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2、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
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
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
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
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预期的成果
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7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等四篇阅读材料。
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2)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慢。典型语句:
②不精确。典型语句:
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2)尝试填写: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 )—→现代:( )—→当代:广播、电视和( )。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种类
特点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
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
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感受《网上呼救》中紧张的气氛,体会桑恩热心救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
1、默读四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
(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
(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
(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
(4)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
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
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
(1)默读课文,思考:
①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
②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
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
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
(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
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课前准备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
家庭信息调查表
年 月 日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获得信息的渠道
爸爸
妈妈
我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2、了解演讲稿的一般特点,能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
3、认识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默读阅读材料,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
(1)沉迷于网络的危害:
(2)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他所控制、所奴役。
2、课堂讨论。
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①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②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三、了解特点
1、自由朗读演讲稿,想想:演讲稿有什么特点?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四、写演讲稿
1、学习小组内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 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
◆ 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
◆ 玩网络游戏害处多
2、根据讨论的结果,尝试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
3、课堂交流。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
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
1、交待辩论赛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
2、出示辨题
辨题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 / 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
辨题2:正方:玩网络游戏好处多 ∕ 反方:玩网络游戏害处多
辨题3:正方:上网聊天多交朋友 ∕ 反方:上网交友危险大
辨题4:正方:我相信媒体上的广告 ∕ 反方:媒体上的广告不可信
3、选择辨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的正反双方阵营。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处理信息。
教学过程
一、组内交流信息
二、学习处理信息
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①搜集到的信息是要分类的,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类。
②搜集到的信息是要筛选的,有些要去掉。
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1)讨论确定分类的标准。
(2)阅读资料,分类。
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
(1)明确筛选的标准:①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
三、形成初步观点
1、充分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
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四、补充搜集资料
1、根据讨论的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搜集的资料是那一些方面的。
2、分头继续搜集。
五、课外活动
进一步搜集资料,分类、筛选资料,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
1、认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篇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归纳:
(1)相同点:
①两个研究都有明确的结论。
②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
(2)不同点:
①《奇怪的东南风》的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②《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
③两篇研究报告的语言个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严肃一些。
二、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
(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
(2)我们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3)我们有哪些治疗?可以怎样表达?
(4)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
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三、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
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继续撰写研究报告
二、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是否表述清楚?
2、有关的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
1、 语言是否通顺?
2、 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的表达信息?
……
三、修改制作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誊写或打印研究报告,并做好装帧美工等工作。