的脚步。‎ 请以“声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少于600字。‎ ‎④迹工整,书写清楚;‎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32页(共32页)‎ ‎2016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0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酵(jiào) 荫庇(yīn)  贮藏(zhù) 忍俊不禁(jīn) ‎ B.麻痹(pì)  愚蠢(yú)  胚牙(pēi)  惟妙惟肖(xiào) ‎ C.窥视(kuī) 吮吸(shún) 虐待(nuè)  随声附和(hè) ‎ D.取缔(dì)  矩形(jǔ)  尽管(jǐn)  死心塌地(tā)‎ ‎【分析】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 ‎【解答】A.“荫庇(yīn)”读作“yìn”,重点识记多音字;‎ B.“麻痹(pì)“读作“bì”;‎ C.“吮吸(shún)”读作“shǔn”,“虐待(nuè)”读作“nüè”;‎ 故选:D。‎ ‎【点评】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 ‎2.(2分)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辞世了,读者们深感惋惜,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对这位平和从容的老人的哀悼之情。 ‎ B.青春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资本,你可以凭着巨大的潜力,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 C.做人一生,为人处事,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行一路,毫情壮志,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 D.白杨树摇曳的身姿雄伟挺拔,野葡萄曼妙倩影婀娜多姿,他们各有各的风采,却相依相伴。‎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易错字,考查难度不大。‎ ‎【解答】A.正确;‎ B.正确;‎ 第32页(共32页)‎ C.“毫情壮志”应改为“豪情壮志”;‎ D.正确;‎ 故选:C。‎ ‎【点评】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字形,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 ‎3.(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走在呼啸的山风里,去与冬天较量,让残酷______你多彩的青春,让挫折______的灵魂,莫让失败______你不灭的韧性,让寒风吹乱你的黑发,让酷霜降临你的肩头,然后去谱写青春的雄浑。‎ ‎②新媒体______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______,他无法替代诵读经典所能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收获,新媒体______丰富了我们的阅读方式,但不会彻底颠覆我们的阅读习惯。‎ A.①铸造 雕塑 摧毁  ②能够 只是 但是 ‎ B.①雕塑 摧毁 铸造  ②只是 但是 能够 ‎ C.①摧毁 铸造 雕塑  ②但是 能够 只是 ‎ D.①雕塑 铸造 摧毁  ②能够 但是 只是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辨析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读①语段可知,前两空为同义并举词,后一空,填“摧毁”。青春可理解为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所以用“雕塑”体现其过程;读语段②可知,第一空处不可能填表转折的“但是”,它开启了一个话题,所以“能够”恰当;第二空后语意表现了与前一句语意的转折,所以填“但是”,结合语意理解,最后一空填“只是”最恰当。‎ 故选:D。‎ ‎【点评】此题可结合语意理解关联词的搭配关系作答。‎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雾霾让人变丑”的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相关专家赞同这种说法有些绝对或者夸张。 ‎ B.我们有必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不要让我们的言行因一时疏忽而伤害了亲人、朋友。 ‎ 第32页(共32页)‎ C.我们不反对不让流行的网络语言进入汉语的传统家庭,但要注意汉字的规范,不能玷污汉字的纯洁,削减汉语的魅力。 ‎ D.如果我们在外出旅游的时候,能够摒弃随意车窗抛物等不良的陋习,我们的家园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句式杂糅,去掉“有些绝对或者夸张”;‎ B.正确;‎ C.否定词误用,改为“我们不反对让流行的网络语言进入汉语的传统家庭”;‎ D.语序不当,改为“能够摒弃车窗随意抛物等不良的陋习”。‎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5.(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的班长李岩成绩特别优秀,在体育、文艺等方面都技高一筹,所有赛事都是首当其冲。 ‎ B.有些人很是冷漠,对于一些公益活动,往往无动于衷,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往往是袖手旁观。 ‎ C.我们三人虽赞赏橘子的色泽艳美,但谁也不曾伸出手,反而秉持少女的谦让与矜持,不约而同转步离开那棵华丽的橘树。 ‎ D.他们是历史舞台上的中流砥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奏响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解答】A.有误,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用在此处是搭配不当。‎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第32页(共32页)‎ 故选:A。‎ ‎【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0分)‎ ‎6.(2分)名著阅读填空。‎ ‎ 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如来递与菩萨的三个箍儿,紧箍咒用来收服了孙悟空,另外的两个箍儿分别用来收服了 黑熊精 和 红孩儿 。‎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西游记》有关情节内容的掌握。‎ ‎【解答】如来递与菩萨的三个箍儿,第一个金箍儿用在了孙悟空,送给取经人做了徒弟。第二个金箍儿收服了黑熊精,自己带回去帮她看门守山。第三个金箍儿收服了红孩儿,自己带回去做个善财童子。‎ 答案:黑熊精;红孩儿 ‎【点评】名著试题形式较为稳定:要考查的形式一般为填空题。主要考点有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片段赏析等。考查的内容具体、细致、多元。考生不读原著,很难保证考场不失分,因而,课外应尽量多读原著。‎ ‎7.(2分)将下面文字用楷体准确、规范的抄写在田字格内。‎ 有才必韬藏  为学无间断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 ‎【解答】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书写要规范,要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大小,汉字要居中,大小要合适,不可太大给人胀的感觉,也不可太小,显得小气。‎ 答案:‎ 有才必韬藏  为学无间断 第32页(共32页)‎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书写规范,不要涂抹。‎ ‎8.(2分)口语交际。‎ 语文老师一致号召大家阅读名著原文。小明说:“原著那么长,哪有时间读啊?考试时就2分,花那么多时间去读它,真不划算!”你该怎么劝说他呢?‎ ‎【分析】此题属情景对话题。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讲话设定的情景及要求,了解对话的原因、对象、及讲话人身份,选择得体的语言表达。‎ ‎【解答】可这样理解语境,读书时间不一定是课堂上的固定时间,更多是课堂外,汲取知识,并非只为了考试。‎ 答案:‎ 小明,我不赞同你的说法,读书时间更多的在课外,可以抽时间去读,再说,读名著是为了吸收更多,更好的营养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你说呢?‎ ‎【点评】此题要结合语段提供的情景,理清句意,找到答题切入点作答。‎ ‎9.(2分)最后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上文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大自然中的生命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重重阻碍:一棵小草,只有突破冻土的压抑,才能装点绿满园野的春色;一匹骏马,只有突破樊篱的禁锢,才能显示驰骋大漠的气概; 一只雄鹰 , 只有突破风雨的袭击 , 才能磨练搏击长空的翅膀 。‎ ‎【分析】本道题补写句子,一般方法是: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补写。‎ ‎【解答】本道题要注意通读语段,语段写的是音乐的特点,要注意紧扣这一点来补写,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符合题意即可。‎ 一只雄鹰,只有突破风雨的袭击,才能磨练搏击长空的翅膀。‎ ‎【点评】补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10.(12分)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1)蒹葭萋萋, 白露为霜 。《诗经》‎ ‎(2)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作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月》)‎ ‎(5)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6)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第32页(共32页)‎ ‎(7)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9)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10)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者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11)辛弃疾的词中既有金戈铁马纵横驰骋,又有坎坷多舛的慷慨悲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此人非常渴望建功业,青史留名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 。‎ ‎【分析】考查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对默写填空题的要求很高,一般情况下,多一字少一字或错一字,该题不得分。该题是学生得分的增长点,是学生的必得分,应该努力落实好。‎ ‎【解答】(1)白露为霜;‎ ‎(2)采菊东篱下;‎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会当凌绝顶;‎ ‎(5)江春入旧年;‎ ‎(6)大漠孤烟直;‎ ‎(7)病树前头万木春;‎ ‎(8)闲来垂钓碧溪上;‎ ‎(9)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娟);‎ ‎(10)入则无法家拂士(重点字:拂);‎ ‎(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点评】复习时要注意三点:一是理解与记忆结合,二是反复记忆,三是背诵与记忆结合。这样才能从容应考。‎ 答题时容易出现这样三种情况:一是提笔忘句,回忆不起来了;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 因此,答题时要沉着冷静,自信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可能做完其他题后又会回忆出来。书写完毕一定要回读检查,甚至连引导句在内都要全程回读,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发现并纠正。‎ 二、阅读(满分60分)‎ 第32页(共32页)‎ ‎11.(1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 ‎ 庆历中,议弛①茶盐之禁及减商税。范文正以为不可: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贾之利耳,行②于商贾未甚有害也;今国用③未减,岁入不可阙④,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余,当先宽⑤赋役;然后及商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其议遂寝。‎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弛:放开。②行:指对商人实行赋税。③国用:国家的开支。④阙:同“缺”,缺少。⑤宽:放宽。⑥寝:终止。‎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 心情 ‎ ‎②吾谁与归 归依 ‎ ‎③但分减商贾之利耳 只,仅仅。 ‎ ‎④其议遂寝 停止,平息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 ‎(3)概括乙文主要内容,乙文内容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分析】参考译文:‎ ‎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 第32页(共32页)‎ ‎ 宋代庆历年间,有人提议要放宽盐和茶叶专卖的禁令以及削减商人的赋税,范仲淹认为不可行。因为征收盐和茶叶税,仅仅是分掉商人的一部分利润而已,对商人征税,并没有(对商人的利益)造成多大损害。如今朝廷的各项开支没有减少,每年的税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向茶山盐池和商人征收,就必然要向农民收取。与其损害农民(的利益),倒不如还是向商人征税。当前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如先节省国家的各项开支;国家的用度有了盈余,就应该先宽减对农民的税收和劳役;然后才可以考虑到商人。因此,开放私营茶叶和盐的禁令,减免商人的税收都不是眼前急办的事情。于是为商人减税的议论也就平息了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心情。‎ ‎②句意: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③句意:仅仅是分掉商人的一部分利润而已。但:只,仅仅。‎ ‎④句意:于是为商人减税的议论也就平息了。寝:停止,平息。‎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以,因为;句意为:(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或(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 ‎②中重点词语有:孰若:何如,怎么比得上。表示反诘语气。句意为:与其损害农民(的利益),倒不如还是向商人征税。‎ ‎(3)①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及对文本内容分析与筛选能力。概括文言文语段的内容,需要在正确理解文本意思的前提下,结合概括的格式: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概括作答即可。根据“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余,当先宽⑤赋役;然后及商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可以概括为:范仲淹重农抑商。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乙文内容印证了甲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 ‎(1)①心情;②归依;③只,仅仅。④停止,平息。‎ ‎(2)①(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或(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 第32页(共32页)‎ ‎②与其损害农民(的利益),倒不如还是向商人征税。‎ ‎(3)范仲淹重农抑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点评】“为”的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以为,认为)‎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做,制造)‎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替,给;做,制造)‎ 此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 为人五(刻有)‎ 故不为苟得也(为了)‎ 今为宫室这美而为之(接受)‎ ‎12.(19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这一锅汤 翟敬宜 ‎①妈妈爱煮汤,深信“先喝汤,胃不伤”,菜色再简单,汤不可缺。妈绝对是有天分的家厨,再简单的汤进了她的锅,美味立刻向上加乘。以家常的玉米排骨汤来说,她嫌排骨油重,用乌骨鸡脚代替,再多加一个西红柿,汤色更清美,还多了讨喜的微酸与胶原蛋白。‎ ‎②费工的当属除夕团圆饭的一品锅,那可是年度压轴戏。鸡汤当底,海参、花枝鱼、鲜笋丝、鹌鹑蛋……好料结伴来,但绝不加芋头,以免浊了小清新。锅一上桌,就是爸从口袋摸出压岁钱的时候。香气与热气,把一大家子暖暖团在一起。‎ ‎③一年年过去,吃一品锅的人变少了。哥哥们在海外成家,还在父母身边的只剩出嫁的女儿。我的运气太好,婆婆全面包容长媳的任性,让我得以在除夕夜回娘家守着一品锅,还不断带来新吃客,先半子,再孙子。外孙对姥姥的汤超迷恋,好汤煲粥,小小孩一口气碗底朝天,毫不啰唆。‎ ‎④对于我的拒绝长大,老天终究给了一个大警示。妈病倒了,两个月来回检查被确诊为胃癌晚期。手术加化疗让她的胃口与体力尽失,看到饭菜就皱眉,遑论下厨。她的洁净厨房让给了钟点工、回娘家的我和不再远庖厨的老爸。‎ ‎⑤‎ 第32页(共32页)‎ 眼看钟点工的菜不合妈胃口,爸又实在上不了手,老买外食也不是办法,青黄不接之际,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在家做实验,猛看食谱外加想象力,勉强做出接近妈妈风格的汤。但火候跟调味的掌控太差,滋味如何,我心中有数。‎ ‎⑥“一点都不像姥姥做的!”负责试喝的儿子每次都说中要害,但妈总是很捧场地多喝半碗。好在新来的煮饭阿姨厨艺好多了,妈终于不必再忍受女儿做的汤。‎ ‎⑦曾经,我想过把妈的汤谱一道道记下来,但时间没站在我这边。她的病情很快恶化,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我只能尽量陪她,提防着任何的猝不及防。‎ ‎⑧有一天,她嘴里尽是我听不懂的话,我知道死亡可能逼近了,紧急联系护理师,决定次日送她住院。中午时,妈突然字字清楚地对我说:“我想吃饭。”‎ ‎⑨直觉告诉我,这顿饭,我得自己做。七手八脚地做了不辣的咖喱鸡饭,想着妈吃不下,重口味的比较开胃。我把饭端到床边,一口口喂她,见她勉强咀嚼吞咽,突然想起怎么忘了做汤,妈习惯要先喝汤的呀!‎ ‎⑩饭才吃了几口,妈就不肯嚼了,我用棉花棒替她清了口腔,出门上班,打算跟公司多请几天假。道再见时,妈抬手向我挥了两下。‎ ‎⑪傍晚,我的手机响起,来电显示“爸妈家”。通话键一按,手机那头传来爸爸悲切的嘶喊。‎ ‎⑫多年来,我庆幸着那天中午亲手做了饭,却后悔着为何要上班,不多留一会儿替她煮碗汤。‎ ‎⑬妈走后,寂寞的爸体力日衰,再也不下厨,也不想习惯阿姨做的菜,开始在餐厅外食,除夕夜也喊我们一块儿上饭店。直到前年的年夜饭,他虚弱得出不了门,我决定把大菜交给外卖,卷起袖子,做几道妈常做的菜。‎ ‎⑭我做菜很慢,脾气很大,绷紧神经怕出错,谁都不准来打扰。站了一整天,我做了如意菜、蒜薹炒腊肉、青蒜拌莴笋,以及大年初一早上爸要吃的茶叶蛋、韭菜饺子和煎年糕。腰酸腿麻地端到爸家,瘦削的老人笑眯了眼。只是,菜肴摆满了一桌,正中间是买来的佛跳墙,不是一品锅。没人想点破。‎ ‎⑮我好想完美复制一品锅,但太明白自己的能力。一如妈走后的每个腊月初八,我都想做咸腊八粥给爸吃,那是我们的私房粥,全球没处买,网络找不到,可我就是记不清,那一锅神秘的美满丰盛的粥,妈到底是用了几种米粮、多少种食材?‎ ‎⑯前年5月,爸也走了。原本对做菜缺乏兴趣的我,开始注意到自己的一个转变。只要走进厨房开始炖汤,锅里的丝丝香气就像蒸气熨斗,可以神奇地抚平我的压力与焦躁。‎ ‎⑰炉边的我竟然不再紧绷暴跳了。会不会是妈妈在对我说:“妹妹啊,这是你煮的汤,你不必做得跟我一样,就用你的想法,做出你的味道,让孩子永远记得……”‎ 第32页(共32页)‎ 放松后,汤变好喝了,于是我又做了疙瘩汤。儿子惊讶地望着我,说:“妈,像耶!”‎ ‎⑱平静无波的汤,内敛的表情藏着海一般的深情,无边无际,永远宽容,让接下汤锅的下一代真实体会,传承并非复制,而是情感的延续。细火慢炖的滋味或有不同,但永远不变的是那一锅入魂、无从仿冒的独家真爱。‎ ‎(1)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3分)‎ 时间 事件 ‎“我”的情感 ‎ 父母安在家人团聚时 ‎ 母亲擅长煮汤,家人分享 喜爱、享受、依赖 母亲生病的时候 ‎ 我学习做汤,味道不如人意 ‎ 焦急、无奈、愧疚 父母去世后 ‎“我”做出了有自己味道的汤 ‎ 平静、内敛 ‎ ‎(2)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香气与热气,把一家子暖暖团在一起。(第②段)‎ ‎②但妈总是很捧场地多喝半碗。(第⑥段)‎ ‎③对第⑯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 ‎(3)文中有三处对儿子进行了描写,请分析其作用。(3分)‎ ‎(4)概括文中妈妈的性格特点。(3分)‎ ‎(5)结合文意,谈谈对结尾段“传承并非复制,而是情感的延续”这句话的理解。(3分)‎ ‎【分析】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③),写妈妈的厨艺好,特别是汤很有特色,我从出嫁前到出嫁后有了孩子,每年除夕都爱吃妈妈做的一品锅;第二部分(④~⑫),写妈妈生病后,我努力地学习做饭菜,做汤,那个中午我忘了为妈妈做汤,妈妈在我的愧疚中离开了人世;第三部分(⑬~⑮),写妈妈离世后,我一心想为爸爸做可口的饭菜,但总做不出妈妈当年的味道;第四部分(⑯~⑱),写爸妈都去世后,我反而爱上了做饭,并能够平心静气的做出孩子爱吃的味道,这才明白,那种我苦苦追求却无法做到的是爱的味道。‎ ‎【解答】(1)本题考查时间、事件及人物情感的梳理。解答此题根据表格的提示找到相关的段落,根据内容来填写即可。文章按时间可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可概括为父母在世一家人团聚时;第二个时间段,主要事件是写我学习做汤,但每次做出的味道都与母亲的不同;第三个时间段,父母都不在世了,我爱上了做饭,根据“‎ 第32页(共32页)‎ 平静无波的汤,内敛的表情藏着海一般的深情”,可以看出“我”当时的情感是平静的、内敛的。‎ ‎(2)本题考查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分析出其语境义。第①句中的“团”有团聚的意思,表现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与幸福;第②句的“总是”是无一例上的意思,表现母亲对我做的汤的包容,对女儿的不舍。‎ ‎(3)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作用分析。结合三次描写所处的语境来分析,文中对儿子的第一次描写是在第②段,“小小孩一口气碗底朝天,毫不啰唆”,从侧面表现母亲的汤好喝;第二次出现在第⑥段,突出我做的汤难喝,来反衬病中的母亲对我的理解与宽容;第三次出现在文章的⑰段,既与第⑥段的评价相呼应,又侧面表现出我做汤水平和心态的转变。‎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中的母亲会做菜,并能做出几风格独特的汤,表现她是一个一心爱家,爱孩子的好母亲;当“我”做出的饭、汤并不合母亲的口味时,母亲却还能比别人多喝,表现她是一位理解、宽容孩子的母亲。根据这些理解整理出答案即可。‎ ‎(5)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本文主要以我“做汤”的经历,来表现我对亲情的感悟。“汤”无法复制,爱也是同样。作者以此告诉读者,真正的爱出自于内心的,不是刻意的模仿。‎ 答案:‎ ‎(1)时间:父母安在家人团聚时 事件:我学习做汤,味道不如人意 ‎“我”的情感:平静、内敛 ‎(2)①“团”,团聚、团圆之意,表现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与快乐;②“总是”表示无一例外,表现我的汤虽然味道不好,但母亲总愿意喝下去,理解我的用心。‎ ‎(3)第一次,侧面表现母亲的汤好喝,味道独特;第二次,既突出我做的汤难喝,又反衬病中母亲对我的理解与宽容;第三次,与前文的评价相呼应,表现我做汤水平的提高与心态的改变。‎ ‎(4)母亲是一位以家庭为中心,关爱家人、孩子,理解并能宽容孩子的好母亲。‎ ‎(5)亲人间的那份真心关爱不是刻意的模仿可以做到的,要用心去体悟,去行动,才能将这份真情传承下去。‎ ‎【点评】‎ 第32页(共32页)‎ 人物形象的分析答题方法:1、结合对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细分为: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结合人物所做的事。3、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4、概括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 在概括人物性格时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 ‎13.(17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废旧手机:被忽视的“资源”‎ 王元元 ‎①据统计,中国90%以上的废旧手机没有进入回收渠道;进入回收渠道的废旧手机中99%没有经过环保处理,流入了贵屿这样的地方,带来严重污染。‎ ‎②并非所有的废旧手机都是完全无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能够二次使用。只需进行简单处理便可二次售卖。‎ ‎③一部回收价格200元的智能手机,翻新后卖出的价格在1000元左右。利润高达400%。‎ ‎④那些完全报废的手机则通过地下交易流入了贵屿这样的地方。贵屿采取的处理方式是最原始的焚烧,通过焚烧将电子产品中的金、银等贵重金属提炼出来,而焚烧后的电子产品废料则以掩埋的方式就地解决。废旧手机并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反而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⑤而电子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是公认的一类剧毒物质,其毒性相当于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可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导致癌症。‎ ‎⑥公开报道显示,贵屿当地空气中二噁英含量是国家标准的60~140倍,儿童支气管哮喘病比例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新生儿血镉水平是全国的15倍。‎ ‎⑦其中手机液晶显示屏的主要成分﹣﹣金属铟和玻璃金属铟和玻璃都极具利用价值。 线路板是废旧手机中最具回收价值的部件。线路板含有金、银、铜等贵金属和镍等有色金属,研究发现,一吨手机线路板能产生450~‎800克黄金、4000~‎7000克银。‎ ‎⑧有人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如果一部手机拆解后以电子垃圾形式售卖的话,最高可卖2.21元,其中最值钱的电路板大约1.95元。按照这个价格,1吨(约6700部)废旧手机约值14807元,而1吨废旧手机中仅黄金含量就有‎100克,价值高达22700元,是前者的1.5倍,废旧手机中的金、银两钟物质的价值就远超手机其他部件的价值。把原来有价值的资源当作垃圾一样贱卖是废旧手机回收的最大误区。‎ ‎⑨‎ 第32页(共32页)‎ 这是也魅族副总裁李楠最初设计手机回收计划时想要解决的问题。他构建了一个包含手机厂商、回收企业、处理企业在内的生态圈。李楠说,所有回收手机会根据外观、系统、功能等各方面差异分为环保机和销售机,前者不具备使用价值、无法修复;后者能进行二次销售和使用。对于环保机,魅族会将其交由专业的环保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销售机,魅族合作商会将其批发给经销商进行二次销售。‎ ‎⑩“真正不具备使用价值的环保机只占8.5%,绝大多数手机仍可再次使用。”李楠说,这样的分类能把废旧手机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节选自《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第37期,有删改)‎ ‎(1)选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废旧手机的加收?(3分)‎ ‎(2)下列说法中对选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采用最原始的焚烧方式处理废旧手机,焚烧后的电子产品废料已掩埋的方式就地解决,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B.废旧手机中含有的金、银、锰、锌、镍等重金属,经焚烧均可以提炼出来,经济价值非常高。‎ C.手机液晶显示屏中主要成分是金属铟和玻璃;线路板中含有贵金属和有色金属,这些都是极具利用价值的资源。‎ D.回收的废旧手机会根据外观、系统、功能等各方面差异,通过两个渠道进行处理。‎ ‎(3)第六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①一部回收价格200元的智能手机,翻新后卖出的价格在1000元左右。利润高达400%.(第③段)‎ ‎②真正不具备使用价值的环保机只占8.5%,绝大多数手机仍可再次使用。(第⑩段)‎ ‎(5)下面的语段是从文中摘出来的,请根据文章的说明内容和思路写出应把它放在文章中哪两个段落之间,并说明理由。(3分)‎ 很多人觉得废旧手机就是垃圾,其实废旧手机本身也包含很多可用的资源。‎ ‎【分析】本文介绍了有关废旧手机的知识,文章首先引出说明的内容,接着介绍废旧手机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然后介绍废旧手机中有极具利用的价值;最后以魅族副总裁李楠的话结束全文,再次强调废旧手机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解答】‎ 第32页(共32页)‎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与归纳。阅读文本,本文说明的话题是废旧手机的回收,文章在引出说明话题后,第四、五段主要表现废旧手机带来的环境污染;第六至八段主要介绍废旧手机的利用价值;最后总结全文。由此可见主要从环境污染和再利用价值两方面来说明的。‎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辨析。原文中介绍:“废旧手机中的金、银两钟物质的价值就远超手机其他部件的价值”,并没有提到废旧手机中含有的金、银、锰、锌、镍等重金属。故选B。‎ ‎(3)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结合句子内容来看,句中有一系列的数字,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将空气中二噁英含量,新生儿患病率等与全国其他地区进行比较,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突出电子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是公认的一类剧毒物质,对人体伤害极大。‎ ‎(4)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①句中的“左右”表示价格的不确定,在一千元上下浮动,如果没有这个词,则表现价格正好在一千元,这就过于绝对化。②句中的“只”是“仅”的意思,表示不具备使用价值的环保机数量极少。两个句中的加点词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5)本题考查材料位置的确定。从题干所给的句子内容来看,其主要表明废旧不只是无用的垃圾,还具有很多可用的资源。那么其所在位置的前文应是介绍旧手机的危害,后文则介绍其还有可利用的价值。据此可以确定应放于第⑦段前。‎ 答案:‎ ‎(1)从对环境的污染与再利用的价值两方面说明的。‎ ‎(2)B ‎(3)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电子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是公认的一类剧毒物质,对人体伤害极大。‎ ‎(4)①“左右”表示价格的不确定,意思是说回收的旧手机翻新后所卖的价格在一千元上下浮动;如果没有这个词,则表示翻新的手机正好卖一千元,这就过于绝对。“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②“仅”起修饰作用,意思是“仅仅”,表示不具备使用价值的环保机数量极少;如果没有“只”则起不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这个词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5)第⑥段和第⑦段之间,因为第⑥段讲述的是废旧的危害,第⑦段介绍的是废旧手机中旧部件的再利用的价值,这个句子正好是两层意思的过渡。‎ 第32页(共32页)‎ ‎【点评】说明文内容的归纳与概括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来综合概括。”‎ ‎(1)通读原文,完成三个任务:‎ ‎①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 ‎②给段落标上序号,小结段意,将它们归纳概括。‎ ‎③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14.(14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白岩松 ‎①2012年,我参与了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伦敦奥运会最重要的口号,叫“影响一代人”。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这句话很正常,在中国,很多事都能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格外感动:“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②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们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学习过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③其实老祖宗早已明白这个道理,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为什么我们从来不给孩子们教“十有八九”时该有的心态和应对能力?相反,十分之一二的成功被看得极为重要;十之八九的挫折,也被放大到无以复加。‎ ‎④所以,我们更应该补上如何面对失败这一课。‎ ‎⑤失败,其实有很多意义,这些意义比成功大,或者说,有一种成功必须以失败作为助推力的。南唐李后主,要论失败的话也登峰造极了,我们想要经历那样的失败都很难。但我们至今仍在谈论他,为什么?因为他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留在了中国的文学史中。如果不是国破家亡,他会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词句吗?不会。这个失败对于李后主固然惨痛,但对于文学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在他的文字中,失败竟然成为一种美妙的意境。‎ ‎⑥莫扎特,生前在家乡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屡受排挤,命运多舛。但他又是一个天才,他一生中创作的音乐作品,交给普通人抄谱,终其一生都未必抄得完。但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你听不到失败,听不到挫折,听不到身世的飘零和难言之隐。他的音乐,永远是人间原本美好的那种存在。‎ ‎⑦‎ 第32页(共32页)‎ 还有多少伟大的诗人,正是因为人生中的不幸、挫折和磨难,才创作出那些伟大的作品。我们都知道苏轼的诗词作品很有价值,但苏轼的仕宦生涯其实是非常糟糕的,他屡屡被排挤、贬谪,但即便这样,他仍然留下了传世佳作。所以,以史为鉴,回归到个人去看,我们应该知道,失败有时是必需的,而且是伟大创作的重要动力。‎ ‎⑧此处,我们还应该明白,挫折和失败原本就为变革提供了机遇。要知道,人在胜利的时候不必做出决定,但在失败的时候必须要做出决定。‎ ‎⑨做出决定,往往意味着一种变革的开始,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每当失败与挫折来临,你应该怀着好奇心去看待它,试图弄明白它的目的:难道这是一次提醒?难道我应该做出一个更好的决定?‎ ‎(节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白说》,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证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下面哪个材料能作为第八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3分)‎ A.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一次,前进一步,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由失败堆垒而成。‎ ‎﹣﹣徐迟 B.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所以我会把人生的每次不幸都当成一次转机,也唯有这样,我才能成为绝境中的上帝,而非甘愿被束缚的奴仆。‎ ‎﹣﹣韩庚 ‎(4)请简要概括第5、6、7段的论证思路。(3分)‎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如何对待失败。(3分)‎ ‎【分析】这篇文章首先以讲述作者参与伦敦奥运报道时的经历并进行思考引出中心论点“漂亮的失败就是另一种成功”,接着举了项羽和刘邦、岳飞和秦桧的例子并形成对比论证论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阐述了失败的意义,使读者对失败有更深刻的认识。‎ ‎【解答】(1)本题考查议论文论点的提炼和概括。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文章的标题,或出现在文章的首尾段,但也有的议论文论点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自己概括。根据本文的内容来看,本文的题目就是论点。‎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从第三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引用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一句古训,来论证了失败对人生来说是在所难免的,运用的是道理(引用)论证,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第32页(共32页)‎ ‎(3)本题考查论据的辨析与选择能力。解答此题关系要分析二者之间是否有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文章第八段主要表现“挫折和失败原本就为变革提供了机遇”。A句,主要阐述失败与成功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为证明本段的论点服务;B句,突出了把失败当成转机,从而获得成功,与本段的观点相符,可以作为论据。‎ ‎(4)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梳理。问文章的论证过程是怎样的,一般答题格式为“本节在开头先提出了…的论点,然后具体分析了…,最后总结上文,得出…的结论”。第五段,首先提出失败的意义大于成功,然后举南唐后主的例子来证明;接着第六、七段,又举了莫扎特和我国古代的诗人苏轼的例子,得出结论,失败有时是必需的,而且是伟大创作的重要动力。‎ ‎(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的是对成败的认识,结合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写出自己今后面对失败的作法即可。‎ 答案:‎ ‎(1)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2)道理论证,引用古语来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失败对人生来说是在所难免的,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3)B,因为第八段主要论述“挫折和失败原本就为变革提供了机遇”,人在失败时一定要做出决定。A句主要阐述了失败与成功二者之间相互转换的关系,不能证明此观点,而B句突出了把失败当成转机,从而获得成功,可以有力地论证本段的观点。‎ ‎(4)文章第五段先总述失败的意义大于成功,然后举南唐后主的例子来论证;接着第六、七段又分别举了莫扎特与苏轼的例子,得出结论:失败有时是必需的,而且是伟大创作的重要动力。‎ ‎(5)成功与失败是一对双生子,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注定会经历很多的失败,关键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然后重新鼓起勇气,于失败中找到希望,在希望里再次前行,一步步迈向成功。‎ ‎【点评】议论文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 举例论证: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了…的名言、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 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三、写作(满分60分)(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第32页(共32页)‎ ‎15.(60分)请以“遇见 他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文题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少于600字。‎ ‎④迹工整,书写清楚;‎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半命题作文。“遇见”是动词。在写作的时候,设置“相遇”的对象很重要。遇见的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想象世界里的。再者,“遇见”并不是简单的接触,而是指令“我”心灵受到感染、震动的接触。也就是说,“相遇”给我带来的影响巨大。‎ ‎【构思选材】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散文。通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与某人、某物难忘的“相遇”过程,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例如,写自己与某位老师的“遇见”,具体通过老师如何关心我学习和成长的事件的叙述,表现出老师的热心、负责的高尚情怀,表达出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写法指导】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在写法上,学会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会突出文章的主旨,给读者带来亲切的感受。‎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太适合写议论文。‎ ‎【解答】【范文】‎ ‎ 遇见他 ‎ 又是一季丰收,不禁想起一年前,那个高高瘦瘦的身影。‎ ‎ 初见他时,厚重的眼镜下下藏着一双犀利的眼睛,上身是一件普通的无领衬衫,扎进裤子里再用裤腰带捆得紧紧的,更显得他身体纤长干瘦,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感觉。但头上那一卷向上梳着的头发,却为他添上了几分喜感,整个人看上去像个加长加大版的悠嘻猴。可我从他那锁着的眉头,得出一个初步印象:这个老师不好惹。‎ ‎“上课”是短促而苍老的声音,“同学们好!”这时,出乎意料的,老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第32页(共32页)‎ 很标准的九十度,背即使是弯着,也是笔直的,像一块弯曲的钢板。他的手紧贴着身体两侧,头上已有几根白发,让这个鞠躬显得很沉重。他直起身子时深深地喘了一口气,理理衣服上的褶子。“老师好!”我们以鞠躬回礼,并非形式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那时,我感受到有史以来最深刻的老师与学生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 ‎ 这样一个看起来严肃、敬业甚至有些古板的人,在地理课上,表现得不是经纬交错的一板一眼,他会用平白易懂,有时略带玩笑的话语将我认为生涩难懂的地理知识传授给我们。每次上地理课,总会让我联想到古时候,杨柳树下定会露出一角窗,树下私塾里书声琅琅,必有夫子如他,执卷浅笑立于群生之间,轻言细语,微微颔首„„‎ ‎ 正想着,一团阴影走到我面前,我抬头,原来老师已经到桌前。我涨红了脸,他反光的眼镜掩匿住他眼里的厉光,让人捉摸不透,我更是僵直了身子,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空气仿佛凝固一般,他的注视让我抬不起头。良久,他执卷端向下移,向下移,我缩了缩脖子,准备接受那预想中的一棒。谁知那书却迟迟未落下,只是触到了我的头发,我抬头,他的镜片上精光一闪,映出了他那双有些无奈又有着严厉的眼睛,“上课可不能走神啊。”那书终是未拍下。此时一丝夕阳照进来,映亮了他的眉眼,镜片下盛着沧桑的双眼映射出满满的温暖,他在我眼中渐渐变得越加高大起来。‎ ‎ 老师,我真想让这场美好的相遇就此延续下去。‎ ‎ 可是,随着初二会考的结束,我们的师生缘就此结束。虽然还是会在校园里与您偶遇,但我却只能笑着打个简单的招呼,在心中向您鞠躬,以目光远送秋日夕阳里最美的背影。‎ ‎ 相遇的美丽,永铭我心。‎ ‎【点评】【例文点评】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用流淌真挚的话语刻画出学习生涯中与老师最美的相遇。逼真自然的两处细节描写中老师的特征饱满、充分、形象、有深度、有个性。于是,“最美”就有了最生动的诠释,只是“相遇”不能“常伴”也就让读者产生与之共鸣的遗憾。‎ ‎16.自然间的风声、雨声,好像那高亢的号角:申请呼唤、不舍叮咛,仿佛婉转的旋律;友善提醒和真诚鼓励,宛如美妙的音符……无论是来自心灵的呐喊,或是来自成功的召唤,那些声音都将伴随我们前行的脚步。‎ 请以“声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第32页(共32页)‎ ‎③少于600字。‎ ‎④迹工整,书写清楚;‎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本作文题目是“声音”,该题目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作文难度不大,大多数考生都容易打开写作思路。‎ ‎【审题立意】这道话题作文,作文题目是“声音”,该题目可以理解为:一个声音给我留下美好印象。这样理解,可能更容易构思成文。‎ ‎【思路创新】写作文时,可以写别人面对面的“声音”,也可以写通过文章书籍影视作品中别人的“声音”,也可以是物的“声音”。但这种声音一定有美感(最美),要么是声音美,要么是它体现的内涵美:坚强、勇敢等。‎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表达方式】因为题目的关键是“声音”,所以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一定在文中占据一定的篇幅。‎ ‎【解答】【例文】‎ 听 雨 ‎   小时候,住在瓦屋下,每当下雨,便能听到淅淅沥沥、凄凄然然的雨声。长大了,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听不到雨声凄然,似乎生活缺了不少的灵气。缺了能让人感动的至柔至弱的东西,心便开始在慢慢沙化。于是就怀念起那瓦屋的雨声。‎ ‎  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敲不响那厚重的钢筋水泥的楼房。而瓦屋则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当当的,发出悦耳的声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雨势急骤,声音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 ‎  人们喜欢当心中充满怀念与感喟时,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听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情怀;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思。‎ ‎ 雨声成了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 第32页(共32页)‎ ‎  闲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经听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听到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声。迷蒙之中,雨声里透出一种古怪的情调,是久未沟通的那种。它拒我于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对我的陌生,然而我却能从意识的最深处感受到它存在的气息。我有一种从梦中猛醒的畅快和历经迷茫后的沧桑感。‎ ‎  哦,我在雨声中相约的竟是已隔了时空的自我,它在讲述我以前的一切。我彷徨了,我问自己,我是谁?还是从前的那个我吗?‎ ‎  有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然而听雨却都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似乎只有在这瓦屋轻灵的雨声中,心灵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续。‎ ‎  雨声依然在响,像我真实的心跳……‎ ‎【点评】全文紧紧围绕“雨声”行文,抒写了作者深入品味生活之后的独到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饱含深情,颇为感人。文中的“雨声”,既可敲打出“岁月的回响”,又可敲打出“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还是“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意蕴丰厚,能与读者眷恋往昔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共鸣。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与“雨”有关的诗句,作者信手拈来而又能用得恰到好处,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6/10 23:42:50;用户:孙继刚;邮箱:klsy12@xyh.com;学号:25485877‎ 第32页(共32页)‎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